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6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介绍了青海高寒地区大蒜的栽培技术以及地膜覆盖技术在其栽培中的运用。该地区生产的大蒜以蒜头大、蒜粒饱满、色泽鲜亮、富含对人体有益的硒元素而享誉全国。大蒜在常温下易发芽而影响其品质和食用性,故不耐储藏。青海生产的大蒜在7-8月份上市,正好填补了我国南方大蒜市场的短缺,在市场销售中占了一定的份额,近年来常常出现供不应求的现状。  相似文献   
32.
调查牦牛胸椎T+腰椎L不同组型与净肉重相关性,为金川牦牛的选育和生产应用提供参考。通过屠宰抽样调查301头5.5~6.5岁牦牛的脊椎构成,测量了眼肌面积、净肉重及胸腰椎长度。结果显示,金川牦牛群体中存在4种椎骨组型T15L5、T15L4、T14L6和T14L5,其比例分别为51.58%、3.16%、8.42%和36.84%;4种椎骨组型公牦牛胸腰椎总长度(T+L)分别为112.77cm,97.4cm,110.89cm和103.58cm;金川牦牛中63.16%个体胸椎T+腰椎L为20节,普通牦牛的胸椎T+腰椎L为19节;当牦牛多1节胸椎或多1节腰椎时,脊椎平均加长约7.6cm,眼肌面积增大8.29cm2;T15L5最后一对肋骨为弓肋的个体约占60%以上;成年公牦牛各种组型净肉重T15L5T14L5T14L6T15L4,分别为152.58kg,135.29kg,128.29kg和121.31kg,T15L5较T14L5公牦牛多产肉17kg左右(P0.05);成年母牦牛各种组型净肉重T14L6T15L5T14L5,分别为120.75kg,86.19kg和81.2kg,T15L5较T14L5母牦牛多产肉5kg左右(P0.05)。多胸椎或多腰椎是金川牦牛的重要遗传特征,其产肉性能明显优于普通牦牛,多胸椎、腰椎性状与产肉性能正相关关系,建议加强对这类牦牛的选育。  相似文献   
33.
大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有显著的增产作用,近几年在海东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大蒜地膜覆盖后,可提高地温2℃~3℃,促进了大蒜生长发育,幼苗生长快,植株生长量大,叶面积大。同时地膜覆盖可抑制杂草的发生和危害。椐试验,大蒜地膜覆盖可增产蒜薹55.35%.增产蒜头44.8%。  相似文献   
34.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农业生产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县的养猪业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是农牧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面对西部大开发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对于我们山区小县来讲,发展传统型养猪业由于受经济、交通、信息、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其市场竞争力极其低下,因此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我县优势,走自己的特色之路。标准化无公害生猪养殖是我县养猪业生产由传统型向质量型、特色型转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5.
不同茎叶处理剂防除机插秧稻田杂草效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梅  孙玉梅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2):82-83,100
于2009年进行了不同茎叶处理剂防除机插秧稻田杂草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处理对禾本科杂草、阔叶草、莎草的防效均很好,安全性也很好,而且有一定的增产作用;韩秋好处理对禾本科杂草防效较佳,速效性也较好,但对阔叶杂草和莎草几乎无防效,对水稻较安全;精恶唑禾草灵处理对禾本科杂草防效很好,但对阔叶杂草和莎草无防效,而且影响水稻的株高;二氯喹啉酸+吡嘧磺隆处理对千金子无防效,对大龄稗草防效不好,对莎草见效慢。  相似文献   
3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无公害畜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市场前景广阔。西部山区具有无公害畜产品生产的产地环境优势,在传统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将HACCP食品安全生产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应用于无公害畜产品生产中,不仅可减少和预防控制动物养殖的危害和风险,而且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家居住卫生条件,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得到协调发展,实现自然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最好结合。  相似文献   
37.
金川多肋牦牛中有529/6的个体具有15对肋骨,比一般牦牛多出1对,是近年来发掘出的具有独特生物学特性和优异生产性能的地方牦牛类群。弄清种群特性,将为金川多肋牦牛资源保护与利用积累基础资料。采用普查和随机抽样调查法在金川多肋牦牛分布区进行种群密度、畜群结构、繁殖率、死亡率等调查。结果显示,金川多肋牦牛分布区的牦牛密度为0.3牦牛单位/hm^2,现实载畜量为1.5羊单位/hm^2,与麦洼牦牛和甘南牦牛分布区的牦牛密度一致;畜群中适龄母牦牛比例为45.2%,母牦牛繁殖率85.9%,15对肋骨牦牛的繁殖率为90.7%,两者都显著高于其他地区牦牛;15对肋骨牦牛的繁殖率、个体终生产犊数均高于14对肋骨牦牛,且雪灾致死率前者也低于后者;金川多肋牦牛母牛的初产年龄为3岁,比一般牦牛提前一年投产;金川多肋牦牛具有种群快速增长的年龄金字塔,但受到狼害、雪灾等生态因素的强烈制约。金川多肋牦牛种群参数具有重要特异性,显示其具有较强的综合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38.
鱼类利用脂肪节约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建梅  王安利  霍湘  曹红峰  肖涛 《水利渔业》2006,26(1):74-76,79
通常,鱼类由饲料中摄入的部分蛋白是作为能量来源而被消耗掉的。如果饲料中脂肪含量适当增加,则可以减少蛋白的比例,从而降低饲料成本,这一研究已经成为国际水产养殖领域的热点。国外学者对不同的鱼类进行了大量的尝试性研究,结果表明多种鱼具有利用脂肪节约蛋白的能力。脂肪节约蛋白对鱼类的生长摄食状态、机体的营养组成、免疫功能等具有明显的影响。介绍了脂肪和蛋白之间的转化及能量关系,综述了脂肪节约蛋白对鱼体的各种影响,并对该研究方向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