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8篇
  16篇
综合类   7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8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71.
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人们对牛肉的经济性和肉品质要求提高,培育生长性能和生产性能更加良好的肉牛品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动物育种逐渐从表型性状研究向基因调控发展,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能够更加快速准确的选择目标性状,分子育种技术提高了品种培育效率并降低了成本,且繁育的后代优良性状更加稳定,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目前新疆肉牛分子育种的应用较少,多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且存在着经费不足和育种场规模小、难以获得足够的样本等问题。本文综合阐述了分子育种的概述、肉牛分子育种研究进展和新疆肉牛分子育种现状,旨在为新疆肉牛分子育种工作提供一定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2.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围绕着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该研究在对国内外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全面回顾的基础上,系统概括了其研究历程与阶段,总结了其理论与模型研究的主要进展,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的创新和深化。  相似文献   
173.
冻精配种技术是肉牛养殖提质增效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育种和保种的基础技术,在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为促进冻精配种技术在广大基层地区的应用,从种牛的选择、精子的冷冻复苏和母牛发情的鉴定3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冻精配种技术的因素,并从准确鉴定繁殖母牛发情、找准繁殖母牛最佳人工授精时间和规范直肠人工授精技术3个角度提出针对性的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174.
麦茬番茄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麦茬番茄上市时间为8~9月,此期是蔬菜淡季,番茄市场销售价格与保护地栽培价格接近。因此,麦茬番茄栽培投资小,效益高,市场潜力大,是菜农增收致富的好门路,深受菜农欢迎。由于此茬番茄生长处在强光高温虫害盛发季节,用常规方法进行栽培管理,一般年份番茄感染病毒概率70%~100%,严  相似文献   
175.
谷子茎秆叶鞘叶片及其结合部位的拉伸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谷子机械收获作业过程中存在的秆叶易缠绕问题,该文以晋谷21、张杂10为对象,分别对谷子不同节间的茎秆、叶鞘、叶片和叶环各部位进行拉伸力学测试,并利用SAS统计软件对测试数据做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相关力学参数沿茎秆节间的变化规律。两个谷子品种的茎秆在上下节间处的弹性模量、抗拉力和抗拉强度均差异显著(P<0.05)。由茎秆表皮拉伸测试测得晋谷21的茎秆弹性模量为4.2~6.6 GPa,抗拉强度为67.65~130.13 MPa,抗拉力为344~1 600 N;张杂10的茎秆弹性模量为4.5~8.0 GPa,抗拉强度为73.22~136.50 MPa,抗拉力为167~567 N。两个谷子品种在不同节间位置、不同部位(叶鞘、叶片及叶环)的抗拉力和抗拉强度差异均极显著(P<0.01)。晋谷21的中上部节间叶鞘、叶片及叶环平均抗拉强度分别为13.30、10.13和4.18 MPa,平均抗拉力分别为122.16、41.23和25.80 N。张杂10的中上部节间叶鞘、叶片及叶环平均抗拉强度分别为13.30、11.77和4.24 MPa,平均抗拉力分别为104.30、59.48和22.87 N。测试结果表明,谷子茎秆、叶鞘、叶片和叶环部位中抗拉强度最弱位置在鞘叶相连接的叶环位置处。谷子机械收获时可选择在茎秆中部以上、穗部第2节间以下各节间的叶环位置处进行秆叶分离,施力大小25~30 N。研究结果可为谷子收获装置的设计与优化提供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176.
从景观格局视角分析了滇中城市群2000—2009年耕地时空变化特征,结合高程、人口、GDP、距离等自然和社会经济数据,通过构建滇中城市群耕地Logistic回归概率模型,对研究区耕地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景观格局指数可以直观地分析耕地时空变化;研究区耕地变化受自然和社会经济因子共同影响。该研究可为耕地政策制定及类似地区城市群尺度的土地时空变化及驱动力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7.
云南山区宜耕未利用地开发适宜性评价与潜力分区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为更好地引导云南山区宜耕未利用地的开发,该文以云南省典型的山区县―弥渡县为例,将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空间分析技术、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及特尔菲法(Delphi)相结合,分别构建宜耕未利用地开发适宜性评价模型、新增耕地指数及补充耕地潜力模型、宜耕未利用地开发潜力分区评价模型,对云南山区宜耕未利用地开发适宜性与潜力分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宜耕未利用地开发适宜性分为4个等级:最适宜、中等适宜、勉强适宜、不适宜,面积分别为71.21、1177.39、1681.00和62.00 hm2,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38%、39.36%、56.19%、2.07%。研究区宜耕未利用地实际开发潜力为1248.60 hm2,预计新增耕地面积977.45 hm2。潜力分区结果表明,研究区可划分为5个潜力区和1个非潜力区。其中,Ⅰ级潜力区实际开发潜力164.97 hm2,可新增耕地144.21 hm2;Ⅱ级潜力区实际开发潜力53.38 hm2,可新增耕地46.66 hm2;Ⅲ级潜力区实际开发潜力210.64 hm2,可新增耕地164.01 hm2;Ⅳ级潜力区实际开发潜力773.93 hm2,可新增耕地590.11 hm2;Ⅴ级潜力区实际开发潜力45.68 hm2,可新增耕地32.46 hm2。研究结果的应用表明,该种方法得出的适宜性评价结果、新增耕地测算结果及潜力分区结果与当地实际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178.
张慧  赵俊三  李红波  周豹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3994-13997
针对于低丘缓坡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需要进行低丘缓坡资源的建设适宜性评价,有必要把生态学的概念引入其中,以减少开发过程中带来的弊端.提出了基于“生态位”元胞自动机(CA)的新模型,同时将该模型应用于拥有典型的低丘缓坡资源,处于云南省中部的安宁市,探讨了如何通过“生态位”元胞自动机和GIS的结合对安宁市低丘缓坡资源进行建设适宜性评价,根据元胞在t时刻的适宜建设的概率,将元胞的建设适宜性分为4个等级,即高适宜(S1)、中等适宜(S2)、勉强适宜(S3)、不适宜(N),从而得出安宁市低丘缓坡资源建设适宜性结果,为更加合理地利用低丘缓坡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9.
[目的]分析新疆褐牛屠宰性状的主成分。[方法]对伊犁天西养殖公司提供的33头、32~34月龄育肥新疆褐牛阉牛的产肉性能及牛肉质量进行测定;同时对胴体分割性状、优质切块做主成分分析。[结果]经测定新疆褐牛屠宰率达59.45%,胴体重、屠宰率均高,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上脑、外脊、眼肉3块高档肉与活体重、胴体重呈强度正相关,胴体分割性状的前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1.24%。[结论]从特征根与贡献率来看,第1主成分反映了新疆褐牛牛体发育情况,参考第1主成分来指导生产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0.
为钟祥市油菜项目遴选品种,选定13个品种开展筛选试验。对参试品种的丰产性、抗病性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圣光128在试验中表现优异,其株高、分枝数、角果数都较为适中,丰产性较为明显,建议适当加大该品种推广力度。天油杂283、华油62、大地199等三个品种产量均超过200kg/667m2,建议适量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