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8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0篇
  9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31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山东省部分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应用ELISA方法对山东省部分地区猪群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PRRS)流行情况进行初步的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 ,在调查的 61个猪场中 ,PRRS阳性猪场 46个 ,占 75 4%。检测血清 2 1 70份 ,其中阳性 1 4 0 6份 ,阳性率 64 8%。分别用 2种不同ELISA试剂盒检测同组血清样品 ,结果显示本诊断中心建立的PRRSELISA试剂盒与IDEXX公司生产的ELISA试剂盒的符合率为 94 3 %。  相似文献   
412.
小反刍兽疫(PPR)是由PPRV引起的主要是绵羊和山羊的一种热性病毒病。我们合成了PPRVN基因,连接到pGEM-T载体中,线性化处理后用T7转录酶启动体外转录,获取类PPRV的RNA作为阳性对照,参考国外文献设计一对合适的引物NP3和NP4,经PCR条件的优化,获得了预期的350bp目的片断,初步建立了检测PPRVN基因的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相似文献   
413.
西藏阿里地区小反刍兽疫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7年7月,我国西藏阿里地区首次证实爆发小反刍兽疫疫情,为了认识小反刍兽疫疫情在我国的地理分布、宿主范围等流行状况,我们开展了以血清学和病原学为基础,并结合现场调查的研究。结果表明疫情于2005年冬从边境传到日土县热角村,通过混群、混牧以及引种等方式将疫情进一步扩散,到2007年9月,PPR在阿里地区日土县、改则县、革吉县、札达县均有发生,我国快速采取有效措施,疫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414.
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小反刍兽疫病毒的H基因或全基因序列,利用软件Primer Premier5.0设计引物,扩增片段长度为477bp,建立区分小反刍兽疫疫苗毒与基因4系野毒的RT-PCR检测方法,并用于临床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RT-PCR鉴别诊断方法能特异性区分疫苗株Nigeria75/1与基因4系PPRV,与基因3系、牛瘟病毒、犬瘟热病毒等同属病毒无交叉反应;最低可以检测到浓度为7.7×10-5ng/μL的RNA模板;该方法操作简单,耗时短,可以初步用于临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15.
本研究对2009年实验室保存的一株ClassI新城疫病毒分离株NDV09—056的NP和P基因进行了扩增和序列分析,对其分子特征和遗传进化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株NP蛋白基因全长为1746nt,共编码489aa,其N端1-401氨基酸相对比较保守,C端402-479氨基酸变化比较大;同源性分析表明本分离株的NP蛋白基因与I类新城疫病毒代表毒株之间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3.5%-98.5%,而与Ⅱ类新城疫病毒代表毒株的同源性较低,介于77.0%~79.2%。P蛋白主要氨基酸突变区集中在57~107aa和135-212aa两个区域,而N端和C端相对保守;同源性分析表明本分离株的P蛋白基因与I类新城疫病毒代表毒株之间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0.4%-95.3%,而与Ⅱ类新城疫病毒代表毒株的同源性较低,介于68.3%~72.5%。遗传进化分析表明本分离株与I类基因3型新城疫病毒代表株NDV08.004的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416.
自2001年欧盟实施疯牛病主动监测以后,人们发现一种新的与典型疯牛病不一样的疯牛病,即非典型疯牛病。后来,在日本、加拿大、美国、巴西等也发现非典型疯牛病。目前普遍认为,该类疯牛病多发于老年牛,临床上有的表现症状,有的无症状,具有自发性和散发性特征,发病率低,约为百万分之一至百万分之三。研究发现,非典型疯牛病可以分为H型和L型,两者在PK酶抗性、糖基化、传染性、机体内分布等存在差异,同时与典型疯牛病也存在明显差异。比较来看,L型疯牛病的传染性最强,H型疯牛病的传染性较弱。论文从非典型疯牛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原分布及分子特性、传染性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417.
施马伦堡病是由施马伦堡病毒(schmallenberg virus,SBV)引起的一种新发现的吸血昆虫传播的动物疾病。该病可引起成年牛发热、腹泻、奶牛产奶量下降,怀孕牛羊感染可引起胎儿畸形、流产或死胎。目前荷兰、比利时、德国西部、法国北部和英国东南部有疫情报道,已有国家严禁从上述出现施马伦堡病毒疫情的国家进口相关动物产品。本文汇总了最新的疫情研究进展,介绍了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和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18.
印度是全球口蹄疫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通过对印度口蹄疫控制政策、实施机构、人员组成、实验室检测能力、国家动物疫病报告系统(NADRS)、牛只追踪溯源体系的研究,了解到印度关于口蹄疫防控的法律制度较为健全,兽医管理体制较为完善,防控措施较为完备。印度在兽医从业人员管理、动物防疫、家畜屠宰等方面的实践,对于完善中国口蹄疫防控体制机制有所借鉴,为对印度进一步开展口蹄疫的风险评估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19.
以光敏生物毒标记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Ark株3’末端及部分N蛋白基因的cDNA克隆片段,进而与提取的IBV标准毒株M41,H52和分离的YG以及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病毒性关节炎病毒的标准株LaSota,D78和S1133的RNA进行斑点杂交试验。  相似文献   
420.
类减蛋综合症杜元钊朱万光王志亮刘佩兰(农业部动物检疫所禽病研究中心山东省青岛市266032)近年来,在青岛、烟台一些大中型种鸡场发生一种由人工授精引起的产蛋下降、蛋壳发白、软皮蛋增多,病鸡停产的疾病。经两年的临诊调查和实验室检验,认为本病是由一种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