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6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73篇 |
农学 | 16篇 |
基础科学 | 38篇 |
23篇 | |
综合类 | 154篇 |
农作物 | 19篇 |
水产渔业 | 5篇 |
畜牧兽医 | 78篇 |
园艺 | 13篇 |
植物保护 | 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8篇 |
2013年 | 23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26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402.
拖拉机电气系统的故障大多是断路和短路引起的,现介绍几种检查断路和短路的一般方法: 1.观察法:电气系统产生故障时,往往会产生火花、异声、冒烟、高温、焦臭等现象。这些异常现象可以通过感知,从而判断故障所在。 2.搭铁划火法:将1根导线的一端和用电设备的火线接线柱相边,另一端 相似文献
403.
404.
<正>硫酸抗敌素,又称硫酸黏杆菌素,是一种多肽类抗生素。它已被作为饲料添加剂广泛应用于畜禽生产中。它对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等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其 相似文献
405.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与相关分析法,分别确定与昭苏县油菜普花期关联最大的物候期和显著相关的气象因子,利用昭苏县1990—2019年物候期和气象因子分别建立回归模型,预测2020—2022年的普花期,利用均方误差和相对误差对模型的拟合结果进行评价,利用平均拟合精度对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基于昭苏油菜物候期的回归模型、基于昭苏气象因子的回归模型拟合结果相对误差分别为0.72%、2.59%,均方误差分别为2.6、6.0,预测结果平均拟合精度分别为98.9%、91.7%,基于物候期建立的昭苏油菜普花期回归模型预测结果更精准。 相似文献
406.
为探究蒿类荒漠草地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对封育的响应规律,以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和玛纳斯县蒿类荒漠草地为对象,采取野外实地调查及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封育内外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进行测定,并结合植被特征、土壤理化性质对其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封育后蒿类荒漠草地地上生物量及凋落物生物量分别显著增加 142.53%~250.05%和 135.68%~259.84%(P<0.05),0~10 cm、30~5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分别增加4.88%~35.33%、10.48%~46.58%和4.48%~21.88%,其中全氮和全磷含量部分变化显著(P<0.05);2)封育后蒿类荒漠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对6类碳源利用程度均明显增加,且两个土层表现一致(P>0.05);3)封育后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除呼图壁样地 0~10 cm土层外,其余土层McIntosh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增加 14.72%~47.01%和 36.29%~74.76%,而Simpson指数降低 1.09%~7.53%(P>0.05).封育提高了蒿类荒漠草地微生物多样性;4)通过冗余分析,发现封育下蒿类荒漠草地0~10 cm土层微生物碳源主要驱动因子为土壤有机碳和凋落物,而30~50 cm土层则为土壤全磷和地上生物量.综上所述,封育加强了蒿类荒漠草地土壤微生物的代谢活性,推动了蒿类荒漠草地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和转化(有机碳、全氮和全磷),提高了蒿类荒漠草地微生物多样性,促进了蒿类荒漠退化草地的恢复. 相似文献
407.
为明确轻度退化山地草甸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养分对禁牧的响应规律,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取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禁牧区10年和自由放牧区(载畜量1.5~2.0羊单位/hm2)赛里木湖山地草甸植物数量特征、植物多样性和土壤有机碳碳储量等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禁牧后退化山地草甸植物平均高度显著增加41.36%(P<0.05),而植物群落盖度、密度、地上生物量及植物多样性增降不显著(P>0.05);禁牧后土壤有机碳在土层0~30 cm显著降低70.03%~76.05%(P<0.05),且有机碳储量在30~50 cm土层显著降低59.75%(P<0.05)。禁牧对退化山地草甸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物理性质的效果不明显,10年的禁牧年限对土壤有机碳固持效果不明显,仍需更长的禁牧年限来观测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408.
为明确蒿类荒漠植物茎、叶、根和土壤碳(C)、氮(N)、磷(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对围栏封育的响应规律,对封育区(2年)和放牧区荒漠草地植被及其土壤C、N、P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与放牧区相比,短期封育对蒿类荒漠植物群落茎、叶和根系C、N和P含量影响不显著,而植物群落茎氮磷比(N∶P)显著降低14.27%。封育区20—30 cm土层中的根系C含量、碳氮比(C∶N)、碳磷比(C∶P)相较于放牧区显著增加45.00%、80.72%、41.58%;而30—50 cm根系的N含量、N∶P显著降低21.81%、37.56%,但P含量显著增加22.22%;50—70 cm根系C∶N也显著增加64.53%。与放牧区相比,短期封育后0—5 cm土壤N显著降低36.76%;5—10 cm土壤N和P含量分别显著降低37.34%和25.35%;50—70 cm土壤P含量显著降低12.5%。此外,封育区20—30 cm土壤C∶P和10—20 cm土壤N∶P显著降低36.93%和23.45%。因此,短期封育没有达到植被、土壤恢复的效果,应加长封育年限,采取添加磷肥等综合措施促进退化草地的恢复。 相似文献
409.
【目的】研究天山北坡蒿类荒漠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及多样性变化规律,分析不同地区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及多样性的差异,为该类荒漠草地的科学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调查取样方法,调查分析天山北坡西段、中段和东段蒿类荒漠草地植物群落特征。【结果】(1)从天山北坡西段到东段,半灌木生物量呈逐渐增加趋势,且东段比西段显著高了266.51%(P<0.05);而多年生草本盖度、密度和生物量从西到东呈逐渐降低的趋势(P<0.05);一年生草本和短生、类短生植物在数量特征上均在中段呈现最大值。(2)植物群落高度、盖度、密度和生物量由西向东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在中段达到最大值。Patrick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在空间上均表现为由西向东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而Pielou均匀度指数由西向东呈逐渐降低趋势。(3)天山北坡不同区域草地之间植物群落数量特征与多样性的相关性各有差异,蒿类荒漠草地群落盖度、密度和生物量对植物多样性呈正相关,而植物高度对植物多样性呈负相关。(4)引起蒿类荒漠植物群落空间变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拔、土壤有机碳、年均... 相似文献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