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6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9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结合计算机绘制园林效果图的建模、渲染和图像处理3个过程,对AUTOCAD、3DSMAX及PHOTOSHOP等软件的性能特点、操作程序及使用技巧进行探讨,为计算机运用于园林效果图的绘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改良性农作物被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不仅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同时也为农民增加了经济效益。玉米作为秋季的主要农作物,如何有效的改良玉米品质提高产量,就显得尤为重要,该文就常规玉米育种的方法和关键技术做出相应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伊宁市绿地景观特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伊宁市概况,结合城市自身的实际条件,对城市绿地景观特色进行了探讨,主要从构建优势进行分析,从文脉、绿脉、水脉3个方面提出现有的绿地景观特色优化策略,以期通过特色景观分析来提高城市品位、彰显城市个性。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绘制园林表现图的运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计算机绘制园林表现图的3个过程-建模、渲染和图象处理,对AutoCAD、3DS MAX及Photoshop等软件的性能特点、操作方法及使用技巧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人畜共患病是由同一种病原体引发,能够在人类和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相互感染的一种疫病。本文将从人畜共患病的病原开始谈起,进而分析人畜共患病的传播途径,并指出其对人类的危害,最后提出一些防控建议和措施仅供参考,希望能对人畜共患病的控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主要危害幼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特征性的病变主要是法氏囊萎缩~([1]),腿肌和胸肌出血。本病常年均可发生,但多流行于4~8月份,以3~7周龄的幼鸡最易感。本病一旦发生,传播迅速、传染性强、病程短,发病率高达45%~60%以上,死亡率大多数为12%~22%,是造成目前养鸡者受到严重经济损失和危害养鸡生产的主要传染病之一。2017年5月,笔者在临床上接触到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核桃这种经济林木既能够增进经济效益也能够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方面做出贡献。尤其在农民致富这方面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因为南方地区是最适合种植核桃的地方,而南方地区都多山,一般农民们都会积极承包山地种植核桃,这样不仅有了天然的林木也带动了南方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植物源农药苦皮藤素防治梨木虱的效果,生产无公害梨果,改善梨园生态环境,我们于2011年6月利用1%苦皮藤素进行了防治梨木虱田间药效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1.鱼种投放。在以草鱼为主养品种的养殖过程中,投放夏花鱼种一般4000~6000尾/667平方米,其中草鱼占60%,搭配鲢、鳙、鲫鱼等,设计的草鱼鱼种产量一般在300千克左右为宜。夏花入池前池塘应用进行彻底的消毒;夏花入池前用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液浸洗20分钟左右,提前下塘,配养鱼推迟放养。放养时温差应低于4℃。  相似文献   
20.
江西省红壤地区主要土壤类型的高光谱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土壤光谱是土壤理化性质的综合反映,研究江西省红壤地区主要土壤类型的高光谱特性,对土壤的精准管理和土壤数字制图有重要意义。选择有代表性的吉安县、余江县、兴国县和湾里区,采集443个土壤表层土样,采用ASD光谱仪测量了其可见-近红外反射高光谱(350~2 500 nm)。对光谱进行连续统去除和二阶导数处理后,对四种主要红壤亚类及其土属的高光谱特性进行研究。然后选取反映成土母质、氧化铁(针铁矿和赤铁矿)、土壤有机质含量、黏土矿物等的光谱特征表现变量及高光谱反射率等共19个特征变量,对光谱进行Fastclus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红壤地区土壤不同亚类光谱反射率差异明显,620 nm~740 nm的特征吸收面积黄红壤红壤棕红壤红壤性土,420 nm和447 nm的二阶导数差值黄红壤棕红壤红壤红壤性土。棕红壤光谱在可见光-短波近红外光谱区域土壤反射率较高,位于1 900 nm范围的吸收强度较其他亚类宽浅。红壤性土光谱曲线最为陡峭,在近红外光谱区域土壤反射率最高,在1 400 nm、1 900 nm有较强的尖锐吸收峰,在2 200有超强吸收峰。红壤亚类光谱曲线整体走势与红壤性土亚类相似,但在900 nm、1 400 nm、1 900 nm和2 200 nm的吸收强度较红壤性土弱,反射曲线位置较高。不同亚类水稻土由于水淹时间的不同,其光谱特征差异较为明显,光谱反射率表现为淹育型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620 nm~740 nm的特征吸收面积潜育型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淹育性水稻土,420 nm和447 nm的反射率二阶导数差值为淹育型水稻土潴育性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但均高于红壤。选取的特征变量对土壤进行亚类分类的准确率为86.23%,分类的准确度较高,而土属的准确率仅为66.37%。可见-近红外土壤光谱特征可以作为江西红壤地区主要土壤亚类划分的定量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