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9篇
  3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高梁优良恢复系吉R 105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R105是采用地理远缘杂交和姊妹交的方法选育成的配合力高、恢复性强、综合性状好、抗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恢复系。该系主要含有亨加利高梁亲缘。利用吉R105配制出许多杂交种,其中辽杂22、吉杂121、本梁2号已通过国家高梁品种鉴定,吉杂122和吉杂123已通过吉林省高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32.
玉米黄改系材料萌芽期耐旱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正常水分和PEG6000胁迫处理条件下,对玉米自交系黄早四和16份黄改系材料进行萌芽期耐旱性鉴定并筛选耐旱材料。结果表明,PEG溶液在浓度为-0.2 Mpa(11.96%)即可进行干旱胁迫处理。萌发耐旱指数(GDRI)和贮藏物质干旱伤害率能够区分材料的耐旱性,GDRI与贮藏物质干旱伤害率呈显著负相关。GDRI与胚根长伤害率、胚芽干重伤害率和胚根干重伤害率呈显著负相关。中胚轴长度、子粒鲜重和子粒干重不受干旱胁迫的影响,不能作为耐旱性鉴定的性状,可用于育种材料的筛选性状。根据PEG胁迫筛选,获得6份黄改系的萌芽期耐旱性材料。  相似文献   
33.
吉杂123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以自选不育系晋长早A为母本,以自选恢复系吉R105为父本,于2002年组配而成。2009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和鉴定。该杂交种稳产性好,适应性广、淀粉含量高(总淀粉含量76.88%),抗逆性强,抗丝黑穗病、抗叶斑病、抗蚜虫、抗倒伏,是春播早熟区重点推广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34.
粒用高粱育种近10年来进展缓慢,今后应以高产为目标,以多抗、耐密、广适为核心,以优质为保障。(1)组织高粱育种单位、育种者之间进行科研大协作,加强基础研究,强化技术储备,重视农艺性状选拔,创造新种质;(2)适应气候条件变化,选择相对较晚熟的杂交种,有利于提高产量;(3)重视改善品质,根据用途培育优质高产杂交种;(4)提高抗逆性和耐密性,增强抗倒性;(5)不同类型间亲缘关系要清晰,以保持和提高两亲间的杂种优势;(6)改进和强化育种选择方式,增加F2代群体株数,保证种植密度,强胁迫环境下选择,提高选择强度;(7)改进和完善种子繁殖制种技术,保证新品种的繁制质量和数量,建立优良杂交种推广体系;(8)促进粮食转化,提高经济效益,利于高粱发展。  相似文献   
35.
叙述了吉林省20世纪50~90年代各阶段高粱播种面积、产量、品种等生产情况,并针对高粱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吉林省高粱生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36.
浅议保证杂交高粱种子纯度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粱杂交种的纯度不高,一直是高粱生产中的重要问题之一。要想保证杂交高粱种子纯度,首先要从亲本种子抓起,然后在繁育过程中保证隔离、去杂工作的及时彻底,另外还要严防机械混杂。  相似文献   
37.
阐述了粒用高粱育种应重视株型改良、培育适宜机械化的矮秆品种;对高粱倒伏问题、站秆成熟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高粱的销路是影响高粱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引起广大高粱工作者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38.
高粱吉杂118制种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选地要好且隔离要保证、采取药剂拌种或包衣、适时播种和合理密植并准确配置父母本比例、施足底肥和种肥并及时适量追肥、重视花期调节与观测、去杂要及时彻底、做好辅助授粉、及时早割与搞好晾晒等方面介绍高粱吉杂118制种技术,以期为提高该品种制种的质量和数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甜高粱的特点利用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高粱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碱、耐瘠薄、光合效率高等生理优势,还具有用途广泛的特点,即可作为牛羊鱼饲料,又可作为加工糖、白酒原料,残渣还可生产纸和纤维板,更重要的是作为能源作物栽培前景广阔.但是在甜高粱生产利用中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改进和提高,首先育种要改良抗倒性、提高含糖量,栽培要解决逆境栽培和规模化生产技术,加工解决贮藏、高效菌株选育和生产成本及残渣利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40.
粒用高粱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遗传基础狭窄,适宜机械化的品种和突破性品种少,套牌经营假劣种子多;二是栽培技术落后,管理粗放,机械化水平低,病虫草危害重,药害时有发生;三是加工利用单一,研发力度不够,缺少政策扶持。应完善种质交流和经营规则,建立合作共赢平台;育种和栽培都要符合机械化需求,提高效率,增收节支。当前研发重点是解决高粱的用途问题,扩大利用范围和销量,高粱面积才能有所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