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3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21.
采用食蟹猴耳部成纤维细胞作为核供体利用电融合法构建猴-猪异种核移植胚胎,研究其核重编机制并寻找适宜的培养基,初步建立食蟹猴-猪异种核移植体系。结果显示:(1)重构胚胎激活后3 h,供体核的大小基本不发生变化,但在激活后6 h大部分形成膨大的类原核。(2)食蟹猴-猪异种核移植胚胎融合率为74.2%,有70.5%的重构胚胎发生卵裂,29%的卵裂胚胎发育到桑椹胚阶段。(3)在NCSU-23+10%FCS和TCM199+10%FCS培养基中,重构胚突破4-细胞阻滞发育到8-细胞以上的比例分别为23.5%和17.0%,在NCSU-23培养基中的为19.9%,但是只有在NCSU23+10%FCS和TCM199+10%FCS培养基中重构胚胎发育到囊胚阶段(1.4%vs1.1%),尽管差异不显著。本研究首次建立了食蟹猴-猪异种体细胞克隆体系。  相似文献   
22.
使用流式细胞仪分离精子进行仔猪性别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研究旨在探索流式细胞仪分离精子在猪性别控制中的应用。使用流式细胞仪分离猪XY精子,而后通过母猪输卵管授精生产"预知"性别的仔猪,并使用吖啶橙染色法检测粗分离对精子核酸含量的影响。结果,成功利用分离获得的猪X和Y精子对母猪进行输卵管授精,母猪怀孕率、产仔率均为100%;输Y精子母猪产仔雄性率100%(♂6/6),对照母猪产仔雄性率57.14%(♂8/14);3头输X精子母猪产母仔率91.67%(♀11/12),对照母猪产雌性仔猪40%(♀2/5);使用性别分离精子不影响母猪的怀孕率、产仔率,但窝产仔数较低;吖啶橙染色法检测结果表明,流式细胞仪粗分离对猪精子核酸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本研究结果提示,使用流式细胞仪分离精子授精可以有效改变仔猪的性别比例。本研究结果为猪分离精子性别控制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不同发育阶段猪孤雌激活胚胎进行离心去脂处理,比较胚胎冷冻效果,优化冷冻体系。以猪孤雌激活胚胎为材料,比较实施电激活后第1天(2~3细胞)、第2天(4~6细胞)、第3天(6~8细胞)进行离心处理,取培养到第6天所得到扩张囊胚进行玻璃化冷冻保存,未离心处理直接进行冷冻的胚胎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第3天离心组和第2天离心组所得的囊胚形成率(30.23%,28.22%)虽好于第1天离心组和不处理组(21.73%,22.43%),但4个试验组差异不显著(P〉0.05);第3天离心组和第2天离心组的冷冻后胚胎复苏率(28.57%,20.56%)显著高于不处理组(7.73%)、第1天离心组(12.24%),差异显著(P〈0.05);第3天离心组的解冻后囊胚内细胞计数(30.40)显著高于对照组(18.25)、第1天离心组(16.60),差异显著(P〈0.05),高于第2天处理组(23.71),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在孤雌激活后第3天进行离心处理,对胚胎发育到囊胚没有影响,且进行冷冻后所得复苏率及胚胎内细胞团数较好。  相似文献   
24.
本研究在筛选猪化学辅助手工去核最佳脱羰秋水酰碱(Demecolcine,DC)浓度的基础上,探讨了各种因素对手工重构胚发育的影响,以期建立高效的猪手工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体系.观察不同成熟时间卵母细胞在不同DC浓度下的去核效率,并进一步比较了化学辅助手工去核法和荧光染色去核法、不同类型的供体细胞(颗粒细胞、新生巴马肌肉成纤维细胞和胎儿成纤维细胞)和供体细胞的不同处理方法(70%~80%汇合、血清饥饿法和100%接触抑制法)对重构胚发育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利用DC诱导去核,对体外成熟培养44 h的卵母细胞以浓度0.4 μg· mL-1作用0.5~1 h为宜.(2)用DC化学辅助手工去核与用荧光染色去核的重构胚囊胚发育率差异不显著(13.11% vs 9.25%,P>0.05).(3)以胎儿成纤维细胞、颗粒细胞和新生巴马小型猪肌肉成纤维细胞为供体构建的重构胚的融合率、卵裂率及囊胚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4)用70%~80%汇合(对照组)组、接触抑制组和血清饥饿组的细胞作供体构建的重构胚,在融合率上,接触抑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分裂率与囊胚率上,各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化学辅助手工去核法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替代荧光染色去核法,能省去去核过程中荧光染色及紫外光照射去核等步骤,从而简化了猪手工体细胞核移植程序,提高了猪手工体细胞核移植效率,能为高效的猪手工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用奶水牛免役乳抗体提取物进行抑菌试验 ,免疫乳中的抗体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效力。当提取物中的Ig以终浓度为 1.0 mg/ m L 加入到霍乱弧菌和伤寒杆菌的培养液中时 ,能有效地抑制霍乱弧菌和伤寒杆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26.
本研究检测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水牛和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猪重构胚胎的体外发育潜能,以期建立人神经细胞母细胞瘤细胞的异种治疗性克隆模型,为进一步研究人癌症发生过程中的表观遗传学修饰机制及分离得到正常的人类胚胎干细胞奠定基础。分别以水牛颗粒细胞和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为供体,水牛卵母细胞为受体构建克隆胚胎,然后检测这2种重构胚胎的体外发育效率;再以猪卵母细胞为胞质受体,同样以上述2种体细胞为供体细胞构建重构胚胎。结果显示,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水牛重构胚胎囊胚发育率显著低于水牛同种克隆胚胎的(1.1%∶12.1%,P〈0.05),而融合率(83.7%∶79.4%,P〉0.05)和卵裂率(55.8%∶58.2%,P〉0.05)无显著差异。但是,当以猪卵母细胞为受体胞质时,人-猪重构胚胎卵裂率显著低于水牛-猪重构胚胎(43.7%∶89.8%,P〈0.05),但重构胚胎融合率和囊胚率差异不显著(85.8%∶82.5%,0∶1.4%,P〉0.05)。结果表明,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水牛和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猪异种重构胚胎可以在体外发育,尽管其囊胚发育率相对比较低。  相似文献   
27.
为了寻求家兔合理的超排方案,构建获得家兔卵子和胚胎的实验平台,进行3个试验:Ⅰ比较不同剂量(40、50、60、70、80和90 IU)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 SG)对家兔超排效果的影响;Ⅱ比较不同的促卵泡素(FSH)处理方法(恒量法和递减法)对超排效果的影响;Ⅲ比较手术后重复超排对家兔超排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1)经过80 IU的PM SG超排处理后,日本长耳白兔卵巢平均排卵点数和平均回收卵子数都显著高于40、50、60、70和90 IU组(P<0.05);(2)用FSH递减法、恒量法和80 IU PM SG超排处理时,日本长耳白兔卵巢平均排卵点数和平均回收卵子数的差异不显著(P>0.05);(3)进行一次手术后重复超排,手术后重复超排的新西兰兔与术前超排效果相比,卵巢平均排卵点数和平均回收卵子数的差异不显著(P>0.05);(4)激素处理不同品种的家兔,左右两侧卵巢排卵点数和平均回收卵子数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1)应用PM SG进行母兔超排处理时,80 IU剂量的超排效果比较好;(2)应用FSH时,采用递减法和恒量法得到的结果差异不显著,在实践中两种方法均可用;(3)适宜的PM SG剂量(80 IU)对兔子的超排效果与FSH相似,在兔子超排处理时,可用PM SG代替FSH;(4)两次手术过程并不会影响超排效果。  相似文献   
28.
猪手工体细胞核移植电融合/激活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猪体细胞核移植中电融合及联合化学激活对猪重构胚发育能力进行探讨,为广西巴马小型猪的手工克隆搭建平台.利用手工克隆(HMC)技术对猪体细胞核移植胚胎采用不同的电融合方法和融合后化学激活不同时间,研究猪手工克隆胚胎的发育能力.结果表明:(1)对重构胚进行一步法电融合时,参数2(180 V·mm-1,30μs×1次)与参数1(160·mm-1,30 μs×1次)两组间的融合率差异显著(65.31%VS 58.33%,P<0.05);(2)对重构胚进行两步法融合时,参数3(第一次:180 V·mm-1,10μs×1次,融合60 min后进行第二次融合;第二次:85V·mm-1,80 μs×1次)和参数4(第一次:200 V·mm-1,10μs×1次,融合60 min后进行第二次融合;第二次:85V·mm-1,80μs×1次)两组间的总融合率差异不显著(75.88%vs 81.20%,P>0.05);(3)采用参数4与采用参数2融合的重构胚其分裂率和囊胚率均差异不显著((79.98%vs 72.66%)和(13.14%vs 9.36%),P>0.05);(4)在电激活和CHX+CB联合激活4、5、6 h这3组中.其分裂率和囊胚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相对而言,重构胚采用参数4的两步融合法和CHX+CB激活5 h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究罗汉果甜苷V(MV)缓解持续光照导致小鼠脂肪积累的作用,为罗汉果在畜禽健康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5周龄雄性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2 h光照∶12 h黑暗)、持续光照组(24 h光照)及持续光照添加MV处理组(每日灌胃100 mg/kg的MV),试验周期为5周。试验期间监测小鼠体质量和采食量,并检测其体脂率和能量代谢水平;试验结束后处死小鼠,采集腹股沟白色脂肪(iWAT)和附睾白色脂肪(e WAT)进行称重,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脂肪细胞形态学特征,并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脂肪组织中脂肪代谢及能量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各处理组小鼠的体质量与采食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持续光照能导致小鼠体脂率极显著升高(P<0.01,下同),而氧气消耗量、二氧化碳排出量及产热量等基础代谢参数均极显著降低,iWAT和eWAT的百分比及细胞直径均极显著增大;iWAT和eWAT中的脂肪合成相关基因(Fabp4、Pparg2和Zfp423)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上调,脂肪分解相关基因Lpl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下调,能量代谢基因(Sirt1和Ppargc1a)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下调,炎症反应相关基因Nfkb1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上调。经MV处理后能使持续光照小鼠上述变化指标均恢复至正常水平,即MV能有效改善持续光照导致的小鼠能量代谢紊乱、缓解脂肪累积,以及缓解脂肪代谢、能量代谢及炎症反应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结论】持续光照会在不改变能量摄入的情况下导致机体脂肪积累,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和健康。MV通过调控Sirt1、Ppargc1a等重要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改善机体代谢紊乱,并通过促进脂肪分解和抑制脂肪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有效缓解持续光照导致的小鼠脂肪积累。  相似文献   
30.
为了探究茉莉花渣对广西黑山羊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将28只体重为24 kg左右的4月龄健康广西黑山羊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4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用10%茉莉花渣替代基础日粮中6%玉米和4%豆粕的试验日粮,两组日粮营养水平相近,精粗比均为43∶57,预试期7 d,正试验30 d;试验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生长性能(终末体重、总增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经济效益(增重收益和毛收益)及血清生化指标[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水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尿素氮(BUN)、葡萄糖(GLU)、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L)、钙离子、镁离子、铁离子、磷离子、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浓度]、抗氧化指标[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浓度]和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