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0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1篇
  4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奶牛乳房炎是引起奶牛养殖业重大经济损失的三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流行性广泛,危害性极大,可影响奶牛泌乳性能,甚至使乳房丧失机能,严重影响奶牛机体健康及牛奶品质.因此,有效控制奶牛乳房炎,尤其是奶牛隐性乳房炎,对减少经济损失、提高奶牛产奶量及奶品质、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21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产品消费群体不断扩大,人们也更加关注水产品的营养及质量安全问题。烟台市是全国重点渔区和优势水产品主产区,烟台市渔业主管部门为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应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水产品养殖环节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认真扎实地做好全市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本文根据烟台市水产品质量年度监管工作方案,结合全市水产养殖实际情况,提出了水产品养殖环节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的工作思路及目标、监管建议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13.
为研究冰鲜杂鱼和配合饲料对钝吻黄盖鲽(Pseudopleuronectes yokohamae)生长及肠道健康的影响,以同一批培育的钝吻黄盖鲽幼鱼(体长为10.16 cm±0.06 cm)为研究对象,经42 d的投喂试验,采用体尺性状测量、肠道组织石蜡切片制作和高通量测序等方法,研究了冰鲜杂鱼(FF组)、配合饲料(CF组)及二者混合投喂(MF组)对钝吻黄盖鲽生长性能、肠道结构和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配合饲料组相比,冰鲜杂鱼组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P<0.05),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幼鱼肠道及其菌群结构分析显示,投喂冰鲜杂鱼能显著提高幼鱼肠道绒毛长度和基层厚度(P<0.05),提高幼鱼肠道菌群多样性,并促进红杆菌科等有益菌在肠道中的分布;混合投喂组各项指标介于冰鲜杂鱼组与配合饲料组之间。研究表明,在钝吻黄盖鲽的养殖过程中,可在配合饲料中适量添加红杆菌科的有益菌以促进钝吻黄盖鲽的生长和营养吸收,而钝吻黄盖鲽人工配合饲料的配方还应进一步优化,以提高其市场优势。  相似文献   
214.
在水温为16-18℃时,将平均体重为(60.75±0.32)g的仿刺参(Apostichhopus japonicus)饲养在150 cm×120 cm×60 cm的水箱中,通过在基础饲料中添加富硒酵母,使7组饲料中硒的浓度分别为0、0.20、0.40、0.80、1.60、3.20和6.40 mg/kg,进行为期28 d的生长实验,并对其体壁、消化道、呼吸树、肌肉等不同组织消化酶活力、免疫酶活力进行测定,探讨不同水平的外源硒对仿刺参生长、相关酶及体内硒含量的影响,并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仿刺参体内硒含量分析.结果显示,添加适宜浓度的硒提高了仿刺参的成活率(最高达100%)、消化酶和免疫酶的活性,蛋白酶(35.13 U/mg prot)和淀粉酶(0.51 U/mg prot)的最高活性分别为对照组的2.45倍和2.07倍.硒浓度为0.80-1.60 mg/kg时,仿刺参各组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仿刺参各组中的硒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有机硒的提高倍数大于无机硒,说明富集到体内的硒以有机硒为主.研究表明,硒浓度为0.80-1.60 mg/kg时,仿刺参的养殖效果最佳.本研究丰富了仿刺参的营养学内容,为仿刺参健康、高效、可持续养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15.
基于土壤黏粒含量遴选可代表平均土壤含水率的点位,是确定变量灌溉系统土壤水分传感器网络埋设位置的重要方法。为了评估水分亏缺程度对传感器埋设位置的影响,该研究通过在不同土壤可利用水量管理区内设置不同的水分亏缺灌溉处理,基于土壤含水率时间稳定性原理,分析了水分亏缺程度和土壤性质对冬小麦主要根系层内土壤含水率空间分布结构相似性和直接代表平均土壤含水率点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受土壤性质和水分亏缺程度的影响,在土壤砂粒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的1区,土壤含水率空间分布结构相似性仅在2016年的雨养处理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而在土壤剖面质地均匀的2区,2016年的雨养和高、中、低水分亏缺处理和2017年的中、低水分亏缺处理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在冬小麦主要根系层内,不同土壤性质管理区直接代表平均土壤含水率点位占总测点数的比例基本相等。受水分亏缺程度的影响,1区直接代表平均土壤含水率的测点比例随水分亏缺程度减小而增加,2区则呈先减小后略有增加趋势。除2016年高水分亏缺处理外,0~0.2、0.2~0.4、0.4~0.6 m土层代表平均土壤含水率点位的黏粒含量与该土层平均黏粒含量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P0.05),2 a拟合系数变化范围为0.66~1.03,且2017年拟合系数随土壤水分亏缺程度增加呈增大趋势。因此,在砂壤土地块变量灌溉管理区内,基于管理区平均土壤黏粒含量进行土壤水分传感器埋设位置遴选时,需根据拟采用的水分亏缺管理模式对拟合系数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216.
大棚早春番茄易出现尖顶果、桃形果、指形果、疤果、裂果、空洞果等畸形,畸形果严重影响了番茄的品质和产量,使其经济效益大幅下降。据调查:畸形果植株达30%-50%时,一般造成减产10%-15%,经济收入减少15%-25%。番茄畸形果的产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一是低温、光照不足:畸形果的出现,根本问题出在番茄花的最初形成期,即花芽的分化期。番茄在第1-3穗花芽分化期,  相似文献   
217.
目的观察85例脑动脉瘤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诊断与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5例脑动脉瘤行MSCTA、DSA诊断与治疗。结果85例中MSCTA共诊断出脑动脉瘤95个,DSA诊断出脑动脉瘤96个,术后确诊为脑动脉瘤96个。MSCTA漏诊1例,诊断符合率为99.0%(95/96)。43例行血管内电解可脱弹簧圈(GDC)栓塞术治疗,42例行开颅脑动脉瘤夹闭术。84例临床治愈出院,1例行开颅脑动脉瘤夹闭术者术后3d因脑水肿而死亡。结论MSC- TA是无创伤、安全、快速、简便的脑动脉瘤检查方法,以其诊断结果为依据选择治疗方案效果好,可作为颅内动脉瘤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18.
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检测镉对植物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能简单、直观、无损伤地检测重金属镉(Cd)对植物的毒害作用,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以植物光照培养箱中的拟南芥组培苗为材料,探讨0、50、75、100、200μmol/L Cd Cl2浓度对拟南芥幼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大,拟南芥组培苗幼根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特别是Cd浓度≥75μmol/L时,根长明显变短,根细胞中累积的活性氧(ROS)和钙离子(Ca~(2+))也逐渐增多,而根细胞活性有所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Ca~(2+)螯合剂可减轻ROS的积累,而ROS清除剂对于Ca~(2+)的增加影响明显,表明植株在遭遇镉胁迫时,根部ROS与Ca~(2+)积累存在着一定的互作关系。该技术能有效研究重金属对植物生长发育的毒害,为进一步揭示重金属的毒害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19.
地统计学在生态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现象存在空间变异性和空间自相关性。地统计学作为研究变量空间分布规律的理论与方法,成为定量分析自然现象空间特征的有效手段,并逐渐引入生态学研究中。在介绍地统计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论述了地统计学在生态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20.
α- 半乳糖苷酶(α-galactosidase,α-Gal;EC 3.2.1.22)是一类专一性催化 α-半乳糖苷键水解的外 切糖苷酶,具有水解半乳低聚糖、半乳甘露聚糖、半乳糖脂及糖蛋白中 α-1,6- 半乳糖苷键的能力,在动物、植 物及微生物(古细菌、细菌、真菌)等多种生物中广泛存在。因其催化反应的特异性,α-Gal 在食品、饲料、农业、 医药及轻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被认为是最具应用前景的酶制剂之一。不同物种和家族来源的 α-Gal 在序 列同源性、高级结构、活性位点、酶与底物结合的机制、酶的热稳定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极大地限制了 α-Gal 的开发与应用。与微生物来源的 α-Gal 相比,植物来源的 α-Gal 的研究报道仍相对有限。在植物中,α-Gal 广泛 参与植物叶片发育与衰老、种子发育与萌发、果实软化成熟以及逆境胁迫响应等重要生理过程,然而,目前有 关其参与上述过程的生理及分子机制仍不清楚。基于已有研究报道,综述了α-Gal 的来源与分布、种类、催化特性, GH 蛋白家族的进化,以及植物 α-Gal 在 RFO 生物合成、转运卸载与分解代谢、种子发育、脱水耐受及萌发、 非生物逆境胁迫应答、细胞壁重塑等重要生理过程方面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