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56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正> 湘白Ⅰ系猪以多元杂交合成育种材料,施行群体继化选育,已进入第6世代的培育。平均以0.65278%的递增速度增加群体近交系数,使群体平均近交水平达到9.62%。不同世代存在不同程度的近交个体。本文通过对这些个体的近交水平分类,旨在了解近交对湘白Ⅰ系猪若干性状的影响和探索如何合理地利用近交。  相似文献   
62.
湘黄猪Atrn基因的PCR-RFLP及其与生长和胴体性状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129头湘黄猪为试验材料,采用PCR-RFLP技术,对Haln基因和Atrn基因进行了检测分析,检测到NN、Nn2种Haln基因型和AA,AB和BB3种Atrn基因型,其频率相应为0.9612、0.0388和0.1783、0.6047、0.2170;同时分析了NN基因型群体中,不同Atrn基因型间生长速度和胴体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BB基因型猪的平均日增重、平均背膘厚和估测瘦肉率明显优于AB基因型猪,AA基因型猪处于中间状态,即:BB>AA>AB。这一结果与140头丹麦资源家系猪样本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表明Atrn基因对猪重要经济性状具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63.
湘黄猪系合成系猪种,其亲本中选用了杜洛克猪和皮特兰猪。由于杜洛克猪和皮特兰猪分别带有泌乳综合症和应激敏感性等种性特点,合成建系的初期种群中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类遗传基础的影响。为确保选育工作顺利进展,除从表型鉴定和基因鉴定的选择外,从管理措施上探索和研究,避开种性上的缺点来提高选育效果,其措施如下。1育种群母猪的饲养管理1.1空怀、配种和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1.1.1妊娠母猪采食量模式是前低后高,体现了能量分配的关键,以此确保胎儿正常发育和母猪生理机能和乳腺机能的正常发挥。实行早、晚精,中餐青。饲养的…  相似文献   
64.
应用正交表安排试验的方法,称为正交试验设计法。它能对多个因素同时进行考察,即在各个因素都处于变动的情况下,以较少次试验,找出试验范围内的主要因素和较优方案。农作物的栽培试验和畜禽的饲养试验皆可采用正交法进行实验研究。(一)L_m(2~n)正交表简介譬如 L_4(2~3)是一个具体的2~n 型正交表。符号“L”表示正交表,括号内的“2”  相似文献   
65.
本文以国内外畜牧生产统计数据为依据,以肉猪出栏率、胴体重和存栏猪出肉量为主要性能指标,分析湖南近10年来养猪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及与国内、外的差距,提出了牲猪产业化进程中与猪种改良相关的种质资源、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体系、产学研基地等重大问题,并针对“只引不育”难题提出了种猪场高起点建设、种猪交易会竞争机制、猪育种组织和生猪品种改良基金会等四点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66.
本研究以壳聚糖微生物饲料添加剂(金壳素制剂)为试验因子,以饮水中添加0%、0.5%、1.0%和1.5%该制剂为因子水平,以无免疫接种、无保健或临床用药为前提条件,选择300羽湘黄鸡进行了为期44d的饲养试验,以研究金壳素制剂对湘黄鸡生产性能及抗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中日增重、采食量和成活率、全净膛率等性能指标比对照分别提高了9.32%、2.43%和7.01%、4.91%,但试验组平均料肉比为2.05,比对照组的2.07提高率不足1%。表明该制剂可提高肉鸡食欲、增强抗病力和促进生长,但同时发现该制剂对于试鸡的饲料转化率与生长速度的作用不尽一致,其原因有待进于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7.
以国内外畜牧生产统计数据为依据,以内猪胴体重和存栏猪出肉量为主要性能指标,分析了湖南近20多年来养猪业的发展历程和生产力水平及差距,提出了猪种改良中的种质资源、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体系、产学研基地等重大问题,并针对“只引不育”难题提出了种猪场高起点建设、种猪交易会竞争机制、猪育种组织和牲猪品种改良基金会等四点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68.
日粮蛋白质水平对宁乡猪肥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宁乡猪早熟、易肥、蓄脂力强的种质特性和耐粗饲传统观念,结合猪遗传资源调查,设计每kg含13.16~13.33MJ消化能和以3个百分点为递增梯度粗蛋白8.39%~17.04%的4个日粮,探讨高能日粮蛋白水平提高宁乡猪的性能效应。结果表明,35~60kg体重阶段日增重可达700g以上,日粮蛋白水平对重要性状的最大效应分别为14.03%的试验Ⅱ组日增重达48.74g和17.04%的试验Ⅰ组6-7肋间膘厚、均膘厚、肥膘率分别降低4.75mm、2.61mm、2.66个百分点和瘦肉率提高1.61个百分点。同时表明,14%以上的日粮蛋白水平有利于促进宁乡猪母猪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9.
宁乡猪是我国四大名猪种之一,是典型的脂肪型猪种。随着近年来饲养环境及消费市场的变化,因脂肪型出名的宁乡猪逐渐被养殖户淘汰,逐渐造成了我国优质地方资源猪种饲养占有率的下降。因此,如何提高宁乡猪的瘦肉率和市场占有率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问题。本试验通过对不同屠宰月龄下宁乡猪及其杂交猪内脏组织变化进行研究,以期为宁乡猪的生理特性和育种选育研究提供形态学数据资料,也为宁乡猪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