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0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6篇
  4篇
综合类   119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163篇
园艺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61.
在真核生物基因组转录过程中,除了一些蛋白质编码RNA以外,还有一些不同类型的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也参与了复杂生命活动过程的调节。近年来,全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出现和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ncRNA的研究,ncRNA在生物领域的多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在人类肿瘤、非肿瘤等方面的疾病治疗,在动物胚胎发育、肌肉生长、脂肪沉积、免疫应答及皮肤毛囊调控等领域都有了很大的进展。作者主要综述了全转录组测序技术、ncRNA分类、主要作用机制和ncRNA在畜禽中的应用,为探究ncRNA在动物中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2.
正湖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白荚豇豆品种鄂豇豆1号(鄂审菜001-1997)因其品质甜糯,深得湖北、湖南消费者的喜欢,从而带动了湖北、湖南两省春、夏、秋3季广泛种植白皮豇豆的产业。近年来,由于供求关系的推动,以及设施蔬菜的发展,武汉、长沙等中大城市周边,早春采用大棚种植鄂豇豆1号的农户逐渐增多,并且种植效益相当可观。但由于鄂豇豆1号不能完全契合大棚种植对豇豆品种的要求,导致有些年份因管理不当  相似文献   
263.
为了揭示内蒙古绒山羊不同部位羊绒品质的差异性以及羊绒长度、羊绒细度的相关性,试验收集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30只周岁绒山羊31个部位的羊绒长度和细度数据进行品质差异性和羊绒长度、细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的羊绒长度在5~10 cm之间,羊绒细度在13~15μm之间;其中部位R2C1的羊绒长度最长(9. 95 cm),部位R5C3的羊绒长度最短(5. 96 cm);部位R3C3的羊绒细度最细(13. 42μm),部位R1C1的羊绒细度最粗(14. 70μm)。内蒙古绒山羊羊绒长度、羊绒细度、羊绒细度标准差不论是横轴(Ri)间还是纵轴(Cj)间均存在显著(0. 01P≤0. 05)或极显著(P≤0. 01)差异。羊绒长度和细度均表现为体侧部优于背部和腹部;各横轴羊绒长度自前向后表现为由长变短的变化规律,羊绒细度表现为体躯中间部位优于体躯前后两端;细度标准差表现为腹下和腹侧低于其他部位,且各横轴羊绒细度标准差低于各纵轴羊绒细度标准差。体侧部羊绒长度和细度间呈显著(0. 01P≤0. 05)或极显著(P≤0. 01)负相关,其他部位间呈或正或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P0. 05),整体上呈负相关。说明可将内蒙古绒山羊体侧部作为羊绒品质选择部位,同时通过选育提高腹部和后躯的羊绒长度、降低背部和后躯的羊绒细度来改善绒山羊个体绒品质的同质性。  相似文献   
264.
许多研究已表明PRLR基因是影响山羊繁殖力的一个候选基因。课题以内蒙古阿尔巴斯绒山羊为研究对象,利用RT-PCR技术检测PRLR基因在内蒙古绒山羊生殖轴的表达。结果表明,PRLR基因在内蒙古绒山羊下丘脑、垂体、卵巢中均有表达,说明下丘脑、垂体、卵巢是催乳素作用的靶器官,同时也阐明催乳素对内蒙古绒山羊的繁殖力的影响是通过与靶器官受体基因结合来发挥其功能的,为进一步探讨催乳素对内蒙古绒山羊繁殖影响的作用途径及调控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65.
本文以三河牛第一泌乳期测定日产奶量记录为研究材料,通过建立随机回归模型,对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加性遗传效应和永久环境效应)配合不同阶数的legendre多项式,应用似然比及残差方差等作为综合评价指标,得到了用于测定日产奶量遗传评估的最优模型,并估计了第一泌乳期的表型和遗传变化规律。研究得出:产奶量的最适遗传评估模型为LP8-3-5;产奶量第一泌乳期遗传相关表现为:第153与第228测定日间遗传相关最高(0.943),第5与第305测定日之间存在负的遗传相关(-0.507);第228测定日遗传力最高(0.71),泌乳初期最低(0.184)。  相似文献   
266.
内蒙古绒山羊皮肤蛋白质双向电泳条件优化及图谱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旨在建立内蒙古绒山羊皮肤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采用液氮研磨法提取蛋白质,通过双向电泳技术对蛋白质进行分离,分别对不同的蛋白质沉淀方法、上样量和SDS-PAGE凝胶浓度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使用2-D Clean-up试剂盒处理、上样量为20 μg、采用10%的SDS-PAGE凝胶浓度时可获得重复性好和分辨率高的双向电泳图谱,便于后续的内蒙古绒山羊皮肤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  相似文献   
267.
2013年作者在加拿大北阿尔伯塔理工学院(Northern Albea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IT)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学习访问,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获益匪浅。将此次所学的知识与自身授课结合起来,期望在教学中有新的突破,达到学有所用。  相似文献   
268.
昭乌达肉羊是内蒙古赤峰市经多年努力培育出的具有区域特色的优质肉用新品种。对昭乌达肉羊羯羊、蒙古羯羊进行了屠宰试验,以比较其肉用性能和肉品质特性。结果表明,昭乌达肉羊和蒙古羯羊屠宰率分别为57.79%和44.32%,净肉率为71.08%和65.75%。昭乌达羯羊的屠宰率和胴体产肉率等各项指标均极显著高于蒙古羯羊(P<0.01)。肉品质测定结果,昭乌达肉羊与蒙古羯羊剪切力值差异不显著。昭乌达肉羊的肌肉脂肪含量在3%~4%之间,蛋白质含量高于20%,羊肉所含的各种必需氨基酸在理想蛋白质指标中均占50%以上,赖氨酸和组氨酸超出了理想蛋白质指标。昭乌达肉羊的肌肉中,鲜味氨基酸的含量均显著高于蒙古羯羊(P<0.05)。2个品种羊的脂肪酸组成基本一致,都是以油酸、硬脂酸、棕榈酸为主,在2个肉羊品种的亚油酸及亚麻酸含量中,昭乌达肉羊显著高于蒙古羯羊(P<0.05)。昭乌达肉羊不仅口感良好,而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269.
冷冻保护剂对家畜精液冷冻保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畜精液冷冻保存可以实现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人工授精,能有效提高优良种公畜的利用率,扩大其基因传播范围,同时也是家畜遗传资源易位保存的主要方法之一。在精液冷冻保存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稀释液成分对解冻后精子品质的影响十分重要。精子对低温非常敏感,在稀释液中加入冷冻保护剂可有效提升精子解冻后活力。文章综述了近几年渗透性冷冻保护剂(甘油、乙二醇、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和非渗透性冷冻保护剂(卵黄、大豆卵磷脂、蔗糖、脱脂乳)在猪、牛、羊、鸡、兔以及骆驼上的应用与研究,旨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家畜精子冻融损伤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70.
试验旨在分析外源褪黑激素(Melatonin,MT)对绒山羊绒毛生长特性与皮肤毛囊组织周期性变化规律的影响。选择10只体重和产绒量相当的罕山白绒山羊周岁母羊为试验动物,分为两组,每隔1个月按照2 mg·kg~(-1) BW的剂量在埋植组绒山羊耳后皮下埋植MT。连续采集13个月(从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的肩胛部皮肤和绒毛样品,每月测定其绒毛长度,并制作皮肤毛囊组织切片。结果表明,埋植MT使绒山羊体表常年有绒毛覆盖,春季和秋季出现脱绒现象,之后快速长出新绒毛,绒毛脱落时次级毛囊活性降低。表皮的角质层厚度在毛囊生长前期随着绒毛的生长逐渐变薄,而在毛囊生长后期逐渐变厚,毛囊进入休止期时其厚度达最高点;与表皮其它三层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研究结果提示,12月开始持续埋植MT将缩短绒毛生长周期,其表皮及次级毛囊活性也会随之出现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