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篇
农学   7篇
  2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为促进干旱区湖泊的可持续发展,选取1991、2001、2010年3期遥感影像数据(Iandsat TM/ETM),通过几何校正等预处理,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对巴里坤湖区面积进行水体判识与水域面积计算,探讨湖泊动态变化状况。结果表明,巴里坤湖总水域面积在1991年为97.47km2,2001年湖泊面积为45.65km2,2010年36.18km2,湖泊水域面积萎缩,是气候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2.
为研究不同水平低粗蛋白质(CP)氨基酸平衡日粮对10~25 kg仔猪的生长性能、血液指标、营养物质表观养分消化率和腹泻率的影响,选取320头10 kg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CP水平为20.1%,其他组饲喂低CP补充氨基酸日粮,CP水平分别为18.3%、14.9%、13.2%,除根据需要补充L-赖氨酸、DL-蛋氨酸、L-苏氨酸、L-色氨酸外,还补充L-缬氨酸、L-异亮氨酸、L-苯丙氨酸和L-组氨酸等,共计8种晶体氨基酸,各处理氨基酸水平均达到或超过NRC(1998)猪营养需要量标准,试验期24 d。结果显示:①20.1%CP组仔猪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13.2%CP(P0.05);各组间料重比(F/G)、平均采食量(ADFI)差异均不显著(P0.05)。②20.1%CP组仔猪血清尿素水平最高,13.2%CP最低,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各组间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白蛋白/球蛋白、胰岛素、血糖、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均差异不显著(P0.05)。③13.2%CP、14.9%CP组仔猪CP表观消化率极显著低于20.1%CP组(P0.01);其余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④20.1%CP组仔猪腹泻率最高,13.2%CP组腹泻率最低,且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日粮CP水平降低至14.9%时对仔猪的生长性能无不良影响;血清尿素水平、CP表观消化率均极显著对于对照组(20.1%CP),仔猪腹泻率大大降低。因此10~25 kg断奶仔猪氨基酸平衡日粮CP水平可降低至14.9%,不影响仔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93.
94.
以新疆精河县大农业系统为研究对象,从能值角度出发,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ANN)对系统能值投入和产出的预测结果,分析精河县大农业系统在2008—2013年能值利用的几种可能情景,并通过相关参数分析对几种情景进行优选,此优选结果通过了非参数假设检验,说明产投平衡模式可为系统发展的合理情景之一.  相似文献   
95.
马铃薯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 Thorne是我国重要的检疫性病原线虫。为筛选对该线虫具有高效引诱活性的物质,本研究利用水琼脂平板法测试了不同真菌及其培养滤液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引诱作用。结果表明,线虫对不同测试真菌趋性不同,其中对灰葡萄孢的趋性最强。在处理36 h后灰葡萄孢菌饼对线虫诱集率达到15%,其培养滤液对线虫的诱集率为8%,显著高于相应的禾谷镰刀菌、半裸镰刀菌处理与对照。灰葡萄孢对线虫的引诱作用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而增加,处理96 h后灰葡萄孢菌片诱集到的线虫数为78头,引诱率为26%。经80℃加热120 min后灰葡萄孢菌饼对线虫的引诱能力未显著降低,说明灰葡萄孢中对线虫具诱引活性的物质对热稳定。灰葡萄孢正丁醇和乙醇提取物对线虫诱集率分别为11.6%和11.0%,显著高于石油醚提取物和甲醇对照。本研究可为开发马铃薯腐烂茎线虫防治新策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6.
河北省甘薯茎腐病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薯茎腐病是近几年在我国发现的一种新的细菌性病害,目前该病已在我国的福建、广东、江西、广西、海南、河南、重庆、江苏等地发生。2013年10月在对河北省甘薯病害的调查中在文安县发现了大量疑似甘薯茎腐病的病株,给当地的甘薯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经对疑似病株病原菌的分离纯化、柯赫氏法则验证、形态观察以及基于16SrDNA序列的分析,最终确定该病害为甘薯茎腐病,病原菌为达旦提狄克氏菌(Dickeya dadantii)。这是该病害首次在河北省被发现。  相似文献   
97.
河北省禾谷孢囊线虫种群密度和冬小麦产量损失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明确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对小麦的危害,于2011年10月—2012年6月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采用定量接种方法测定了其在不同接种密度下对冬小麦产量和线虫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禾谷孢囊线虫接种密度的增加,小麦的株高、穗长、小穗数、分蘖数和籽粒重均呈下降趋势。小麦产量随着接种密度的增加损失率增加,在接种密度大于29个卵和2龄幼虫/g土时,小麦产量损失率均达50%以上,接种密度为465个卵和2龄幼虫/g土时损失率最大,达到77.7%;当接种密度小于116个卵和2龄幼虫/g土时,禾谷孢囊线虫的最终密度随着接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接种密度大于该值时,最终线虫密度则随着接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且其繁殖系数随着接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以小麦单株籽粒重为参数,利用Seinhorst模型拟合孢囊线虫密度与产量的关系,可知小麦对禾谷孢囊线虫的最低忍耐值为5个卵和2龄幼虫/g土,相对最低产量为0.23。  相似文献   
98.
本试验在生长育肥猪日粮中添加酶解蛋白肽T30,研究小肽对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并探讨其在生长育肥猪阶段的最适添加量。采用单因子随机试验设计。选取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三元商品猪30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Ⅴ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2%、3%、4% T30。试验期30 d。结果显示:①Ⅲ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Ⅰ、Ⅴ组(P<0.05);Ⅲ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Ⅱ组(P<0.05),与其他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②Ⅴ组总蛋白、球蛋白水平最高,显著高于Ⅱ组(P<0.05),但与其他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Ⅱ组尿素氮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③Ⅴ组干物质、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最高,T30添加组钙、磷表观消化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综上所述,在生长育肥猪阶段酶解蛋白肽的最佳添加量为1.796%,添加酶解蛋白肽可提高生长性能、降低料重比,提高血液总蛋白水平、球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99.
鱼粉因鱼源差异和制造工艺方法及产晶包装和储运方法等的不同,质量相差甚多,营养成分也变异很大。劣质鱼粉根本无法保证畜禽所需要的营养,造成生产性能下降,甚至中毒死亡。因此在实际生产中,不仅应测定鱼粉的水分、蛋白质和食盐等常规成分,同时还要进一步鉴定鱼粉中的杂质和异物。  相似文献   
100.
中国西北干旱区1981~2001年NDVI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气候变化在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特征,对植被也带来不同的影响,对不同地区气候变化特征的认识及植被变化的相应分析,可使我们对全球变化对干旱区的影响有更深入的认识。本文通过定量分析西北干旱区1981~2001年NOAA/AVHRR数据和同期的气象资料,借助于遥感技术和数理统计知识,分析了1981~2001年我国西北干旱区NDVI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显示:1981-2001年间西北干旱区年际最大NDVI的变化与气候变化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尤其是对新疆的南、北疆来说,NDVI的变化受到年降水量、年均温和空气相对湿度的影响比较显著,NDVI与年降水量和相对湿度的相关程度要明显比与年均温的相关程度高。甘肃内蒙古的河西走廊和青海的柴达木地区NDVI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同时这两个地区也是年降水量变化最小的地区。从而得出一个结论:降水资源是我国西北干旱区植被生长和生态建设的最重要气象因子,只有充分、合理地利用"降水"这种天然水资源才能最终实现中国西北干旱区环境、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