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6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9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变量选择的土壤全氮含量估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梅花  赵小敏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12):2374-2383
【目的】变量选择是可见光-近红外光谱研究至关重要的步骤,通过分析可见光-近红外光谱不同特征的选择方法筛选出土壤全氮敏感波段,建立基于敏感波段的土壤全氮最佳预测模型,为土壤全氮的快速定量估算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依据。【方法】在红壤典型地区江西省吉安县采集代表性土壤样品120个,对可见光-近红外光谱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无信息变量消除(UVE)和无信息变量消除后结合连续投影(UVE-SPA)3种变量特征选择方法,建立基于不同变量选择的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模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和遗传算法优化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GA-BPNN)模型,从模型对预测集的预测精度分析不同变量选择方法对不同土壤全氮定量估算模型的差异。【结果】经UVE算法筛选后,光谱变量从200个减少至59个,其中可见光波段处10个,其余在近红外光谱的合频区和一倍频区,信息量丰富;进一步采用SPA进行变量选择,得到共线性最小的5个有效波长,分别为820、940、1 040、1 060和1 990nm;基于UVE变量选择建立的PLSR、BPNN、GA-BPNN和LS-SVM模型,经不同的土壤全氮的数据检验,预测精度最高的为LS-SVM,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p)和相对偏差(RPD)分别为0.7492、0.2921和1.8904;基于UVE-SPA特征选择建立的PLSR、BPNN、GA-BPNN和LS-SVM模型对预测集的验证表明,UVE-SPA提取的特征波段建立的LS-SVM建立模型预测效果最好,其建立的LS-SVM定量估算模型预测集的决定系数R2为0.7945,均方根误差RMSEp为0.2499相对偏差RPD为2.0009,模型稳定;基于PCA提取的7个主成分建立的LS-SVM、BPNN和GA-PBNN模型预测性能差,不能用于定量估算土壤全氮。对比相同的变量建立的GA-BPNN和BPNN,GA-BPNN预测性能比BPNN高。【结论】UVE-SPA变量选择方法结合LS-SVM模型能用来估算土壤中的全氮含量,同时UVE-SPA是一种有效的土壤光谱变量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22.
生产无公害水产品必须在水质、土壤、大气等环境条件符合要求的基础上,对生产投入品(饲料、肥料、鱼药等)都具有较高的要求,其中病害防治用药是最关键的技术措施。因此,养殖生产者必须掌握鱼药的使用原则。  相似文献   
23.
为探究耐寒睡莲不同部位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其抗寒性,研究以我国新疆原生种雪白睡莲(Nymphaea candida)和栽培品种伊丽莎白公主睡莲(Nymphaea‘Princess Elizabeth’)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气候箱中模拟低温胁迫环境(0℃)设置持续低温处理0、12、24、36、48、60、72 h,测定不同时长低温胁迫下2种睡莲叶片、叶柄、根状茎中的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RE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溶性糖(SS)含量、可溶性蛋白(SP)含量、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法对2种睡莲不同部位及其品种之间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部位之间,雪白睡莲叶片和叶柄部位抗寒性强于伊丽莎白公主睡莲,根状茎部位弱于伊丽莎白公主睡莲;2个品种之间,雪白睡莲抗寒性强于伊丽莎白公主睡莲。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耐寒睡莲品种抗寒机制和扩繁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4.
针对高职院校"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课程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实践教学和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提高"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效果及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25.
瓜叶菊花期控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栽植期、温度以及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因素对瓜叶菊花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整栽植期可调节瓜叶菊的花期,现蕾以后温度保持20℃-25℃且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可以促进瓜叶菊提前开花.  相似文献   
26.
CBF (C-repeat binding factor)是一类转录激活因子,在植物应对低温等非生物胁迫中起重要作用。为探究蓝星睡莲(Nymphaea colorata) CBF基因家族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从蓝星睡莲全基因组中筛选到11个CBF家族成员,依次命名为NcCBF1~NcCBF11,并对其理化性质和基因表达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蓝星睡莲CBF基因编码蛋白的长度为181~397 aa,分子量在20.17~43.11 kD之间,大多表现为酸性亲水蛋白,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系统进化分析发现,蓝星睡莲与拟南芥亲缘关系最近,与水稻同源性较远。NcCBFs基因中存在2对旁系同源基因(NcCBF2~NcCBF5, NcCBF4~NcCBF9),Ka/Ks值分别0.297 7和0.189 2,在进化过程中受到了较强的纯化选择作用。NcCBFs家族成员除NcCBF9和NcCBF4外,均为内含子缺失型,基因家族在染色体上呈现不均等分布,编码的蛋白序列均含有motif 1保守基序。预测蛋白二级结构主要由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构成,三维结构均由1个α-螺旋和2个β-折叠构成。蛋白互作分析表...  相似文献   
27.
为探讨鄱阳湖季节性淹水湿地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及遥感方法在土壤有机碳估算中的适用性,依托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择蚌湖、常湖池和泗洲头湿地为研究区域,基于野外实测土壤有机碳含量数据和同期的Landsat8 OLT遥感影像,采用遥感图像处理和GIS技术提取影像中遥感特征因子,构建遥感参数与土壤有机碳的一元线性、一元曲线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模型,通过对比分析选择最优遥感估算模型,预测鄱阳湖季节性淹水湿地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提取了影像中33个遥感特征因子,包括7个波段的反射率值(b1~b7)、4个植被指数(NDVI、SR、SAVI、EVI)、第一主成分特征(PCA1)、单波段纹理特征的均值(MEAN)、熵(ENT)和相关性(COR),其中纹理特征是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含量预测的重要遥感因子,其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构建的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模型拟合效果最优,模型决定系数R2=0.772,平均相对误差45.53%,均方根误差2.417。遥感反演发现,研究区预测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主要集中在0~20 g/kg,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值约为10.75 g/kg。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总结乳腺结核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本院2003年12月至2010年5月病理确诊的8例乳腺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8例临床上均表现为乳腺肿块,无全身结核中毒症状.行乳腺钼靶检查3例,主要表现为密度欠均匀、边界不清的致密影,未见钙化灶;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6例,见炎症细胞和炎症渗出,均未能诊断为结核...  相似文献   
29.
不同温度对沙棘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塔依尔  杨梅花 《种子》2004,23(9):32-34
本文在水、气、基质等适宜,8h光照条件下,主要研究了恒温分别在20℃、25℃、30℃,变温为20~30℃的不同温度处理条件对沙棘种子萌发和发芽率的影响,并采用胚根生长量和发芽指数对沙棘种子发芽效果进行了评价,提出了沙棘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在不同温度下,沙棘种子萌发率和胚根生长速度明显不同,认为沙棘种子最适萌发温度为20~30℃的变温.就根生长量来看,沙棘种子表现为喜温.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胚根生长量较大.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