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7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78篇
林业   276篇
农学   268篇
基础科学   193篇
  179篇
综合类   1546篇
农作物   296篇
水产渔业   124篇
畜牧兽医   958篇
园艺   308篇
植物保护   10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作物秸秆还田方式与生物无机肥配施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作物收获后大量秸秆遗留田间,自然腐烂白白浪费,焚烧使环境污染加重.推广秸秆还田,具有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但受机械、人力、物力等因素制约,使该项技术推广力度小.我们在承接市科技局研究项目计划中,把有机肥源定为作物秸秆,与无机肥、生物肥合理配组,应用先进生产工艺,以生物有机无机肥形式推广应用.本试验旨在探讨作物秸秆生料、熟料两种形式与生物无机肥配施效果,以期为作物秸秆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2.
聚天门冬氨酸包裹尿素对冬小麦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目前,氮肥利用率低,是施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过去主要通过施肥技术来提高氮肥利用率,而忽略了对肥料本身的增值提效开发。氮肥利用率的提高可以通过作物品种筛选、土壤改良、平衡施肥技术等来实现[1-6]。聚天门冬氨酸是一种水溶性仿生聚合物,在农业上作为植物养分吸收促进剂,可有效地促进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减少肥、药流失导致的地表水及地下水体污染;它可与农药、肥料  相似文献   
43.
盐碱地青贮玉米瑞德2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青贮玉米品种瑞德2号的主要特征特性,并在2009-2010年连续2年品比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轻度至中度盐碱地瑞德2号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4.
苜蓿粉含量对鹅日粮粗纤维和钙磷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探讨不同饲粮粗纤维(CF)水平对生长鹅饲料中各种纤维素和钙(Ca)、磷(P)消化率的影响,选取3月龄健康鹅48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6只,各试验组日粮中分别添加61.5,101.0,136.0,170.5,198.0,225.0,243.0和286.0g/kg苜蓿粉(CF依次为46.9,51.5,60.7,77.6,81.1,95.9,109.2和124.1g/kg),调整各组日粮至代谢能(ME)、粗蛋白(CP)、钙(Ca)、有效磷(AP)、蛋氨酸(Met)、赖氨酸(Lys)等水平基本一致。结果表明,在ME和CP等水平基本一致的条件下,苜蓿粉添加量在61.5~286.0g/kg(CF为46.9~124.1g/kg)时,CF的消化率为17.15%~25.35%,中性洗涤纤维(NDF)21.04%~30.71%,酸性洗涤纤维(ADF)19.10%~28.08%,半纤维素(HC)37.53%~72.67%;P表观消化率略有上升,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Ca表观消化率从苜蓿粉添加量为101.0g/kg时显著下降(P<0.05)。  相似文献   
45.
为了筛选小麦的均匀度鉴定指标,建立可靠的均匀度评价模型,本研究以150份小麦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在两个环境下的籽粒形态指标:粒长(X1)、粒宽(X2)、直径(X3)、圆度(X4)、长宽比(X5)、周长(X6)、表面积(X7)及千粒重(X8),采用多样性统计、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小麦籽粒均匀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两种环境下籽粒各指标变异幅度为3.56%~9.88%;可将150份小麦材料聚类为4个类群。主成分分析可将8个指标转化为两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其贡献率分别为61.330%、36.448%,代表全部数据97.778%的信息量。利用隶属函数法计算籽粒均匀度综合评价值(D值),将150份材料分为超高均匀度材料(12份)、高均匀度材料(80份)、中均匀度材料(56份)和低均匀度材料(2份)。通过逐步回归方程建立了小麦籽粒均匀度的数学评价模型:VP=-2.787+0.294 X2...  相似文献   
46.
47.
不同基因型高粱的氮效率及对低氮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型高粱氮素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及其差异机制,研究低氮胁迫对不同基因型高粱叶片无机氮含量和氮同化酶活性的影响,为耐低氮型高粱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选取2个低氮敏感型高粱(冀蚜2号和TX7000B)和2个耐低氮型高粱(SX44B和TX378)为试验材料,设置高氮(0.24g·kg-1风干土)和低氮(0.04 g·kg-1风干土)2个处理,分别在挑旗期和灌浆期测定高粱叶片NO3--N、NO2--N及NH4+-N含量和硝酸还原酶(NR)、亚硝酸还原酶(Ni R)、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分析不同基因型高粱在2个氮处理下的氮效率相关指标及其差异。【结果】(1)不同基因型高粱籽粒产量对低氮的响应不同,低氮处理显著降低了冀蚜2号和TX7000B的籽粒产量,与高氮处理比较分别降低13.87%和19.25%,但没有降低SX44B和TX378的籽粒产量。(2)与高氮处理比较,低氮处理的相对籽粒氮累积量、相对植株氮累积量和相对氮收获指数不能表征各基因型高粱是否具有耐低氮特性;但相对低氮敏感型高粱,耐低氮型高粱在低氮处理下有着较高的相对氮肥偏生产力和相对氮素利用效率。低氮处理下SX44B和TX378的氮肥偏生产力是高氮处理的6.19和7.49倍,而冀蚜2号和TX7000B则分别为5.17和4.85倍;低氮处理下SX44B和TX378的氮素利用效率是高氮处理的1.84和1.85倍,而冀蚜2号和TX7000B则分别为1.67和1.35倍。(3)通径分析表明,高氮处理下,植株氮累积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对籽粒产量贡献相同;而在低氮处理下,氮素利用效率对籽粒产量关联作用更大。(4)高粱的叶片无机氮含量不能表征高粱是否具有耐低氮特性,灌浆期叶片无机氮含量较挑旗期显著降低。(5)与高氮处理比较,低氮处理时冀蚜2号和TX7000B叶片中NR、GS和GOGAT活性显著降低,SX44B酶活性变化不显著,而TX378叶片中GS活性增加。【结论】耐低氮型高粱在低氮胁迫时有着较高的相对籽粒产量和相对氮素利用效率。低氮胁迫时叶片较高的氮同化酶活性是高粱耐低氮的生理基础。发掘和利用低氮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叶片氮同化酶活性和氮素利用效率的高粱种质资源,有助于提高耐低氮高粱品种的培育效率。  相似文献   
48.
正黄土高原是我国苹果优势产区,也是我国生态最脆弱的地区之一,总体上水资源贫乏,年降水量少,季节性降水明显,秋季降水占年降水总量的60%~70%,春季、夏季降水少,春旱、伏旱发生频繁,绝大部分苹果产区天然降水不能满足苹果树正常生长结果所需(540 mm降水),且有效降水期与树体生长高峰期难以吻合,导致苹果生长结果受到抑制。因而,水是黄土高原苹果生产的最大限制因素。由于黄土高原苹果产区水资源贫乏,绝大  相似文献   
49.
WRKY转录因子在植物非生物胁迫抗逆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旱、高盐和低温等非生物逆境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WRKY转录因子由于其过量表达能够提高植物抗旱、耐盐、耐低温、抗冻甚至抵抗重金属等逆境胁迫的能力,因此被作为应用基因工程途径进行植物抗逆性状改良的理想候选基因。在分子育种中,增加1个关键的转录因子的调控能力,能同时激活多个功能基因表达,从而提高植株综合抗逆性。本文主要综述了WRKY转录因子的结构、功能、转录调控机制研究以及近年来国内外WRKY转录因子新基因的发现及其在培育抗逆性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以期为植物抗逆分子育种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为繁育马铃薯小种薯提供技术参考,设2种薯型和4个密度播植,研究不同密度下马铃薯原种繁育的产量和种薯规格情况。结果表明:整切薯播种密度为66700株/hm2时的马铃薯产量均最高,分别为31493.55 kg/hm2和30626.40 kg/hm2;密度为50025株/hm2时的整薯播种获得的小整薯最多,占5.88%;30~50g/个的小整薯率随播种密度的加大呈先增后减趋势;整薯播种的田间表现均优于切薯播种。桂北地区可选择50025株/hm2的整薯繁育原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