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1篇
  1篇
综合类   41篇
水产渔业   71篇
畜牧兽医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制定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投喂策略,文章研究了卵形鲳鲹昼夜摄食、耗氧规律和胃肠排空时间。摄食节律采用分段式连续投喂法(1昼夜,每隔2 h投料1次,连续3 d);耗氧节律采用流水呼吸法测定(1昼夜,24 h中每2 h测定1次);胃肠排空时间实验采用一次饱食投喂法(1昼夜,每隔2 h取样1次)。结果表明,卵形鲳鲹属于白天摄食类型,分别在10:00和14:00—16:00间出现2个摄食高峰(P0.05);耗氧高峰期分别在08:00和16:00出现(P0.05);饱食后,胃内含物比率下降迅速(P0.05),7 h下降约50%,第15小时出现极低值(P0.05),19 h后胃内含物为0。在摄食后3 h内全肠内含物比率迅速升高,第11小时达到最大值(P0.05),之后逐渐降低,在第21小时出现极低值(P0.05)。研究建议在卵形鲳鲹网箱养殖生产中,宜在光线较强、耗氧和摄食高峰的上午(09:00—10:00)和下午(14:00—16:00)时段进行投喂,投喂频率2~3次·d~(-1),投喂间隔7~9 h。  相似文献   
72.
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全虾营养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了芽孢杆菌制剂(Bacillus sp.,10^9CFU·g^-1)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初始体重0.03g·尾^-1)生长性能、全虾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的影响。7种试验饲料中芽孢杆菌制剂的添加量分别为0,0.5,1.0,1.5,2.0,2.5和3.0g·kg^-1饲料。芽孢杆菌制剂对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摄食添加益生菌1.0和1.5g·kg^-1饲料的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高并且饲料系数低于对照组,特别是添加量为1.0g·kg^-1时,差异显著;然而,其它添加量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添加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全虾的水分、蛋白质和灰分含量的影响不显著;投喂添加益生菌1.0和1.5g·kg^-1饲料,脂肪含量高于对照组。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可以改变凡纳滨对虾全虾中部分氨基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73.
斑节对虾6个家系生长、饲料利用和全虾营养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海南三亚野生斑节对虾( Penaeus monodon )为亲本,建立6个家系(hsy5-5,hsy7-7,hsy8-5,hsy10-10,hsy12-13和hsy15-15)进行生长、饲料利用和混养生长试验,同时分析各个家系全虾的营养成分.在生长和饲料利用试验中,家系hsy10-10的增重率和饲料系数优于其它家系;hsy8-5、hsy10-10和hsy12-13的成活率高于hsy5-5、hsy7-7和hsy15-15,但差异不显著( P >0.05).在混养生长试验中,水泥池混养时,家系hsy10-10的成活率高达90%,分别比hsy8-5、hsy12-13、hsy7-7、hsy15-15和hsy5-5家系高出13.3%、13.3%、20.0%、23.3%和30.0%;hsy10-10和hsy8-5的月总增重率高于其它4个家系;池塘混养时,hsy10-10家系的平均体重高于6个家系平均值的13.1%.结果表明,家系hsy10-10的成活率、增重率和饲料系数均优于其它家系,且含有最高的粗蛋白、粗脂肪和最低的水分.  相似文献   
74.
采用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添加量分别为0 (对照组)、1%(T1)、2%(T2)、3%(T3)、4%(T4)和5%(T5)的6组实验饲料,养殖均质量为(25.49±0.20) g的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 8周,研究其对花鲈生长、消化酶、血液学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螺旋藻可显著提高花鲈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并显著降低饲料系数(P<0.05);螺旋藻可以提高花鲈肠道蛋白酶活性(P<0.05),但对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T3、T4和T5组的白细胞数和血红蛋白浓度、T4和T5组的红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4和T5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4和T5组的溶菌酶活性、免疫球蛋白M和补体4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T3、T4和T5组的总抗氧化能力、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3、T4和T5组的丙二醛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花鲈饲料中螺旋藻的适宜添加量为4%~5%。  相似文献   
75.
卵形鲳鲹幼鱼的赖氨酸需求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设计6个不同赖氨酸水平的饲料组(赖氨酸的实际含量分别为2.28%、2.46%、2.63%、2.73%、2.95%、3.28%),旨在探讨卵形鲳鲹幼鱼对赖氨酸的需求量.每个网箱(1.0m×1.0m×1.5m)投放卵形鲳鲹幼鱼[平均初始体重为(14.78±0.41) g]20尾,每组饲料3个重复,每天饱食投喂2次(0...  相似文献   
76.
本文报道去年6—7月炎热饲养环境条件下,从我院实验兔群病例肺组织中检出绿脓假单胞菌(Psaeruginosa):经形态、生长表现、生化特性和动物致病性试验研究,鉴定为绿脓假单胞菌性引起的肺炎。通过临床观察、病理组织学检查,本菌所致的肺炎中,磷酸脂酶破坏肺组织表面成分,使兔肺组织部分萎缩和坏死,肺细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变性、管壁结构破坏,炎症细胞浸润;肺泡隔结构破坏,相邻肺泡互相融合,从而产生外毒素,均有致病作用,同时使肝细胞发生灶性坏死。该菌按种小白鼠可在24小时内致死,回归本动物后3~4日并从血液、肺组织回收到该菌,出现临床症状1—2日内接种兔全部死亡。作者通过较详细细菌学分离,动物致病试验和病理组织学检查鉴定,探索该病发病机制为防治本病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为兔群疫病防治和为医学培养合格实验家兔打下基础,不断提高培养实验动物标准。  相似文献   
77.
在 1 98 2年首次引起食物中毒的大肠菌株 O1 5 7∶ H7的基因组序列已被美国 Wisconsin大学的研究人员完成测序工作 ,从而为揭示该株细菌的致病机制及对其实施有效防治提供了物质基础。通过比较该株大肠杆菌与实验室中不致病菌株的基因组序列 ,发现了 1 3 87种新基因及该株细菌的一些独有的“DNA岛”(DNA islands)。这些新基因和“DNA”岛的基因存在着该株细菌致病和演化的重要信息。研究人员认为 ,这些“DNA岛”中的许多基因是通过一种称为“水平基因转移”(horizontal gene transfer)的途径 ,来源于包括细菌、病毒在内的其他物种 ,这…  相似文献   
78.
水电站枯水期挖潜蒲着财四川达县电力公司(635000)水是水电站不能缺少的唯一的动能源。随着冬季的到来,水逐渐减少,将影响正常发电生产。但是,如何将枯水期有限的水发挥更好的效益呢?达县,面积2870.03km2,1991年全年降水量1031.5mm比...  相似文献   
79.
云南耕牛伪狂犬病病毒的理化特性与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3月,我省邱北等县发生牛的急性传染病,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动物实验、病毒分离、并回归本动物等试验和观察,确诊为伪狂犬病。我们用通过鸡胚细胞分离到的病毒(定名为DQ-8401株)进行了某些理化特性及电镜形态观察。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80.
1 实施舍饲圈养的重大意义 1.1 舍饲圈养符合绵羊的生活习性绵羊不象山羊那样活泼好动、喜游走、行动敏捷、善于攀登.绵羊胆小怕惊,性情懦弱,喜欢安静环境.所以,绵羊更适合舍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