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27篇
  免费   506篇
  国内免费   1045篇
林业   2235篇
农学   1475篇
基础科学   1318篇
  1174篇
综合类   10705篇
农作物   1296篇
水产渔业   1471篇
畜牧兽医   6751篇
园艺   1957篇
植物保护   696篇
  2024年   163篇
  2023年   574篇
  2022年   623篇
  2021年   503篇
  2020年   525篇
  2019年   850篇
  2018年   860篇
  2017年   460篇
  2016年   549篇
  2015年   600篇
  2014年   1459篇
  2013年   1071篇
  2012年   1129篇
  2011年   1154篇
  2010年   1176篇
  2009年   1238篇
  2008年   1146篇
  2007年   1170篇
  2006年   1118篇
  2005年   1077篇
  2004年   977篇
  2003年   957篇
  2002年   906篇
  2001年   713篇
  2000年   742篇
  1999年   713篇
  1998年   705篇
  1997年   695篇
  1996年   611篇
  1995年   630篇
  1994年   582篇
  1993年   552篇
  1992年   520篇
  1991年   461篇
  1990年   426篇
  1989年   316篇
  1988年   168篇
  1987年   168篇
  1986年   140篇
  1985年   116篇
  1984年   112篇
  1983年   73篇
  1982年   81篇
  1981年   87篇
  1980年   43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14篇
  1963年   12篇
  1959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41.
建立单根肌纤维法体外培养猪骨骼肌卫星细胞的体系,了解其增殖和成肌特性。通过Ⅰ型胶原酶消化,从猪骨骼肌中分离完整的单根肌纤维并培养,用细胞免疫荧光鉴定肌纤维上的卫星细胞,随后对从单根肌纤维上游离出来的卫星细胞进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传代培养,成肌诱导分化和Western blot分析骨骼肌卫星细胞成肌特异性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分离并培养的单根肌纤维上附着有卵圆形的细胞,并随时间的推移,细胞缓慢向外迁移并增殖,卫星细胞特异性标志基因对盒转录因子(Paired protein box,Pax7)和成肌分化抗原(Myogenic Differentiation Antigen,MyoD)免疫荧光染色呈阳性,且阳性率达到90%以上。成肌诱导分化后,细胞开始汇合,并呈方向性生长,最终形成多核肌管,且成肌特异性标志基因Myogenin和myosin heavy chain(MyHC)表达呈阳性。MyoD蛋白高表达于增殖期,而Myogenin和MyHC在进入分化期才表达。该实验成功建立了猪骨骼肌单根肌纤维的体外培养方法并获得了高纯度的卫星细胞,为骨骼肌卫星细胞进行活体移植治疗相关疾病研究提供了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942.
研究了不同铜离子浓度、不同电解质浓度情况下,吸附铜离子时氢离子释放对两种可变电荷土壤和4种恒电荷土壤悬液pH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除了黄棕壤外,含铁量越高,由于吸附铜离子后所引起的土壤ΔpH最大值越小。加入的铜离子浓度为10-4 mol L-1时,铜离子吸附对中和曲线形状没有根本影响。在较低浓度时,铜离子吸附时氢离子的释放较少;而在较高浓度时,当体系pH大于一临界值时,开始释放大量氢离子。氧化铁是引起恒电荷土壤和可变电荷土壤在吸附铜离子时氢离子释放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电解质浓度的变化对恒电荷土壤和可变电荷土壤吸附铜离子后中和曲线变化影响有很大的区别,含铁量越高,电解质浓度对土壤吸附铜离子后的氢离子释放的影响越小。  相似文献   
943.
2005--2006年利用我国惟一的农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ACE)研究平台,以三系杂交籼稻汕优63为供试材料,设计比大气CO2浓度(对照,370umol.mol^-1)高200umol.mol^-1的FACE处理(570umol.mol^-1)和施N量为125kg·hm^-2(LN)、250kg·hm^-2(NN)处理,研究其对汕优63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两季平均,FACE处理使汕优63移栽-分蘖中期、分蘖中期-拔节期、拔节-抽穗期和抽穗-成熟期干物质生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9%、20%、32%和41%,结果使成熟期生物产量显著增加(+33%);(2)与干物质生产量相比,汕优63平均叶面积指数(LAI)和净同化率(NAR)对CO2的响应有相似的季节性变化趋势,但LAI的响应值明显大于NAR;(3)FACE处理使汕优63不同生育时期叶片和稻穗占地上部干重的比例下降,而使茎鞘占地上部干重的比例明显增加;(4)三系杂交籼稻汕优63成熟期生物产量以及不同生育阶段平均LAI、NAR和干物质生产量对FACE的响应与粳稻品种存在明显差异.而干物质分配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944.
2005、2006年利用我国惟一的农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ACE)研究平台,设计施N量为125kg·hm^-2(LN)、250kg·hm^-2(NN)处理,研究大气CO2浓度比对照高200umol·mol^-1的FACE处理对三系杂交籼稻汕优63根系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FACE处理使汕优63不同生育时期单位干质量根系的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α-萘胺氧化量等根系活性指标均极显著小于对照。由于FACE处理促进汕优63根系发生量的大幅度增加,因此分蘖期、拔节期其单穴根系活性与对照多无明显差异,到抽穗期FACE处理单穴根系活性显著大于对照;(2)拔节期、抽穗期汕优63每穴的不定根数、不定根总长度、根系体积、根干质量与单位干质量根系活性的关系密切,根量越大单位于质量根系活性越低;(3)不同生育时期汕优63植株含氮率与单位干质量的根系活性多呈正相关,植株碳氮比与单位干质量的根系活性多呈负相关;(4)FACE处理汕优63根系生长量大、植株含氮率低、碳氮比高等可能是造成其单位干质量根系活性低于对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45.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对沈抚灌区农田土壤中Cu、Hg、Ni和Cd等重金属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利用污染指数法对灌区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并应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灌区土壤重金属通过土壤摄食途径所引起的健康风险作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灌区土壤中重金属的平均浓度范围分别为Cu:22.1~40.8mg·kg^-1,Hg:0.036-0.310mg·kg^-1,Ni:29.8~44.4mg·kg^-1,Cd:0.145~0.956mg·kg^-1。4种重金属浓度平均值大小为Ni〉Cu〉Cd〉Hg;土壤中Cu、Hg、Ni和Cd所引起的成人和儿童的平均个人风险均低于可接受水平10^-6,且在这两类调查人群中,健康风险大小顺序均为Cd〉Ni〉Hg〉Cu;儿童比成人更易受到土壤重金属的影响,致癌风险是成年的3倍;灌区土壤环境质量环境评价结果显示,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处于轻微水平。  相似文献   
946.
RAPD分子标记在鉴定狼尾草属杂交后代上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道了狼尾草属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纯化方法、RAPD-PCR反应程序、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狼尾草属两个杂交组合的亲本及其正反交的4组杂交后代进行的分子鉴定。珍珠黍(Pennisetum glaucum)×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n Schum)杂交组合从19个引物中就筛选出6个引物,在双亲间扩增出16条特征带。P5-4-10×P-3组合从39个引物中才筛选出5个引物,在双亲间扩增出6条特征带。根据双亲间的特征带可以对杂交或自交后代作出鉴定。  相似文献   
947.
浅水湖泊接蚋处理后的废水,能产生丰富的动物性饵料。这与废水中丰富的有机质和浅水湖泊水生雏管束植物繁茂为水体提供充足氧气有直接关系。调查结果显示,富来泡沉水植物最高产氧量2.5mg/h.g;每kg水草中附着生物可达1~3g,可自然警养摇蚊幼虫10~20g。黄颡鱼是食小型动物的小型肉食性鱼类,从鱼苗到一夏龄(约100d)尾重增到50~100g。水草密度适宜,没有产生光饥饿现象,溶解氧(DO)始终在4mg/L以上。  相似文献   
948.
花椰菜熟期性状的遗传效应及其与环境互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6个花椰菜亲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对亲本和F1的营养生长期、结球期和成熟期三个熟期性状,采用加性-显性及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进行遗传分析.遗传方差分量的比率估算表明,各熟期性状除受制于遗传效应外,还会明显受到各遗传效应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影响.其中,营养生长期和成熟期的表现主要以遗传效应为主,而结球期以遗传效应与环境互作效应为主.遗传效应的预测值表明,采用P1和P2较易获得早熟后代.  相似文献   
949.
云南甘蔗新品种的示范与推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五"以来,云南组织了大规模的甘蔗高产高糖新良种推广,2001-2004年,已累计推广51.2万hm2,其中2004年推广种植面积已达20.2万hm2,使全省良种覆盖率由2000年的19.02%提高到85.1%,基本实现了品种的更新换代,取得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有力地提升了云南蔗糖产业的竞争力。从国内外引进甘蔗品种材料126个,初步制定了规范的甘蔗病害检测方法、标准,以及规范的甘蔗进出口检疫和疫情检测程序;通过试验示范筛出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材料23个,为甘蔗新品种的持续发展储备了丰富的种源材料。  相似文献   
950.
 以桃、杏、李、樱桃、杏梅等核果类果树的9个品种为亲本共69个组合进行了远缘杂交,研究了不同处理对核果类果树远缘杂交亲和性的效应。结果表明,铃铛花期授粉的坐果率显著高于初花期授粉的坐果率;同一杂交组合,正反交坐果率差异显著;母本对远缘杂交亲和性影响很大,父本对远缘杂交亲和性的影响较小;适宜场强的静电场、He-Ne激光处理及60Coγ射线与He-Ne激光联合处理花粉均能显著提高花粉离体萌芽率,用上述处理的花粉进行远缘杂交,坐果率明显高于对照;60Coγ射线处理则降低了花粉离体萌芽率,远缘杂交的坐果率也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