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头次见面用久仰,很久不见说久违。 认人不清用眼拙,向人表歉用失敬。 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用包涵。 请人帮忙说劳驾,请给方便说借光。  相似文献   
22.
法国小农经济改造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法国现代化过程中,大革命中的土地政策奠定了法国小农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现代化因为土地的过于碎化而步履艰难。直到20世纪中期才采取措施在有效实现土地集中的基础上加速并最终完成农业现代化进程,成功实现了对小农经济的改造从而真正成为资本主义农业强国。分析此期间法国的经验教训,可以为同是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3.
【目的】通过亲本条锈病的抗性评价预测F1代杂交种的抗病性,增强杂交小麦抗病育种的可预见性。【方法】以CYR23、CYR31、CYR33、CYR34 4个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 sp. tritici)生理小种作为供试菌源,感病小麦品种铭贤169作为阴性对照,通过成株期混合接种,对13份恢复系(父本)材料和21份不育系(母本)材料及其F1代杂交种进行抗病性鉴定,并利用Yr5Yr9Yr10Yr15Yr17Yr18Yr26等抗条锈基因的分子标记或基因标记对其可能携带的抗条锈基因进行分子检测。同时通过半定量PCR方法在亲本及部分F1代植株的成株期进行条锈菌侵染量测定。【结果】所有材料均未鉴定到Yr5Yr10Yr15,Yr26多存在于四川品系,Yr9Yr17多存在于北方品系,本研究所有恢复系材料均未鉴定到Yr18。亲本抗条锈基因在F1代杂交种得到了聚合,符合遗传规律,表明分子标记可以用于杂交小麦抗病辅助选育。来自四川的恢复系及其F1代杂交种整体表现优良抗性,推测其具有纯合显性的抗条锈基因,同时,这些小麦材料可以用于我国小麦抗条锈育种。F1代的实际鉴定反应型趋于亲本反应型的平均值,二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亲本和F1代的反应型之间有显著相关性(R2=0.812)。来自四川的恢复系及其F1代对新毒性小种CYR34表现优良抗性,但亲本中未检测到Yr5Yr15,推测其可能含有未知的抗条锈病基因。利用半定量PCR方法对所有恢复系、不育系和部分F1代杂交种分别进行了供试条锈菌生理小种的菌量测定,结果显示所有亲本及其杂种中均未检测到CYR23,恢复系15CA50、不育系17L6078和15L7128有少量CYR31侵染,恢复系川13品6、MR1101和川麦98及其F1代杂交种未检测到CYR33、CYR34。同时发现,对不同生理小种抗性互补的亲本能有效提高F1代的抗病性。【结论】根据双亲对条锈病的反应型可以预测其F1代杂交种的抗性水平,双亲的抗病水平越高,其F1代杂交种的抗性就越好。同时可以选用具有不同条锈病生理小种抗性互补的亲本来提高F1代杂交种的抗性水平。研究结果有助于探究亲本与F1代杂交种之间的抗病规律,同时为杂交小麦抗病育种提供可参考的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24.
以黑喉石斛原球茎为材料,探讨了秋水仙素不同处理对黑喉石斛多倍体诱导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表明,适宜四倍体诱导的秋水仙素质量分数在0.01%~0.03%之间,适宜八倍体诱导的秋水仙素质量分数在0.05%~0.10%之间,处理时间均为2~3 d;获得的多倍体在形态、气孔和染色体数目上有明显变化;八倍体与四倍体相比,发育更加迟缓,多表现为整株分叉.  相似文献   
25.
为明确冬凤兰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的使用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利用CodonW、CUSP、CHIP等软件对得到的43条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冬凤兰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GC3平均值为27.78%,ENC平均值为47.59,偏好性较弱;GC3碱基组成较GC1、GC2存在显著差异,且3位碱基使用T>A,G>C;结合30个高频密码子和22个高表达密码子,确定GCA、CGU、CGA、AAU、UGU、CAA、GGU、CAU、AUU、UUA、AAA、UUU、CCU、GAA、UCU、UCA、ACU、UAU、GUA等19个密码子为最优密码子。综合分析表明,冬凤兰叶绿体基因组偏好A/U结尾密码,主要受自然选择的影响,同时也受其他如突变和碱基组成等因素的影响,这对应用叶绿体基因工程对其进行性状改良和外源基因表达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6.
以麻花艽种子为试材,研究其在不同温度下的种子活力,测定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探讨引种驯化最易成功的最佳发芽温度,以期为麻花艽的人工栽培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麻花艽种子浸泡20 h后即达到吸水饱和期;在20℃时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大.因此,20℃为发芽最适温度.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沉水植物金鱼藻是水体生态修复工程中常用的植物之一,其栽植密度直接影响富营养化水体的水质净化效果。因此,探究金鱼藻栽植密度对进行富营养化水体修复、加快水下森林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  本研究通过模拟栽植不同密度的金鱼藻对富营养化水体水质变化影响过程,分析6种栽植密度梯度(36、50、75、100、110、120 株/m2)金鱼藻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有机污染物等污染物质的净化效果;并结合经济效益分析,筛选出最佳栽植密度,确定金鱼藻疏伐、收割时间。  结果  结果表明,100 株/m2密度配置对应的植株成活率最高(95.65%),总氮去除率可达62.86%、总磷去除率可达74.32%,对氮磷等污染物吸收效果最佳,是金鱼藻在水生态修复工程中最佳种植密度。另外,金鱼藻在栽植后15 d内,其栽植密度越大,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有机污染物等的去除效果越好,且溶解氧浓度越高;栽种50 d后,水体中各污染物含量均有回升,此时栽植密度越大,随植物衰败而释放到水体的氮、磷、有机物含量越高,溶解氧含量下降越迅速。  结论  因此,利用金鱼藻开展水体修复时需要考虑最佳净化时效,及时收割。   相似文献   
28.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杂交小麦组合及其亲本苗期叶片的光合特性与籽粒产量的相关性,为杂交小麦强优势组合早期筛选和预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个恢复系和4个不育系及其配制的6个杂交小麦组合为材料,在大田种植条件下测定小麦苗期叶片的光合特性,包括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叶绿素含量、Rubisco活性及其大小亚基编码基因rbcLrbcS相对表达量;调查成熟期的产量性状,包括株高、主穗穗长、单株地上生物量、有效穗数、穗粒数、单株籽粒产量、主穗小穗数、千粒重、收获指数,并分析杂种优势以及光合性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杂交小麦苗期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表现出显著的超高亲优势,其中净光合速率的平均超高亲优势为15.4%,气孔导度为21.3%,蒸腾速率则为11.46%,净光合速率值高的恢复系所配制的杂交组合具有更高的净光合速率和杂种优势,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水分利用效率则少数有负向优势。成熟期有效穗数、单株籽粒产量及单株生物量具有较高的超高亲优势,其中穗数的超高亲优势值达到最高,平均优势值为34.21%。相关性分析表明,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单株生物量和单株籽粒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说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可辅助筛选高光合小麦,同时苗期净光合速率与产量关系密切。叶绿素含量、Rubisco活性、大小亚基编码基因rbcLrbcS相对表达量的杂种优势差异较大,其中杂交小麦Rubisco活性均高于双亲,且具有显著的超高亲优势,平均超高亲优势为5.38%。编码基因中,与rbcL相比rbcS具有更高的超高亲优势和中亲优势,而叶绿素含量主要表现为负向优势,少数表现出中亲优势,极少数表现出超高亲优势,且各项指标与净光合速率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杂交小麦在苗期已表现出显著的杂种优势,尤其是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而净光合速率与单株产量、单株生物量显著正相关,因此结合小麦杂交组合的田间表现,苗期净光合速率高低可以作为早期预测杂交组合的产量潜力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9.
试验旨在研究肉鸡腹水综合征发生发展过程中空肠核因子κB (NF-κB)及紧密连接蛋白(闭合蛋白(occludin)、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和胞质紧密黏连蛋白1(zonula occluden 1,ZO-1)) mRNA相对表达量,以及绒毛长度、隐窝深度和绒隐比的变化,为肉鸡腹水综合征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选取40羽1日龄罗斯肉鸡常规饲养7 d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饲料添加3%猪油和4%鱼粉,饮水添加0.12% NaCl,9~11℃低温饲养),35日龄检测体重,并取心脏组织测腹水心脏指数,取空肠组织以HE染色切片测量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空肠NF-κB和紧密连接蛋白的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肉鸡体重极显著下降(P<0.01),腹水心脏指数极显著升高(P<0.01),空肠绒毛长度、绒隐比极显著下降(P<0.01),隐窝深度极显著升高(P<0.01),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occludin、claudin-1和ZO-1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下降(P<0.01)。表明肠道黏膜结构与功能异常及肠通透性增高促进了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0.
不同彩叶矾根品种苗期在贵州冬季生长适应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引进的巧克力纱、银色卷轴、教堂窗户、李子布丁、拼图、红宝石、海浪等7个矾根品种为试验材料,在贵州冬季寡日照环境下研究不同品种矾根苗期叶长、叶宽、叶片数等生长性状的差异性.结果表明,7个矾根品种苗期叶长、叶宽总体上都呈上升趋势,在贵州适应性良好,且李子布丁和海浪2个矾根品种在形态指标上都与其它5个品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其中第3生长阶段株幅达到了18.075 cm和18.575 cm的最大值.通过本试验,以期为西南地区矾根品种的引种、筛选、驯化提供形态生长适应性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