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8篇
  1篇
综合类   66篇
畜牧兽医   19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利用PCR-R FLP技术检测了来自30个公牛家系的610头中国荷斯坦牛乳铁蛋白(LF)基因5′侧翼区的基因多态性,并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了不同基因型与乳中体细胞评分的关系。结果表明:扩增片段在LF基因启动子区的-3727(C/G)、-3717(A/G)存在连锁碱基突变,在所检测的样本中发现3种基因型CCAA、CGAG和GGGG,频率分别为0.674、0.300和0.026,等位基因G和A频率分别为0.824和0.176。该位点突变对体细胞评分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GGGG基因型的体细胞评分数极显著小于CGAG和CCAA基因型(P<0.01),CGAG基因型的体细胞评分数显著小于CCAA基因型(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乳铁蛋白基因该突变位点对中国荷斯坦牛乳房炎抗性有很大的遗传效应,可用于中国荷斯坦牛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22.
旨在了解南方中国荷斯坦牛测定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体细胞评分(Somatic cell score,SCS)变化趋势,并进行准确预测.利用Wood模型对南方5个大中型奶牛场(2008-2010年1~3胎)中国荷斯坦牛的33 194条测定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SCS数据进行曲线拟合.结果表明,测定日产奶量为标准泌乳曲线,乳脂率、乳蛋白率和SCS变化与标准泌乳曲线正好相反.Wood模型对乳蛋白率和产奶量变化曲线拟合度最高,各胎次拟合度均为0.99,误差均方也较低;其次为乳脂率,各胎次拟合度均为0.98,而对SCS的拟合度最低,均在0.7以下,同时误差均方也最大.各胎次产奶高峰日出现的时间与乳蛋白率和SCS最低值出现的时间相近,而最低乳脂率出现的时间较晚.一胎牛高峰产奶量相对较低(30.4 kg·d-1),但泌乳后期泌乳持续力及维持低SCS能力较强;二胎和三胎牛高峰产奶量较大,分别为35.9和36.2 kg·d-1,二胎奶牛在泌乳后期同时维持高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的能力较强.Wood模型适合于南方中国荷斯坦牛测定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变化曲线的拟合分析,而不适合于SCS的拟合分析.  相似文献   
23.
24.
文章对我国家驴的分布、数量及品质变化进行了阐述,概括了当今驴遗传资源科学研究进展,描述了家驴肉、驴皮、驴奶产业发展,提出了关于家驴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5.
产犊季节、胎次及牛场对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收集了3个千头以上奶牛场共8872条相关信息,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了不同产犊季节、胎次和牛场对泌乳天数、305d校正奶量、305d脂肪产量、305d蛋白产量和全泌乳期产奶量5个泌乳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产犊季节、胎次和牛场都极显著影响奶牛的该5项泌乳性能(P〈0.01)。夏季和秋季产犊奶牛的泌乳性能较为理想。夏季产犊奶牛的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最高,其他三个泌乳性能指标都位居第二;秋季产犊奶牛的305d校正奶量、脂肪产量和蛋白产量都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季节(P〈0.05),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也仅次于夏季。头胎牛的各项泌乳性能都显著高于其他胎次的奶牛(P〈0.05),其次为2胎产犊奶牛。随着胎次的增加,泌乳性能的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不同的牛场极显著地影响奶牛的泌乳性能(P〈0.01)。  相似文献   
26.
气相色谱法检测牛奶中脂肪酸组分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找到并建立一套简单而高效的方法用来测定牛奶中脂肪酸的组分和含量。[方法]应用气相色谱(GC-FID)方法,采用Agilent HP-88专用脂肪酸甲酯毛细管柱和程序升温方法来分离牛奶中的脂肪酸组分,用保留时间定性和峰面积百分比法进行定量。[结果]表明:牛奶中的脂肪酸得到了很好的分离,该检测方法的回收率为99.588%,精密度为2.600,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重复度。[结论]本实验方法可以作为牛奶中脂肪酸检测的技术加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7.
本研究旨在探讨荷斯坦牛与娟姗牛乳中脂肪酸组成与测定日泌乳性能的差异。采集江苏省某大型奶牛场荷斯坦牛(29头)与娟姗牛(23头)乳样,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乳中脂肪酸组成,同时收集其DHI记录,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荷斯坦牛与娟姗牛乳中脂肪酸与测定日泌乳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娟姗牛乳中的月桂酸(C12:0)、中链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0.05),而荷斯坦牛乳中油酸(C18:1,cis-9)、长链脂肪酸及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娟姗牛(P0.05);荷斯坦牛产奶量显著高于娟姗牛(P0.05),娟姗牛乳蛋白率则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0.05)。荷斯坦牛与娟姗牛泌乳中期乳中油酸(C18:1,cis-9)含量均显著高于泌乳前期及泌乳后期(P0.05),泌乳后期乳中肉豆蔻油酸(C14:1,cis-9)含量均显著高于泌乳前中期(P0.05)。荷斯坦牛与娟姗牛乳中脂肪酸及测定日泌乳性能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8.
为研究竹醋液、壳聚糖及茶多酚作为保鲜剂保存冷却猪肉的复合保鲜效果,试验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单一保鲜剂进行了筛选,在此基础上采用L_9(3~3)正交试验进行了竹醋液、壳聚糖及茶多酚的最优组合筛选。结果表明:最佳复合保鲜剂组合为壳聚糖0.9 g/100 mL、茶多酚0.9 g/100 mL、竹醋液2%(V/V),在最优条件下冷却猪肉的菌落总数对数值、pH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竹醋液、壳聚糖和苯多酚复合保鲜剂;货架期能够有效地延长冷却猪肉的贮藏期。  相似文献   
29.
本研究利用单向水平板淀粉凝胶电泳以我国5个固有地方绵羊品种包括湖羊(Hu)、同羊(Tong)、滩羊(Tan)、小尾寒羊(Han)、洼地羊(WD)为研究对象对X-蛋白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并引用我国周边国家、地区绵羊品种为分析背景。结果表明以喜马拉雅山脉为界的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北部群体和南部群体在编码的X(+)型的显性等位基因X频率上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北部检测的群体中X等位基因频率范围为0~0.18,平均值为0.0878,包括属于藏羊和蒙古羊系统的小尾寒羊(Han)、不丹羊(Bhutan)、同羊(Tong)、湖羊(Hu)、滩羊(Tan)、洼地绵羊(WD)、Bhyanglung绵羊(Bhy)、Baruwal绵羊(Bar)、云南绵羊(Yunnan)、哈拉和林绵羊(Kh)和乌兰巴托绵羊(Ub)。南部检测的群体中X等位基因频率范围为0.2037~0.4655,平均值为0.3082,包括属于印度绵羊系统的孟加拉国绵羊(Ban)、Kagi绵羊(Kagi)、Lampuchhre绵羊(Lamp)、越南占部落绵羊(Cham)和缅甸绵羊(Mya)。本研究揭示X等位基因可作印度绵羊的标记,在绵羊群体尤其是亚洲东部和南部绵羊系统形成的研究中具有潜在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0.
遗传距离与利用微卫星进行系统树构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牛亚科家畜6个群体12对微卫星数据为基础,采用6种遗传距离(DA、DC、DS、DSW,(σμ)^2和DTL)和2种聚类方法(UPGMA和NJ法),探索它们对系统树构建准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卫星位点平均杂合度水平显著影响系统树构建的准确性,用DA和DC遗传距离构建的系统树准确性相对较高,但很难确定NJ法和UPGMA法哪一种更适合于系统树的构建,而DTL遗传距离用于系统树构建有待进一步完善;最后,对微卫星用于家畜系统树构建的有效性和局限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