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3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195篇
林业   246篇
农学   196篇
基础科学   189篇
  321篇
综合类   1218篇
农作物   189篇
水产渔业   123篇
畜牧兽医   740篇
园艺   293篇
植物保护   95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93篇
  2018年   180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51.
试论农业技术创新的内涵和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取了规范研究、演绎法和归纳法等研究方法,探讨农业技术创新内涵,对其特征进行明确的界定。结果表明,广义的农业技术创新是指为了获取潜在利益,通过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传播、转化、应用等一系列活动,使生产要素的组合发生变化或进行重新组合,从而产生效益的一切技术经济活动的总和。农业技术创新包含硬技术创新和软技术创新;包括农业技术的一次应用和二次应用;它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是一个经济、技术和社会的综合概念;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农业技术创新成功与否应以是否投入农业应用,产生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或生态效益或三者的综合效益为衡量标志。农业技术创新具有系统性、公共产品特性、创新主体和创新动力多元性、不确定性、创新时滞长等特征。  相似文献   
952.
从形态学和细胞学方面,观察了GENESIS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过程.结果表明,喷药处理后,抽穗后穗部为浅绿色,小穗排列松散,麦穗呈"爆裂状"且透亮,雄蕊退化;Feek'sstage8.0时期喷施,大部分表现为无花粉型,药室内花粉母细胞解体,只留下空腔;Feek'sstage9.0时期喷施大多为花粉败育型,败育花粉中大都只发育到单核期,部分发育到二核期,小孢子畸形,细胞核解体,细胞质稀薄,也发现有多核花粉粒存在;喷施时期越早,败育得越彻底,在3kg·hm-2剂量处理下,败育发生较为彻底,而且对花粉囊壁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53.
甘蓝榨汁经加工处理,进行自然发酵和人工纯接种发酵。发酵产品不添加化学防腐剂、色素、香精,得到营养丰富、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饮料。本实验从不同来源的菌种筛选出适宜甘蓝汁发酵用的菌株,确定了菌种之间的组合和配比,探索了适于甘蓝汁乳酸发酵的最佳温度、时间、起始 pH 值,确定了发酵工艺。  相似文献   
954.
城镇化的迅猛发展导致了土地利用形态与功能的转型,而这一转变在山区尤为明显。同时景观格局的变化是土地利用转型的突出标志,探究两者的关系对于山区土地利用及生态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地处大别山区的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为研究对象,选取1999年、2009年和2019年3期遥感卫星影像数据,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支持下,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对金寨县的景观格局演变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金寨县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力。研究结果显示:(1)1999―2019年,金寨县土地利用转型特征为生产用地向生活用地和生态用地转换,建设用地转换率最高,持续增长,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呈降低趋势,林地和水域持续稳定增长;土地利用类型上,主要为耕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林地之间的转换;土地利用空间上,1999―2009年金寨县土地利用转换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2010―2019年主要集中在东北部;(2)金寨县景观格局整体上破碎度增大,景观异质性、均匀度降低,不规则斑块增多,2010―2019年各景观类型间断分布,景观连通性下降;(3)金寨县的经济发展、产业水平、人口情况、生活水平和治理环境五个维度...  相似文献   
955.
针对目前林业部门人工调查树种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采用无人机遥感技术进行树种分类识别,提高树种调查效率,辅助林业管理部门进行林木种植结构分析、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利用无人机获取矮冬青、三球悬铃木、马尾松和紫叶李的冠层红绿蓝(red-green-blue,RGB)可见光影像,进行数字表面模型(digital surface model,DSM)特征图像提取,通过色彩空间转换提高树种间颜色差异;应用最优尺度分割,以纹理特征、颜色特征及几何特征为分类特征参数,优选最佳分类特征集,以期实现无人机可见光影像的树种分类。结果表明,DSM与RGB特征融合图像提取树种的精度较高,可见光影像分类总精度为91.58%,Kappa系数为0.89;特征融合图像分类总精度为98.27%,Kappa系数为0.98。研究提出的特征融合图像结合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实现了可见光影像的树种分类,为实现树种计数、统计、分类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956.
【目的】确定内生真菌Eef-10的分类地位,分离和鉴定该真菌中的次生代谢产物并评价其抗细菌和抗肿瘤细胞活性,以期得到具有抗细菌和抗肿瘤活性的天然活性化合物。【方法】内生真菌的鉴定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和纯化主要采用减压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LH-20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化合物的鉴定主要依据~1H NMR和~(13)C NMR等波谱学数据以及相关的参考文献;采用MTT显色法测定了次生代谢产物对5种不同供试细菌的抑制活性;采用CCK8法测定了次生代谢产物对2种不同癌细胞的抑制活性。【结果】从内生真菌Eef-10中分离到的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Atraric acid(化合物Ⅰ)、2, 4-二羟基-3, 6-二甲基苯甲酸乙酯(Ethyl 2, 4-dihydroxy-3, 6-dimethylbenzoate)(化合物Ⅱ)和4-甲基-5, 6-二氢-2H-吡喃-2-酮(4-methyl-5, 6-dihydro-2 H-pyran-2-one)(化合物Ⅲ)。化合物Ⅱ对5种革兰阴性细菌表现出强抑制活性,最大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_(50))为35.87~55.50μg/mL,化合物Ⅰ的IC_(50)为67.25~130.55μg/mL,化合物Ⅲ的IC_(50)均大于200μg/mL。抗肿瘤细胞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Ⅱ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IC_(50)为1.50μg/mL,活性强于阳性对照喜树碱(IC_(50)为3.6μg/mL)。【结论】从内生真菌Chaetomium sp. Eef-10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Ⅲ,化合物Ⅱ对桉树青枯病菌和Hep-G2细胞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57.
利用凹凸棒石和污泥制备7种不同比例(0、5%、10%、15%、20%、25%、30%)的凹凸棒石-污泥共热解生物炭。通过盆栽试验调查凹凸棒石-污泥共热解生物炭对玉米生长和土壤中重金属(Cu、Zn、Pb、Ni、Cd)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凹凸棒石添加量为15%的凹凸棒石-污泥共热解生物炭显著促进了玉米的出苗率和株高,分别增加了55.87%和24.35%,凹凸棒石添加量为20%时,根长、鲜质量和干质量分别增加了65.57%、79.85%和76.84%。凹凸棒石-污泥共热解生物炭对重金属的富集有显著抑制作用,凹凸棒石添加量为15%时,显著抑制了玉米对Cu、Zn、Ni、Cd的富集,分别减少了55.01%、49.27%、54.87%、41.99%,凹凸棒石添加量为20%时,使重金属Pb的富集量减少了34.01%。凹凸棒石的添加增强了污泥生物炭的钝化功能,为污泥安全利用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58.
基于物联网和LSTM的柑橘园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构建柑橘果园环境信息物联网实时采集系统,建立基于物联网和长短期记忆(LSTM)的柑橘园土壤含量和电导率预测模型,为果园灌溉施肥管理、效果预测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土壤温度、含水量、电导率三合一传感器,在柑橘果园中设置5个节点和1个气象站,通过ZigBee短距离无线通信和GPRS远距离无线传输,将果园气象数据和土壤墒情数据传输至远程服务器。利用LSTM模型建立气象数据与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的预测模型,计算均方根误差(RMSE)和决定系数(R2)以进行性能评估。结果 物联网系统能够实现远程传输柑橘果园环境数据,建立了基于LSTM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的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预测模型,模型在5个节点的数据集的训练结果分别为:LSTM模型训练的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的RMSE范围分别为6.74~8.65和6.68~8.50,GRNN模型训练的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的RMSE范围分别为7.01~14.70和7.60~13.70。利用生成的LSTM模型和气象数据进行拟合,将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的预测值与实测值进行回归分析,LSTM模型拟合的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的R2范围分别为0.760~0.906和0.648~0.850,GRNN模型拟合的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的R2范围分别为0.126~0.369和0.132~0.268,说明LSTM模型的性能表现较好。结论 建立了柑橘果园环境的物联网信息传输系统,构建的基于LSTM的果园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可用于指导柑橘果园的灌溉施肥管理。  相似文献   
959.
北京喇叭沟门林区森林燃烧性及防火区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该文根据北京市怀柔县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条件和森林分布状况 ,对森林和林区植被的易燃特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选取了植物 (树种 )组成、郁闭度、林分年龄、森林类型、坡向、坡度、海拔高度等 7个林分因子作为燃烧性分量 .通过对各小班的燃烧性综合指标的计算、排序 ,划分了 5个森林燃烧性等级 .并在此基础上 ,对喇叭沟门乡进行了防火区划分 ,为制定自然保护区规划和开展森林防火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60.
库伦荞麦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