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林业   16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漫话马鲛鱼     
我自小生长在台湾西海岸的一个海岛上,台湾渔民对马鲛鱼的喜爱我是耳濡目染的。特别是我曾在水产部门工作过多年,与台湾渔民有较多的接触。我常常看到台湾渔民把捕来的马鲛鱼洗净切块后用长长的铁丝串起来,像晾衣服似的晾干,然后在酒瘾来了时,取下马鲛鱼肉块蘸醋酱下酒,是那么的津津有味。  相似文献   
42.
1.苍术30克,白术30克,茯苓、泽泻、白芍各45克,将药烘干碾成细末喂服或水煎内服,每日2次,母猪每次服粉剂100克,仔猪每次服10克。 2.山楂、麦芽、神曲、枳壳、陈皮、茴香、白头翁、龙胆草各15克,川连5克,煎水喂母猪,连喂3~4天。  相似文献   
43.
林长华 《中国猪业》2008,3(5):71-72
见我写下的篇目,也许会有人惑问:难道猪与法律和案件也沾边是的吗?古今中外的确有不少与猪相关的法案趣闻呢! 先来说说猪在破案中立下的功劳。三国时,吴国的张举担任句章县(今浙江省慈溪县)县令。有个女人杀害了亲夫,然后假造了纵火案,说是丈夫不慎因火烧死。婆家人告到官府,那女人矢口否认谋杀,一时难以定案。  相似文献   
44.
庞大的鱼类家族无奇不有,单说水产的产购销环节中,古今就有许多科学奇观。笔者曾在渔业水产部门工作多年,“拍摄”积累了一组精彩“镜头”:  相似文献   
45.
咏春     
古往今来.许多人墨客在春风和煦。春光明媚之际,借景抒情,咏物言志.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咏春佳作。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第一段]  相似文献   
46.
少年时代的端午节,早上起床后,祖母总要催促我到村边的老榕树采摘几桠榕青,榕青就是榕树的枝条。在我家乡闽南和对岸台湾,端午节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在大门插榕青。这与其他地方端午节悬菖蒲挂艾叶的习俗不太一样,是何缘故?  相似文献   
47.
48.
文艺界的人们大都知道,郑板桥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他的书法、绘画和题诗都有鹤立鸡群的独到之处。清代张维屏在他撰著的《松轩随笔》中写道:“板桥大令有三绝:曰画、曰书、曰诗。三绝之中有三真:曰真气、曰真意、曰真趣。”但是,人们对郑板桥嗜爱品茶恐怕知者不多。郑板桥,名燮,字克柔,板桥是他的号。他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生于江苏兴化。乾隆三十年(1765年)逝世,享寿72岁。他是清代前期著名书画家和文学家。在那“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代,郑板桥如此高寿,很可能与其爱饮茶有连带关系。他常题诗撰联赞颂茶事活动。有一副题焦山自然庵的对联写道,“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他还为一座名士、高僧经常光顾的茶馆写了这样一副对仗工稳的茶联:“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郑板桥这两副茶联都提及水在泡茶中的重要地位。事实也是如此,因为饮茶来  相似文献   
49.
世界上有紧张刺激的斗牛、斗羊,有家喻户晓的斗鸡、斗蟋蟀……,你可听说过斗鱼吗? 在我国南方的一些溪河、池沼、沟渠和稻田里,特产一种叫“斗鱼”的热带鱼,每到暑夏季节,抓斗鱼、养斗鱼、赏斗鱼、赛斗鱼,给人们的业余生活增添了无穷乐  相似文献   
50.
蒙族爱饮奶油茶,藏民喜喝酥油茶,广西人嗜吃打油茶……饮茶习惯形形色色,尤数闽南、潮汕、台湾工夫茶最别致、考究。当地人自小就与工夫茶结下不解之缘。有的甚至嗜茶如命,它的味道初喝起来比药汤还苦,但小孩从小普受熏陶,养成吃苦习惯,对一些不怎么苦的药汤反而畏惧,视工夫茶就如药汤一般,因而做父母的常骗小孩说药汤是茶,久而久之,药汤竟然被叫做“茶”。常言道:“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然而,在闽南、粤东、台湾,人们却把茶叶看成比大米还重要,他们称茶叶为“茶米”还有“宁可一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谚语,可见工夫茶在当地人生活中所占的地位有多高了。的确,古往今来工夫茶已进入当地的婚丧喜庆等礼仪中,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