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74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28篇
  20篇
综合类   234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54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非昆虫源人工饲料饲养的七星瓢虫对豆蚜的捕食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非昆虫源人工饲料饲养七星瓢虫的捕食能力,在室内比较了用人工饲料饲养的七星瓢虫种群和蚜虫饲养的七星瓢虫种群对豆蚜捕食作用的异同。结果表明,两种七星瓢虫种群各虫态的捕食量均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上升,当猎物密度增加到一定水平,捕食量趋向稳定,捕食功能反应曲线均符合Holling Ⅱ型方程。人工饲料饲养种群的1~4龄幼虫、雌成虫和雄成虫的理论最大日捕食量分别是20.9、36.0、100.2、403.2、490.9和395.3头,蚜虫饲养种群的1~4龄幼虫、雌成虫和雄成虫的理论最大日捕食量分别是20.0、28.9、102.1、476.2、472.2和396.4头。结果说明两种种群各虫态对豆蚜的最大日捕食量差异不大,表明人工饲料饲养的七星瓢虫对豆蚜也有较强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2.
棉花黄萎病对棉花产量造成极大影响,目前仍无很好的解决办法。因此,需要筛选最佳化学药剂,为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室内抑菌试验、田间药剂防治和产量测定研究两种低毒杀菌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和0.3%四霉素水剂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室内毒力结果测定显示,0.3%四霉素水剂浓度在0.6g/L时,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可达98.44%;田间喷施药剂显示,在推荐剂量下,0.3%四霉素水剂防效为39.8%,显著高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试验结果与室内毒力测定一致;0.3%四霉素水剂施药区棉花产量比对照区高30.28%,比示范区低10.78%,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仅比对照区高4.06%。四霉素能有效减缓棉花黄萎病蔓延,减少病害对棉花产量造成的损失,在化学防治棉花黄萎病时,可推荐使用0.3%四霉素水剂为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53.
本文研究不同棉花品种抗黄萎病性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使用土壤接菌法对植株棉花进行剖杆鉴定发病等级并测出产量性状,之后通过SPSS软件分析抗黄萎病性与产量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得出以下结论:(1)陆地棉品种试验中,衣分是与相对病情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单铃纤维重与相对病指之间的关系呈显著负相关。(2)海岛棉品种试验中,仅与相对病情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的是单铃纤维重,而其他的产量性状与相对病指无显著相关。(3)10Q株系为海岛棉与陆地棉杂交,相对病情指数与单铃籽棉重之间的关系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衣分与单铃纤维重呈显著负相关。(4)44株系为陆地棉与陆地棉杂交,相对病情指数与衣分之间的关系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铃纤维重呈显著负相关。与其它的产量性状指数无显著相关性。(5)单铃纤维重与衣分会随着相对病情指数的增多而下降,从而导致了棉花的产量下降。通过研究可得出抗病性共同遗传的产量性状为纤维重,该结论与前人结论一致,可将单铃纤维重作为检测棉花黄萎病抗性指标。(6)筛选出对黄萎病高抗的棉花品种,包括新海16、新海20、10Q-67-1、10Q-67-3、44-81-4等品种,可以作为抗黄萎病的源材料在棉花抗黄萎病育种与遗传实验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54.
为探讨西花蓟马取食菜豆植株不同世代后,体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变化。采用生理生化的方法,测定了西花蓟马取食菜豆植株F_1、F_2和F_3代后,其二龄若虫及成虫体内总蛋白、总糖和总脂含量的异同。结果表明,西花蓟马从豆荚转换到菜豆植株后不论哪一个世代下二龄若虫及成虫体内总蛋白、总糖和总脂的含量均下降,且显著低于对照;但F_1、F_2和F_3代不同世代之间西花蓟马体内的营养物质差异均不显著;同一个世代下均是成虫总蛋白质、总糖和总脂含量明显高于二龄若虫。  相似文献   
55.
用PCR方法扩增猪圆环病毒PCVwhn株编码CAP蛋白的基因ORF2,同时人工合成一段CpG序列,并设计上下游引物,进行扩增,定向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新型核酸疫苗(pcDNA-PCV-ORF2-ISS),并进行了酶切和测序鉴定.用构建的pcDNA-PCV-ORF2-ISS质粒以及pcDNA-PCV-ORF2与5种细胞因子分子佐剂质粒(IL-6/4、IL-2、IL-4、IL-6、IFN-γ真核表达质粒)联合对仔猪进行免疫试验.免疫后用间接ELISA法测定猪圆环病毒Ⅱ型特异性抗体IgG,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猪血液CD3+、CD4+和CD8+T细胞亚类的数量.结果显示,成功构建含CpG免疫刺激序列的猪圆环病毒Ⅱ型核酸疫苗;pcDNA-PCV-ORF2-ISS在仔猪免疫实验能诱导细胞免疫并产生特异性抗体(P<0.05);用5种细胞因子分子佐荆质粒与pcDNA-PCV-ORF2疫苗同时免疫能显著提高DNA疫苗的免疫效果(P<0.05).分子佐剂免疫增强效果次序为:IL-6、CpG、IL-6/4、IL-2、IL-4和IFN-γ,表明IL-6和CpG最佳.  相似文献   
56.
大麦耐盐性鉴定方法及耐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盐分胁迫是导致作物减产的主要非生物因素之一,大麦是公认的耐盐性较强的作物之一,其耐盐机理复杂。本文简要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鉴定大麦耐盐性的主要方法,并对大麦耐盐机理进展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57.
流体萃取-分子蒸馏提取丁香精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相似文献   
58.
贵州省蔬菜蓟马种类调查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2006~2007年对贵州省蔬菜地蓟马的种类和寄主范围作了较系统地调查.结果表明,在蔬菜上的蓟马共3科17属27种,其中贵州省新记录10种.同时,在贵阳地区还发现了2003年侵入我国的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编制了贵州省蔬菜蓟马种类成虫检索表.  相似文献   
59.
闽东地区太子参花叶病发生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闽东地区太子参花叶病发生现状与原因,提出了建立太子参脱毒种苗繁育基地,推广使用无病种苗防治对策;防止病毒的再侵染,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加强水肥管理,注意施磷钾肥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0.
为研究文昌鸡催乳素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和就巢机理,提取文昌鸡全血总DNA,利用特异性引物PCR技术获得文昌鸡PRL基因,将其克隆至pGM-T载体上,并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文昌鸡PRL基因与GenBank上已公布的白来航、泰和丝羽乌骨鸡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3.3%和93.5%,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为89.6%;与其他动物PRL基因进行比较,发现亲缘关系越远,同源性越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