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3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篇 |
农学 | 7篇 |
2篇 | |
综合类 | 63篇 |
农作物 | 4篇 |
水产渔业 | 1篇 |
畜牧兽医 | 57篇 |
园艺 | 2篇 |
植物保护 | 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3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比较了以石油醚和乙醚作提取剂,分别测定其饲料中粗脂肪的含量,二种提取剂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石油醚代替乙醚作提取剂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2.
23.
通过在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三氧化二砷,研究了三氧化二砷对蛋用小公鸡生长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小剂量(0.5,1ppm)时,促进生长;较大剂量(2,4,8ppm)时,抑制生长。 相似文献
24.
25.
利用2005—2010年250 m×250 m的EOS-MODIS卫星资料,通过预处理、几何校正,在C++环境下,进行水体判识与面积计算,对艾比湖湖区水域面积进行计算,得到逐旬的遥感动态监测数据,将其与同期气象台站的观测资料(温度、降水、风速、蒸发量)相结合,在SPSS中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艾比湖面积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同一年内,由春到秋,艾比湖湖区水体面积总体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湖区水域面积年内最大值多出现在春季,年内最小值多出现在秋季,但秋末湖区水域面积相对秋初又有所增加.②从年际变化来看,2005—2010年,艾比湖湖区水域面积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旬平均最高峰出现在4月中旬,且5月下旬湖区面积会出现次高峰,旬平均最小值出现在10月上旬,旬平均最高峰主要是山区融雪和降水的共同作用所致,次高峰主要是由降水所致.③相关分析表明,湖泊面积变化与温度、降水相关性不显著,但与风速有显著的正相关,与蒸发量有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26.
以新疆精河县为研究区,从能值分析角度出发,基于三期TM遥感影像(1990,1999和2007年)提取到的农田、林地、草地和水域4种土地利用面积信息,分析了研究区1990,1999和2007年大农业系统的能值投入与产出情况,通过对研究区大农业系统的4个子系统——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和水产业能值利用情况的对比发现:所研究时段内精河县大农业系统的能值投入总量在波动中增加,能值产出也逐渐上升,但是其能值投入产出比呈下降趋势,说明进一步提高能值利用效率才是保障研究区大农业系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7.
几种杀虫植物对蚜虫的生物活性及与化学杀虫剂混用的联合毒力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杀虫植物的筛选测定发现,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大籽蒿(Artemisia sieversiana)3种植物的丙酮提取液对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绣线菊蚜(Aphis pomi)和菜缢管蚜(Rhopalosiphum pseudobrassicae)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以不同溶液进行提取,马齿苋的水浸液和丙酮浸液活性较高,北乌头的丙酮浸液活性最高。与化学农药混用,3种植物提取液对吡虫啉和氧化乐果均表现明显增效。而与抗蚜威混用则无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28.
用玉米秸粉与草木樨粉各占30%的颗粒料进行了饲喂生长兔对比试验。饲养试验结果,生产性能没有明显差别;消化试验结果,能量及主要营养成分消化率相近。饲喂含30%玉米秸粉的颗粒料可使每 Kg 增重的饲料费用降低23.3%。说明玉米秸粉用于家兔日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9.
部分国内外小麦种质资源对燕麦孢囊线虫的抗病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麦孢囊线虫是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原线虫。为筛选抗燕麦孢囊线虫的小麦种质资源,采用室内接种方法测试了104个国外小麦品种(系)和37个国内小麦品种对燕麦孢囊线虫的抗病性,并利用不同抗性评价标准在自然病田对37个国内小麦品种的抗病性进行了评价。室内接种试验表明,104份国外小麦品种(系)中有高抗品种(系)14个,中抗品种(系)12个,中感品种(系)27个,其他均属高感,37个国内参试品种均属感病品种。自然病田鉴定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37个国内品种的评价结果具有较大差异。依据Andersen等的评价标准,37个小麦品种中有7个品种表现感病,30个品种表现抗病,与室内接种测试结果差异较大;依据Ireholm的标准,仅良星66表现抗病,其他品种均表现感病,与室内测试结果接近;依据Soriano等的标准,37个品种均表现感病,与室内测试结果相同。建议在筛选抗孢囊线虫小麦资源时首先采用Andersen等的标准进行初筛,然后利用Soriano等的标准进行田间评价。 相似文献
30.
以末龄大腊螟幼虫为测试对象,采用Miller的一对一方法,研究了Steinernema feltiae和Heterorhabditis megidis的Nictating行为、寄主刺激及活动能力对其侵染办的影响。实验证明,H.megidis在泥炭基质上表现Nictation行为,但S.feltiae不表现典型的Nictating行为,仅身体的一部分左右摇摆。H.megidis表现Nietation行为或受昆虫寄主刺激线虫个体的侵染力显著高于无Nictation行为或未受昆虫寄主刺激线虫个体的侵染力,线虫的活动能力越强其侵染力越强;S.feltiae线虫侵染前的身体摇摆行为和昆虫寄主的刺激对线虫的侵染力无显著影响;活动能力较强或活动能力较弱的线虫个体,侵染力要高于活动能力居中的线虫个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