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7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2篇
  11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转反义Trxs基因小麦00TY5后代株系的抗穗发芽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给小麦抗穗发芽育种提供基础材料和参考依据,以杨麦5号为受体,对转反义Trxs基因小麦00TY5的后代株系进行PCR分子检测,并对阳性株系进行了穗发芽和籽粒发芽试验。结果表明,PCR检测T4代14个转基因株系中阳性株系占78.5%.具有抗穗发芽特性的株系占阳性株系的54.5%。这些抗性株系在成熟前5d至成熟后10d.各株系与扬麦5号相比平均穗发芽时间推迟2.1d,穗粒发芽率和穗发芽度分别降低26.4%和52.8%;籽粒发芽开始时间延迟2d.籽粒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别降低40.8%和43.7%,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成熟后25d,各株系与扬麦5号的各种发芽参数差异减少或差异不明显。相关分析表明,穗发芽参数与籽粒发芽参数呈极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2.
以转反义trxs基因两个纯合株系及其未转基因对照小麦品种‘豫麦18’为材料,采用荧光定量RT-PCR、整穗发芽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的方法,对小麦灌浆过程中反义trxs基因表达、穗发芽特性及内源激素ABA和GAs含量进行了测定,探讨转基因小麦籽粒中内源激素ABA和GAs含量与穗发芽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种子形成过程中,反义trxs基因能够正常表达,两个转基因株系中内源trxh基因表达量都明显低于对照;转基因株系籽粒中ABA和ABA/GAs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平均分别比对照升高了18.39%和23.47%,而GAs含量在花后15~30d较对照有所降低,平均比对照降低了9.14%;花后20、25、30d,转基因株系的穗粒发芽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平均分别比对照下降了49.65%、28.2%、27.23%;相关分析表明,穗发芽率与ABA和ABA/GAs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GAs含量呈正相关。由此推断,反义trxs基因导入抑制了小麦内源同源基因的表达,改变了小麦体内ABA和GAs的平衡,使ABA合成量增加,是导致转基因小麦穗发芽率降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索臭椿生物碱在植物病原真菌防治中的应用.[方法]以臭椿树皮为原料,通过乙醇浸提法提取臭椿粗生物碱,并利用真空液相色谱技术对臭椿粗生物碱进行分离.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臭椿生物碱对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f.?sp.?cucumerinum)、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  相似文献   
104.
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林冬季地表覆盖施肥为核心的集约经营技术被广泛推广应用,冬季覆盖以及施肥处理必将对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影响。为揭示雷竹林覆盖和施肥等集约经营措施对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进行了田间试验。设计如下2个试验:试验1为施用等量硝态氮复合肥:m(氮)∶m(五氧化二磷)∶m(氧化钾)=16∶16∶16的对照1(不覆盖)和处理1(覆盖);试验2为覆盖的4个不同肥料处理,分别为对照2(不施肥),处理1,处理2(尿素),处理3(尿素+氯化钾),各处理以含氮量360 kg·hm-2为标准折算成相应的肥料用量,氯化钾与复合肥等钾量折算。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和定量PCR技术分析土壤氨氧化细菌(AOB)和氨氧化古菌(AOA)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功能基因丰富度。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土壤氨氧化细菌和氨氧化古菌有较高比例的共性种类,群落结构尚未发生显著改变;前期未覆盖的对照1与其他前期曾覆盖的所有处理的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差异相对较明显,同为前期覆盖的处理3与其他处理又稍有不同;土壤氨氧化细菌多样性为处理1明显高于(P<0.05)处理3;处理3氨氧化细菌和氨氧化古菌的基因的丰度均较高(P<0.05)。综合比较不同处理氨氧化细菌和氨氧化古菌的DGGE条带的多样性以及定量分析得出结论,处理3的氨氧化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基因最丰富,处理2最差。建议生产上采用尿素与氯化钾搭配施用,有利于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的活动和氮素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05.
小麦质膜蛋白基因TaPM19-1的克隆及其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小麦质膜蛋白基因TaPM19-1的特征及其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并探讨其在小麦抗逆调控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RACE技术克隆了该基因cDNA全长,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克隆基因编码蛋白的特性,并通过半定量RT-PCR分析该基因在非生物胁迫条件下的表达特性。【结果】TaPM19-1的cDNA全长1 090 bp,无内含子,编码蛋白包含182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9.02 kD,包含有典型的AWPM19保守域;依据氨基酸序列将来源于不同植物的16个AWPM19类蛋白分为3组,TaPM19-1与2个来源于大麦及1个二穗短柄草的AWPM19类蛋白亲源关系最近,同属于第三组。高级结构分析显示,TaPM19-1可形成4个由α-螺旋组成的跨膜域,N端位于膜内,包含由27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C端近40个氨基酸位于膜内。表达分析显示,TaPM19-1除在发育后期的种子中有较高水平表达外,其它组织中未检测到表达;在所检测的2个小麦品种根系中,TaPM19-1的表达受ABA诱导,但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极低;水分胁迫条件下,该基因在根系和叶片中均呈现较强的诱导表达特性;在高盐和高温胁迫条件下,该基因在洛旱2号小麦中均可诱导表达,而在中国春小麦中未检测到该基因表达;在低温胁迫条件下,未检测到TaPM19-1的表达。【结论】获得了小麦质膜蛋白基因TaPM19-1的cDNA全长,其编码蛋白可形成典型的跨膜结构特征;该基因受植物激素ABA的诱导,在洛旱2号中也可被干旱、高盐和高温胁迫诱导,但在中国春中对高盐和高温胁迫无响应。推测TaPM19-1在洛旱2号和中国春中存在不同的转录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06.
小麦TaMBD3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A甲基化(m5C)在基因表达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甲基结合域蛋白(MBD)是能特异识别甲基化位点的反式作用因子.为了探讨小麦中MBD基因的结构与功能,以拟南芥MBD基因的EST为基础,通过电子克隆结合RT-PCR方法分离克隆了包含ORF的小麦甲基结合域蛋白基因TaMBD3.序列分析显示,TaMBD3具有典型的甲基结合域,其中包含了能与甲基化DNA相结合的保守氨基酸残基.组织表达特性分析表明,TaMBD3在幼穗和茎中的表达量高于其它组织器官.采用电子定位的方法,将TaMBD3基因初步定位在6AS1-0.35-0.65和C-6BL3-0.36两个区域.  相似文献   
107.
从故障诊断对汽车维修重要性的角度探讨汽车故障诊断过程中的思路问题,对于汽车维修人员来说会起到一定的参考效果。  相似文献   
108.
论述目前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和特点,针对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9.
随着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智能和精准成为现代农业机械发展的目标,以技术代替资源,实施精准农业,是农业机械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水稻育秧摆盘覆土机在工作过程中,需耗费人力来维持准直线式的行走,不仅浪费劳动力且靠人力来维持机器方向往往不能实现精准的准直线行走,相对误差较大。为此,采用了机光电一体化技术,研发了一款适用于大棚水稻育秧电动摆盘覆土机的激光走直系统,以单片机控制器作为核心,将动力系统、传动系统、行走系统、摆盘覆土系统和激光导航系统等有机结合一起,具有激光导航走直、摆盘覆土速度快和节能环保等优点。试验验证表明:在达到育秧摆盘覆土农艺要求前提下,直线度误差可控制在±30mm/46m。激光走直系统可以精确控制摆盘覆土直线度,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并且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市场前景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110.
秦华  李永春  徐秋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5067-15069
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我们从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式的改进以及第二课堂建设等方面对微生物学理论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实践证明,教学改革的实施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