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95篇 |
免费 | 25篇 |
国内免费 | 6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04篇 |
农学 | 105篇 |
基础科学 | 81篇 |
78篇 | |
综合类 | 824篇 |
农作物 | 163篇 |
水产渔业 | 65篇 |
畜牧兽医 | 687篇 |
园艺 | 122篇 |
植物保护 | 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29篇 |
2022年 | 53篇 |
2021年 | 58篇 |
2020年 | 57篇 |
2019年 | 79篇 |
2018年 | 92篇 |
2017年 | 43篇 |
2016年 | 44篇 |
2015年 | 73篇 |
2014年 | 114篇 |
2013年 | 99篇 |
2012年 | 112篇 |
2011年 | 139篇 |
2010年 | 101篇 |
2009年 | 163篇 |
2008年 | 122篇 |
2007年 | 83篇 |
2006年 | 64篇 |
2005年 | 67篇 |
2004年 | 79篇 |
2003年 | 90篇 |
2002年 | 91篇 |
2001年 | 54篇 |
2000年 | 50篇 |
1999年 | 56篇 |
1998年 | 49篇 |
1997年 | 36篇 |
1996年 | 42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40篇 |
1992年 | 29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28篇 |
1989年 | 29篇 |
1988年 | 21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19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1篇 |
1960年 | 4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31.
我国是毛纤维及毛皮生产及加工大国,这是由于我国的毛、皮产业的生产、加工、流通等各环节之间相互脱节,存在一定的不规范性,且动物毛、皮产业是高风险的产业,为了使我国的毛纤维及毛皮产业健康稳定地发展,本文建议建立毛皮产业风险预警系统,并阐述了毛、皮产业风险预警系统的构成及建设步骤。 相似文献
32.
为探明贵州省某猪场引起猪体表脓肿的原因,本研究对该猪场脓肿部位的脓汁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并对分离所得的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试验、药敏试验、16S rDNA序列分子分析及动物感染试验。结果显示,从脓汁中成功分离到了3株菌落形态不一的菌株,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隐秘杆菌、停乳链球菌类马亚种,根据分离地点和时间将其分别命名为GZGP2018-1、GZGP2018-2和GZGP2018-3;GZGP2018-1菌株与NCBI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同源性高达99.9%,GZGP2018-2菌株与NCBI上化脓隐秘杆菌的同源性高达99.9%,GZGP2018-3菌株与NCBI上停乳链球菌类马亚种的同源性高达100%;3株分离菌株对头孢拉定、环丙沙星、磺胺间甲氧嘧啶和氟苯尼考较敏感,对青霉素类药物和红霉素耐药;3株分离菌株对试验小鼠均具有致死性。本研究为该猪场猪体表脓肿的发病原因、实验室诊断方法及日常防控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3.
34.
35.
皮肤和黏膜上皮细胞既是机体的物理屏障,又是机体防御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上皮细胞与白细胞、树突细胞(DCs)等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机体产生适应性免疫反应的重要因素。IL-17细胞因子家族是最近新发现的具有强大的促炎症作用的细胞因子,它们在机体的固有和适应性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IL-17A、IL-17C和IL-17F能够直接作用于组织的上皮细胞,诱导各种免疫反应来对抗病原体,且能够促进组织的修复。IL-17E最基本的作用是作用于白细胞和诱导Ⅱ型免疫,这在其对抗寄生虫的作用中是非常关键的,此外,IL-17E还可以反向调节白细胞对IL-17A和IL-17F的产生;而对于IL-17B和IL-17D的研究则相对较少一些。 相似文献
36.
37.
根据已发表的猪链球菌2型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c)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对10株不同来源链球菌Gapc基因进行PCR扩增,并选择PCR产物进行克隆并测序分析,结果在10株不同来源链球菌菌株中有8株可扩增出与预期大小(1011 bp)相一致的DNA片段;选取4株细菌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发现其片段大小为1009或1012 bp,与GenBank参考菌株Gapc基因序列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5.3%~98.3%,氨基酸同源性为87.2%~99.4%;生物学软件分析结果显示Gapc基因在链球菌属细菌中相对保守,且具有较多的潜在抗原表位。本研究为链球菌检测技术和核酸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8.
39.
40.
应用溶血试验和动物试验方法,检测来源于正常羊肠内容物和猝死羊肝、脾及肠内容物中产气荚膜杆菌及其毒素的溶血性和致病性。结果显示,在1%葡萄糖血平板上,所有14株猝死羊分离株均表现出典型的双溶血环(100%),而在22株正常羊分离株中5株为双溶血环(22.7%)、15株为单溶血环(68.2%)和2株不溶血(9.1%);对1%绵羊红细胞的溶血作用上,猝死羊分离株毒素的溶血OD50值多在0.40~0.90,而正常羊分离株毒素的OD50值多在0.40以下:所有分离株及其毒素对小白鼠的致死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