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5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02篇
林业   139篇
农学   93篇
基础科学   89篇
  111篇
综合类   725篇
农作物   62篇
水产渔业   71篇
畜牧兽医   445篇
园艺   112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油菜华油杂62的秸秆为供试作物秸秆,复合菌剂A[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产紫篮状菌(Talaromyces purpureogenus)]、复合菌剂E[欧洲链霉菌(Eurotiomycetes sp. genotype 631 JMUR-2016)+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为供试复合菌剂,在盆栽模拟秸秆还田试验中测定复合菌剂对秸秆降解率、土壤及小麦生长的影响,为提高油菜秸秆直接还田的秸秆利用率、实现绿肥作物还田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结果表明:两种复合菌剂的施用均能够提高油菜秸秆降解率,对小麦生长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效果,且有降低土壤pH值、增加土壤电导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2.
大豆中异黄酮的含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光照可明显促进大豆幼苗特别是叶片中异黄酮的积累;大豆种子随储藏时间的增加。异黄酮含量逐渐降低;随发育时间的增加,异黄酮含量逐渐提高。微量元素对不同品种、不同产量性状的影响也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993.
多元能源互补优化有利于充分发挥并组合利用不同电源的出力优势。为应对风电、光伏装机容量不断增长所带来的新能源消纳与电网调峰问题,构建一种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双层优化调度模型。首先考虑多能互补优化调度问题涉及众多决策变量与约束条件,为降低模型求解的复杂度,选择以多种能源的出力特性与互补关系为切入点进行合理化分层;然后综合考虑源荷协调、清洁能源消纳、发电经济性等应用需求,将模型划分为以净负荷方差最小与清洁能源发电量最大为目标的风光水储联合优化调度上层模型,和以火电机组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的火电机组优化调度下层模型,并将上层联合优化调度得到的净负荷曲线作为下层火电机组优化调度的约束条件;最后以IEEE30节点系统为例,设置3种典型的调度场景进行仿真对比,采用MATLAB平台CPLEX求解器进行求解,结果表明:风光出力的反调峰性会扩大净负荷的峰谷差和方差,增加火电调峰备用的压力,造成发电成本和机组损耗的增加;水电参与多能互补对系统净负荷波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有效缓解电力系统调峰压力;储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平抑净负荷波动与提高清洁能源发电量的矛盾,所提优化调度模型可以有效平抑源荷波动,促进清洁能源...  相似文献   
994.
辽西北地区气温和降水变化对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辽西北地区23个气象站1961-2010年逐日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数据,基于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其农业气候生产潜力,通过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对该区域多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气候生产潜力的时间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农业气候生产潜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50a来辽西北地区年平均气温气候倾向率为0.28℃·10a-1(P<0.01),增温极显著,1987年气温发生突变;(2)50a来辽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呈波动变化,线性变化趋势不显著,空间分布差异大,降水量呈减少趋势的地区占82.6%;(3)辽西北地区气候生产潜力的时空变化特征与降水量变化相似,其时间变化趋势不显著,气候生产潜力下降的区域占全区的43.5%;(4)气温和降水对农业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作用明显,并以降水的影响为主。气温和降水的组合变化,可以解释气候生产潜力变化的95%以上,暖湿型气候对作物生长最有利,冷干型气候对作物生长最不利;(5)50a来,粮食产量与气候生产潜力的相关性不明显,但两者的波动特点相似,其气候利用率逐年代增加,研究区未来仍存在作物可能增产空间。  相似文献   
995.
动物黑色素是一类具有复杂化学结构的大分子物质,主要沉积在动物的皮肤、组织及毛发中。探索黑色素形成机制不但为培育经济性动物奠定理论基础,也可为黑色素瘤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文章从黑色素的起源及其参与形成过程的信号因子以及生物学功能等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黑色素的相关研究及黑色素瘤等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正>楚雄州地处滇中要道,自然气候独特,立体气候凸显,光热条件优越,土壤、气候、光热条件配合良好,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云南省发展现代农业的一片沃土。水稻作为楚雄州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以楚粳系列品种为主,常年种植约54000 hm2,占大春粮食播种面积22%以上,总产量占全州粮食总产量33%以上,在楚雄州粮食安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随着种植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逐年增加,常年累计发生约80000 hm2,  相似文献   
997.
【目的】鉴定葡萄PLATZ(Plant AT-rich sequence and zinc-binding protein)家族转录因子,并探究其在种子发育过程中与IAA处理下的表达模式变化。【方法】基于葡萄基因组数据,通过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葡萄PLATZ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和分析,利用qRT-PCR分析其在葡萄种子不同发育时期及IAA处理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葡萄全基因组范围内共鉴定到13个PLATZ成员,分布于9条染色体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葡萄PLATZ蛋白成员分为4组(A、B、C、D),无其他物种聚类的E组成员。蛋白保守基序分析表明葡萄PLATZ蛋白具有较强保守性,内含子-外显子分布表明葡萄PLATZ基因在进化上具有多样性。同线性分析发现,VvPLATZ7~VvPLATZ8和VvPLATZ5~VvPLATZ11存在并联重复。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该基因家族的启动子包含生长发育、光响应、激素响应及胁迫响应相关作用元件。qRT-PCR结果分析表明,VvPLATZ5在无核葡萄种子发育过程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有核葡萄,VvPLATZ2和VvPLATZ6在有核葡萄种子发育过程中表达水平显著...  相似文献   
998.
为分析外源因素对黑木耳固体发酵菌落生长活力、黑色素产量以及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以黑木耳品种“Y9”为试验材料,在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条件下培养菌株,观察菌落生长情况、测定黑色素产量及酪氨酸酶活性,并利用皮尔逊相关性统计学分析酪氨酸酶活性与黑色素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外源因素中蔗糖、豆饼粉、 KH2PO4对黑木耳生长活力及黑色素产量的影响相对显著,其最佳使用量分别为蔗糖50 g·L-1、豆饼粉50 g·L-1、KH2PO2 1.0 g·L-1,其中蔗糖含量为50 g·L-1时黑色素产量为对照组的10倍。黑色素产量与酪氨酸酶活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碳源、不同含量的豆饼粉及KH2PO4试验组中酪氨酸酶活性与黑色素产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其他试验组无显著正相关,但二者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999.
碳汇项目方法学可规范碳汇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和计量监测工作,确保项目产生的减排量达到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要求,是进行碳交易的必要条件。本文梳理了当前碳汇项目方法的现状、他山之石—林业碳汇方法学的主要内容、海洋渔业碳汇相关理论和标准的研究进展,并对我国海洋渔业碳汇研究、标准及碳汇项目方法学开发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以期为渔业碳汇方法学的建立及早日进入碳汇交易市场提供科学参考。当前,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DM)和核证碳标准(Verified Carbon Standard, VCS)开发了林业碳汇方法学及红树林、湿地和海草等蓝碳项目的方法学。目前,尚无有关渔业碳汇监测和计量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海洋渔业碳汇计量和监测等一系列方法学体系尚未建成,无法全面系统评估我国海洋渔业碳汇能力和可交易量,海洋渔业碳汇与我国经济发展尚未建立耦联关系。一批相关的行业标准正在研制过程中。但是,关于海洋渔业碳汇的时效性、计量方法等尚存在不确定性。对此,建议加强海洋渔业碳汇理论研究、建全海洋渔业碳汇计量的数据体系、建立海洋渔业碳汇的示范区域和关注收获贝藻类的合理利用,以解决目前有关海洋渔业碳汇的争议问题,促进海洋渔业碳汇项目开发方法学建立,推进我国渔业碳汇交易市场的发展,发挥海洋渔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对盐碱水环境有一定的耐受性,但在高pH、高碱环境下的存活率不稳定。为探究凡纳滨对虾对长期高碱胁迫的响应机制,本研究以低碱对照组(LSW:碳酸盐碱度为3 mmol/L,盐度为6,pH为8.1)和高碱胁迫组(AW:碳酸盐碱度为10 mmol/L,盐度为6,pH为8.8)养殖42 d的凡纳滨对虾肠道和鳃组织作为实验材料,通过Illumina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对测序数据进行拼接、注释,进而筛选、分析高碱胁迫下的差异表达基因及调控通路并进行定量PCR验证。结果显示,2个组织共同差异表达基因有243个,其中,98个表达上调,145个表达下调。肠道中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糖代谢、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胆汁分泌、ABC跨膜转运、紧密连接以及免疫调节等途径。鳃中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谷胱甘肽代谢、碳酸氢盐转运、精氨酸合成、糖代谢以及离子转运等相关途径。进一步筛选获得10个最显著的差异表达基因,经qRT-PCR验证发现,凡纳滨对虾鳃中碳酸酐酶(CA1、CA10)、蜕皮激素诱导蛋白(Eip74EF)、β-半乳糖基转移酶(UGT8)基因在高碱胁迫下均表达下调,而Na+/K+-ATPase-α (NKA-α)、Na+/K+ transporting ATPase interacting (NKAIN)、氨转运蛋白(Rhbg)、苹果酸脱氢酶(MDH)等基因表达上调,与转录组表达趋势一致,推测其可能参与了对虾高碱胁迫下的应激响应。凡纳滨对虾表现出较强的高碱适应性,可能是通过下调鳃中CA的表达,补偿体内碱中毒,上调Rh氨转运蛋白防止氨在体内积累,上调NKA相关基因维持体内渗透平衡;但蜕皮激素诱导蛋白(Eip74EF)显著下调,推测其蜕皮功能受到影响。本研究为深入探讨凡纳滨对虾在长期高碱胁迫条件下的生理响应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