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0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34篇
  13篇
综合类   8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91.
选取致灾因子危险性、承载体易损性、区域防灾抗灾能力三个因子,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对ENSO影响下陕甘宁蒙接壤区暴雨灾害的风险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1)研究区暴雨灾害在宏观、中观、微观尺度上都表现出与拉尼娜事件有很强的相关性;(2)暴雨灾害的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抗灾能力在空间分布上有很强的区域差异性,暴雨灾害的致灾因子危险性与降水的分布特征表现出了一致性,呈明显的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的带状分布特征;承灾体易损性最高的区域主要在腾格里沙漠的景泰、阿拉善左旗和甘肃民勤地区;防灾抗灾能力最高的区域主要在陕西的长武、延安、吴旗,甘肃的平凉;(3)受降水特点及地形因素的影响,暴雨灾害风险最高的区域主要在毛乌素沙地的榆林、横山、绥德,黄土丘陵沟壑区的西峰、平凉、长武等地区。  相似文献   
192.
亚洲百合花器官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亚洲百合新品种“西农一号”最佳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 6-BA1.2 NAA0.1;不定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 6-BA1.0 NAA0.1;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 NAA0.2。比较花器官不同组织作外植体时诱导分化不定芽的能力,其顺序为花托>花柱>花瓣。  相似文献   
193.
[目的]探讨从枝菌真菌提高棉花黄萎病抗性的作用机理,在棉花上应用AM真菌提高棉花对黄萎病的抗性.[方法]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接种两种丛枝菌根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和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的棉花幼苗在黄萎病原菌(Verticillium dahliae)胁迫下,其根内防御性酶活性、抗性相关物质和根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感病品种军棉1号接种AM真菌后,(1)能够诱导根内防御性酶系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和过氧化物酶(POD)的积累,增加酶的含量,提高酶的活性,而接种AM真菌后再接种病原菌,其PAL、几丁质酶和POD活性均显著提高,明显高于其它处理,并增加了一条POD同工酶条带;(2)接种AM真菌能够增加根内酚类物质的含量,降低根内丙二醛的含量,表明接种AM真菌可减轻植株细胞的膜脂过氧化作用,缓解细胞的损伤.(3)棉花根系受到AM真菌的侵染后,根系细胞发生了一系列有利于提高对病原菌抵抗能力的结构性变化,如细胞发生变形固缩,液泡数量明显减少,木质部结构增多.而接种AM真菌后再接种病原菌,根系细胞发生更为剧烈的变化,包括细胞壁明显加宽,细胞颜色加深,栅栏组织和导管变形,导管处产生胶状物质,线粒体内折消失,细胞壁木质化,出现了细胞壁物质的沉积.[结论]提出了AM真菌提高棉花黄萎病抗性的防御机制和强化机制,并认为AM真菌的侵染对于植物起到了类似于"免疫"的作用,这种类似免疫的作用在AM真菌提高棉花黄萎病抗性的作用机制之中最为直接和重要.  相似文献   
194.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棉花生长和黄萎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接种两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和Glomus etunicatum)对棉花生长和对黄萎病的影响,并且探讨了丛枝菌根真菌诱导植物抗病性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后能促进棉花的营养生长,增加叶绿素的含量,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在先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然后接种黄萎病原菌的情况下,可以增加棉花根内总酚含量,诱导棉花根内过氧化物酶(POD)的合成,提高POD的活性,明显降低棉花黄萎病的发病率和发病指数.另一方面,当黄萎病原菌侵袭时,丛枝菌根真菌对根的侵染率降低,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关系.丛枝菌根的形成对于棉花植株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而丛枝菌根真菌诱导植物抗病性的机理是一个关于植物组织结构和生理生化发生变化的复杂过程,与改善植物营养、与病原物竞争光合产物和侵染位点、激活植物防御机制等方面相关.  相似文献   
195.
火龙果栽培用工少、病虫害较轻、适应能力强、种植效益高,在上海地区有一定的种植前景。为提高果农的栽培技术水平,作者根据火龙果对温度、水分、肥料的需求特点,从育苗、大棚设施准备、定植、生长期管理、结果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适应上海地区土壤和气候条件的火龙果简约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6.
【目的】分析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a-ALL)对葡萄灰霉菌抑菌活性的发酵条件,提高拮抗菌(ALL)对灰葡萄孢菌丝的抑制率,为Xenorhabdus nematophila-ALL菌株发酵生产及生物防治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菌丝抑制率为指标,经菌丝生长速率法,单因素试验及Box-Behnken设计对菌株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菌株最佳发酵抑制条件。【结果】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值改为7.12,装液量为56%,发酵培养时间为77 h。经验证的抑制率为87.70%,比优化之前提高了1.82倍。【结论】发酵条件优化有效提高了嗜线虫致病杆菌对葡萄灰霉菌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97.
分枝列当是全寄生性恶性杂草,为探讨生防菌对分枝列当寄生和生长的影响,以枯草芽孢杆菌 DNKAS为材料,通过盆栽、大田和酶活试验,研究DNKAS对分枝列当的防治效果、寄生体系植株生长量、常见作物果蔬生长安全性评价及对寄生体系防御酶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室及田间验证下,枯草芽孢杆菌DNKAS对分枝列当防治效果分别为49.7%与43.1%;同时,在大田试验中,枯草芽孢杆菌DNKAS使产量和单果质量分别提高45.91%和45.89%,病虫果数减少48.5%。对5种常规作物生长安全性检测结果表明,该菌剂未对植物生长产生畸变,且具备一定促生作用;通过检测寄生体系的防御酶活性,施用枯草芽孢杆菌DNKAS使加工番茄根部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增加 7.72%、111.41%、24.24%、14.06%,分枝列当酶活分别提高44.32%、137.59%,53.53%、15.67%。可见,枯草芽孢杆菌在分枝列当防除中作用是有效的,在分枝列当寄生期可提高寄生体系防御酶系统活性,阻碍分枝列当的寄生规模和数量,减轻其对寄主植物的危害;同时,菌剂的施用对常见果蔬等生长指标未见不良作用。  相似文献   
198.
假设股票价格变化过程服从混合分数布朗运动,建立了混合分数布朗环境下支付连续红利的欧式股票期权的定价模型.利用混合分数布朗运动的It-公式,将支付连续红利的欧式股票期权的定价问题转化为一个偏微分方程,通过偏微分方程求解获得了混合分数布朗运动环境下支付连续红利的欧式股票看涨期权的定价公式.  相似文献   
199.
采集了2020年1月—2023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某种鸡场的花鸡、麻鸡、乌鸡3个品系的雏鸡胎粪及不同周龄鸡的血浆样本合计160 396份,对其进行鸡白血病病毒p27(ALV-p27)抗原检测。对抗原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个品系ALV-p27抗原总阳性率从2.28%下降至1.21%。雏鸡胎粪、公鸡全血及母鸡全血样本中均存在较低ALV-p27抗原阳性率。3个不同品系的鸡在不同生长周期检测过程中呈现出不规律的排毒期。该种鸡场通过3个不同品系鸡的排毒规律调整禽白血病控制和净化方案,增加抽检次数,淘汰阳性鸡,从而达到了较好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200.
江波  杨蓉 《中国猪业》2022,17(4):72-76
非洲猪瘟(Afri 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 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猪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疫病。该病原对世界养猪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影响。目前,没有针对ASFV的疫苗或其他治疗方法,预防和检测仍是对该病的主要防控措施。在我国已经出现了非洲猪瘟病毒的变异株,其中包括MGF360-505R基因缺失株。本文将就目前关于鉴别ASFV缺失株的检测方法进行论述,为后期ASFV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