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6篇
  5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90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为了掌握闽西南地区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野毒感染状况和流行趋势,应用ELISA方法对2012-2014年闽西南地区的859个规模化猪场22324份血清进行PR野毒感染血清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猪场血清样品总阳性率为21.8%,场阳性率为57.0%;母猪、公猪、哺乳小猪、保育猪、育肥猪及后备猪的血清样品总阳性率分别为22.0%、23.7%、16.7%、15.6%、19.2%和27.2%,不同阶段的猪群PRVgE抗体阳性率差异显著(P0.01)。2012年-2014年猪场阳性率分别为46.7%、45.4%和57.0%,血清样品阳性率分别为20.5%、18.4%和25.4%;血清样品阳性率在30%以上的猪场比例逐年上升,分别为14.8%、19.9%和32.2%;不同地区猪场PR野毒感染情况不同。结果表明近年闽西南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压力依然很大,猪伪狂犬病的控制与净化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52.
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检测法,以21、30、40和52年生落叶松人工林土壤为对象,研究了典型黑土区0~20 cm土层范围内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的多样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在培养168 h时,落叶松人工林地上层(0~10 cm)和下层(10~20 cm)土壤的微生物碳源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41~1.40和0.20~0.69,且均随林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大。2)落叶松人工林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随林龄的增加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即52 a40 a30 a21 a,且上层土壤的微生物功能多样性高于下层。上层和下层土壤的丰富度指数、Shannon Wei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和McIntosh指数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2~25和6~14、2.55~3.12和1.83~2.62、0.89~0.95和0.76~0.91、4.22~9.49和2.52~6.18。3)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对6类碳源的利用率均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大,且碳水类、多聚物类和胺类是导致上层土壤微生物代谢差异的敏感碳源,碳水类、羧酸类和胺类是导致下层土壤微生物代谢差异的敏感碳源。4)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标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极为密切。可以认为,随着林龄的增加,落叶松人工林微生物功能多样性逐渐提高,这为进一步揭示其林地土壤质量的演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3.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复方中草药“强普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144头(28±1)日龄平均质量为(8.30±0.14) kg的杜×长×大断奶仔猪,按照单因素完全随机化原则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试验设1个空白对照组和3个复方中草药“强普素”添加组,添加量分别为0.05%、0.1%、0.2%.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0.1%和0.2%复方中草药“强普素”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IgG及补体C3、C4的含量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而日粮中添加0.05%复方中草药“强普素”组的平均日增重、料重比、IgG、补体C3及C4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复方中草药“强普素”具有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作用,以0.1%添加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4.
《兽医药理学》是高校动物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针对该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探讨了设问式预习、案例教学、使用社交软件、互动教学和参与社会实践等教学方式在《兽医药理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同时根据畜牧业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教学重点,将最新科研成果引入课堂,并进一步完善考评机制。采取上述改革措施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改善了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5.
研究了移动袋装多菌复合固态发酵富硒豆粕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选用地衣芽孢杆菌、酿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嗜酸乳杆菌4种菌株,通过移动袋装固态发酵技术复合发酵富硒豆粕,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对产品进行品质检验。结果表明,豆粕富硒发酵的最优菌株配比为地衣芽孢杆菌∶酿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嗜酸乳杆菌=2∶1∶2∶2;亚硒酸钠、豆粕、菌液接种量为影响发酵过程中重要的3个因素,其最佳配比为亚硒酸钠19.43 mg/kg、豆粕91.38%、菌液接种量11.62%,经验证试验,在该条件下有机硒转化率能达到55.48%;富硒豆粕发酵产品经检验,其直观评价、有机硒含量、营养成分、有害物质等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符合国家《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豆粕经多菌株联合富硒发酵,其产品性能得到明显改善,是一种优质的富硒菌制剂和功能性蛋白饲料。  相似文献   
56.
未开垦干扰黑土土壤磷素形态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典型黑土区未经干扰的天然次生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修正的Hedley分级方法,研究了0~190 cm土壤剖面中不同磷素形态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未开垦干扰黑土土壤剖面有机磷含量高于无机磷,不同形态磷素含量以中活性有机磷Na OH-Po比重较大,占土壤全磷总量的50.78%,而活性磷H2O-Pi、Na HCO3-P含量及分别占土壤全磷总量的比重较低;垂直空间上,土壤各磷素形态含量以0~10 cm土层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土层(P0.05),并且除Na OH-Po除外,其他磷组分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均表现为0~70 cm土层范围内逐渐降低,之后先增加后下降的一致性变化规律;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形态磷素与土壤有效磷均呈显著的相关关系,均可以作为植物吸收利用磷素的重要来源,其中Na HCO3-Pi、Na OH-Pi和Na OH-Po对有效磷的贡献较大。研究结果可为黑土区土壤磷素有效性评价提供本底值参考。  相似文献   
57.
分析2014—2016年间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轮状病毒(RV)在闽西地区的流行情况,以便更好地实施防控工作。采用RT-PCR对闽西地区规模化猪场的135份疑似病毒性腹泻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PEDV的阳性检出率为30.37%,TGEV的阳性检出率为13.33%,RV的阳性检出率为11.11%。因此,闽西地区仔猪病毒性腹泻疾病的流行情况须要引起足够重视,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58.
从化感水稻根际土壤中筛选抑草细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化感水稻PI312777根际土壤中筛选具有抑草作用的细菌,为开发抑草微生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以稀释涂布平板法筛选菌株,以莴苣、稗草为受体,实验室生物测试和盆栽试验相结合,确定候选菌株的抑草活性。实验室生物测试结果表明,有2个菌株Z1和Z2的发酵液对莴苣具有强抑制作用,且对稗草根长的抑制率为50%~60%,株高的抑制率为40%~50%。盆栽试验结果表明,Z1和Z2的发酵液对稗草根长的抑制率分别为28.1%和27.0%,株高的抑制率分别为8.85%和4.48%。菌株发酵液对3种水稻的根长有促进作用,对株高没有影响或小的抑制作用(抑制率3%)。结果表明水稻化感抑草作用与根际微生物有关,暗示从化感水稻根际土壤中筛选抑草细菌是一个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59.
闽西地区猪增生性肠炎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闽西地区猪增生性肠炎发病情况,应用PCR技术对2008年龙岩学院动物医学研究所接诊的6周龄~20周龄腹泻病例进行了胞内劳森氏菌检测。结果表明,被检测的8个猪场均存在胞内劳森菌感染,61份粪便样品中21份(44.2%)呈阳性,其中6周龄~8周龄猪阳性率为46.7%,9周龄~13周龄生长猪阳性率为47.8%,14周龄~20周龄阳性率为42.9%。由此说明闽西地区猪场普遍存在猪增生性肠炎的感染。  相似文献   
60.
从福建省龙岩市l例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患病猪的关节液中分离到1株革兰氏染色阴性可疑菌株,经卫星现象、生化鉴定等实验室诊断,进一步以副猪嗜血杆菌的16S rRNA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鉴定,确定该分离菌为副猪嗜血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对环丙沙星、卡那霉素、强力霉素、氨苄西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药物敏感;对泰妙菌素、诺氟沙星有抵抗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