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8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0篇
  9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31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兽医服务体系对畜牧业持续建康发展,动物重大疫病防控,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论文结合国家对"三农"工作的发展要求,从兽医服务体系改革思路、构建新型体制机制、提升兽医专业技能水平、政策支持,建立有效的财政保障运行机制、推广普及和新技术应用、完善兽医法律体系建设和兽医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为人类和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22.
我国小反刍兽疫疫情现状与防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反刍兽疫作为重要的跨境动物疫病之一,已经传入我国并广泛流行。对我国养羊业、民生和经济发展造成沉重的打击。为有效防控该病,从小反刍兽疫的病原学、宿主范围,传播特点、传播因素和综合防控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概述,重点从制度保障和防控要素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小反刍兽疫的防控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3.
拟建立施马伦贝格病毒(SBV)S基因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用于施马伦贝格病毒病的快速检测和确诊。通过对公开发表的SBVS基因序列与布尼病毒科其他11种病毒S基因进行比对,找出不同病毒变异区域集中且变异区域两侧保守的序列片段,基因合成,体外转录,作为基因扩增模板。在特异性变异序列两端的保守区域设计扩增引物,进行RT-PCR扩增。在保守区域设计双向测序引物,对RT-PCR产物进行双向焦磷酸测序。通过比对测序结果,确定是否为SBV核酸序列;优化条件,确定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建立SBVS基因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结果:建立的施马伦贝格病毒病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扩增基因片段长度为166bp;敏感性为可检测到104个拷贝;每一条测序引物可准确测出50bp左右核酸序列,双向测序可准确测出100bp左右核酸序列,具有较好特异性,完全满足施马伦贝格病毒病确诊要求;重复测序3次,均能准确测出100bp左右核酸序列。本研究建立的施马伦贝格病毒病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可用于施马伦贝格病毒病的检测和确诊,整个检测过程可在1d内完成,大大缩短了确诊时间。  相似文献   
24.
2013年12月新疆伊犁州霍城县发生不明山羊疫情,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怀疑为小反刍兽疫感染。对3只病死山羊病料、8只患病山羊分泌物棉拭子样品和6只患病山羊血清样品分别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利用竞争ELISA试剂盒对6份血清样本进行抗体检测,结果全部为阳性。利用抗原捕获ELISA试剂盒,在11只病羊样品中都检测到小反刍兽疫抗原。利用能特异性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在11只病羊样品中检测到小反刍兽疫病毒核酸。利用特异引物进行PPRV N基因片段RT-PCR反应,从11只病羊样品中检测到PPRV核酸。针对2号样本病原核酸N基因和F基因片段进行序列同源性比较,结果该毒株与西藏流行株序列片段相似性分别为96.5%和97.5%。遗传进化分析,该病原属于谱系4,与巴基斯坦等国流行毒株遗传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25.
非洲猪瘟是一种高死亡率和高传染率的疾病,现有全球蔓延的趋势;其传播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各个传播因素(猪、野猪、蜱虫等)之间相互影响;其传播能力和存活能力极强,也导致了其控制难度更大。当前由于国际间贸易和交流日益频繁,加之气候变化等多个风险因素的存在,非洲猪瘟对我国食品安全和经济发展产生了越来越现实的潜在威胁。为进一步量化非洲猪瘟风险输入的传播模型,通过科技文献查阅对目前非洲猪瘟流行病学和风险因素的现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以期为风险分析模型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6.
27.
以苜蓿品种甘农1号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对苜蓿愈伤组织、体细胞胚形成的影响,通过体细胞胚发生途径建立再生体系,在此基础上,摸索农杆菌介导小反刍兽疫病毒F基因的转化条件。结果表明:所选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率均为100%,UM+0.1mg/L NAA+0.5mg/L KT为诱导体细胞胚的最佳培养基。农杆菌介导的苜蓿遗传转化条件为:下胚轴预培养3d,农杆菌菌液侵染15min,然后在培养基上铺一层灭菌滤纸共培养3d后清洗,选择压为卡那霉素(Km)75mg/L,抑菌浓度为头孢霉素(Cef)300mg/L。本研究为制备防治小反刍兽疫转基因植物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8.
如今,全国各地的大棚蔬菜都发展起来了,有人断言,三元朱势必会被自己掀起的浪潮淹没。但三元朱村十多年来,一直引领着全国蔬菜种植的新潮。有人不解。说起秘诀,王乐义回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29.
赤眼鳟(Spualiobarbus Curriculus)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食性杂、商品售价高等优点,但产量不多,春夏两季为生产旺季。由于种种原因,一直依赖的野生资源日渐减少,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且捕捞的鱼苗成活率低、规格不一、人工投喂还需驯化。目前,国内有多家单位开展赤眼鳟培育驯养、人工繁殖、苗种培育等工作,取得较大进展,逐渐成为淡水养殖的热门品种。  相似文献   
30.
猪附红细胞体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附红细胞体病 ( Eperythrozoonosis)是由附红细胞体 (Eperythrozoon ,简称附红体 )寄生于人畜红细胞表面、血浆和骨髓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又称红皮病、黄疸性贫血、类边虫病、赤兽体病。临床上以发热、贫血、黄疸等为特征。1950年由Splitter首次发现猪附红细胞体病 (EperythrozoonSuis) ,在我国 ,许耀成等(1982)首次在江苏南部红皮病猪血液中检查到猪附红细胞体 (E.suis)。截止目前 ,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猪附红细胞体的感染情况。1病原学1.1种属问题对附红细胞体的分类历来争议很多。1974年《伯杰细菌鉴定手册》第八版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