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9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篇
  8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豌豆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豌豆(Pisum sativum L.)DNA为材料,对影响其ISSR-PCR反应体系中的5种主要因素(模板DNA量、引物浓度、dNTPs浓度、Taq酶量、退火温度)进行优化,最终确定了豌豆ISSR-PCR反应的最佳体系(20 μL)为:15 ng模板DNA, 0.15 mmol·L-1dNTP, 0.5 μmol·L-1ISSR引物, 1 U Taq DNA聚合酶,引物842号的最适退火温度为50℃。该体系的建立为今后利用ISSR技术进行豌豆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和基因定位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2.
使用不同质量浓度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施于初花期藜麦植株,结果表现为质量浓度为24 mg/L、36 mg/L的ABA溶液能有效的降低藜麦株高。不同质量浓度的IAA、GA溶液对藜麦植株没有显著的矮化作用,但于生殖生长期喷施对藜麦灌浆前、中期植株株高生长的上扬趋势有一定抑制作用,使上扬趋势变为平缓增高,可辅助促进植株同化营养向藜麦生殖生长分配,从而提高藜麦籽实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13.
在陇东旱作区测定了4个藜麦品种幼苗的株高、根长、生物量及叶片可溶性糖、脯氨酸、MDA、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4个供试藜麦品种抗旱的生理生化指标以陇藜1号适应性表现最优,陇藜4号表现次之。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WUE与作物植株形态、气孔因素、光合能量转化以及根系水分生理等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大气CO2体积浓度下作物气孔导度降低而光合速率升高,导致WUE显著增加;常规育种是目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选育高WUE作物品种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连作对藜麦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连作对藜麦生长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方法]选取'陇藜1号'为材料,开展田间定位试验,进行不连作(C0)与连作3年(C3)的对比实验,比较不同生育期藜麦生物量及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分析连作对藜麦的生长、产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C3处理的株高、鲜物质质量、干物质质量在显穗期与灌浆期比C0分别...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藜麦(Chenopodium quinoa)种质资源在本土环境条件下对霜霉病的抗性,采用田间自然感病和室内离体叶片接菌鉴定方法对50份国内外藜麦种质资源进行了霜霉病抗性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霜霉菌Preonos variabilis对藜麦的侵染程度存在较大变异(发病率变化13.30%~100.00%;病情指数1.00~100.00),藜麦种质对霜霉病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筛选到1份高抗材料‘台湾红藜’,占参试材料的2.00%1份抗病材料‘QA064’,占比2.00%,2份中抗材料‘陇藜2号’和‘HL-Q5’,占比4.00%,3份感病材料‘QA045’‘QA050-2’和‘青海-02’,占比6.00%;其余43份材料均表现高感,占比86.00%。本研究首次发现‘台湾红藜’能够被P.variabilis侵染,表现为高抗,还进一步证实田间藜麦霜霉病抗性鉴定采用“三叶法”在藜麦盛花期进行效果较好,相比而言,室内离体叶片接菌鉴定技术更具优势,应作为抗性鉴定的首选。  相似文献   
17.
藜麦不同生育期营养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玉明  杨发荣  刘文瑜  黄杰  金茜 《草业科学》2018,35(7):1720-1727
为探究藜麦(Chenopodium quinoa)生育期营养物质积累与分配动态规律,促进藜麦营养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本研究以"陇藜1号"为研究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苗期、开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茎秆、籽粒、叶片、果穗以及全株粗蛋白含量(CP)、粗脂肪(EE)、磷(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变化及转运差异,并对不同时期饲用品质进行比较,为藜麦生长期间营养价值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呈先慢后快再慢的积累规律;果穗及籽粒中干物质含量(DM)最大值分别出现在灌浆期和成熟期,不同生育期各器官生物产量及营养价值差异显著(P0.05),叶片干物质的移动率最高,干物质输出率最大,转运率最高,根系干物质移动率和转运率最低;DM、NDF、ADF和P在生育期内均表现出先降低后上升的变化过程。整个生育时期内各器官营养物质转运率大小表现为叶片果穗茎秆根系,各生育时期不同器官间营养成分转运差异较大,总体表现为成熟期开花期灌浆期苗期,相对饲用价值苗期灌浆期开花期成熟期。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甘肃中部高寒区适应性强的饲用玉米品种,2019年在甘肃中部高寒区有代表性的东乡县引进了 4个饲用玉米品种进行试验.以东乡县主栽品种'陇单4号'为对照,与引进的4个饲用玉米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对主要农艺性状、草产量和营养物质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5个饲用型玉米品种在甘肃中部高寒区春播均能适期收获.各品种的干草...  相似文献   
19.
天水市小麦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86-1990年,根据小麦主要有害生物的种群动态规律和发生为害特点,初步建立起小麦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每年示范面积3333.3ha,有效地控制了小麦有害生物的发生为害,经济效益比为1:7.6,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