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2篇
畜牧兽医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温度胁迫对岩扇贝幼贝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温度变化对岩扇贝Crassadoma gigantea幼贝(壳长为36.39 mm±4.45 mm)抗氧化系统的响应,试验从低温开始每天1℃逐渐升温,共设5、10、15、20、25℃5个温度试验组,检测温度胁迫下各组岩扇贝幼贝鳃组织抗氧化酶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变化。结果表明:岩扇贝幼贝SOD活力在5℃时显著低于其他温度组(P0.05),温度为10~25℃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CAT活力在温度5~20℃时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25℃时显著高于其他温度组(P0.05);T-AOC能力在15℃时显著高于其他温度组(P0.05),温度从15℃升高或降低,T-AOC能力都会显著下降(P0.05),温度从15℃降低至5℃时,T-AOC能力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温度从15℃升高至25℃时的下降幅度(P0.05)。研究表明,高温对岩扇贝幼贝鳃组织中CAT活力有着明显的诱导作用,对T-AOC能力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低温对岩扇贝幼贝组织中SOD活力、T-AOC能力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从抗氧化酶活力的变化证明了15℃为岩扇贝幼贝最适生长水温。  相似文献   
22.
拱棚香瓜具有投资小,技术环节简单,容易操作,深受广大农民欢迎。在肇东市,3月15-25日育苗,4月下旬扣棚移栽,6月下旬上市,公顷纯效益6万元左右。现将拱棚香瓜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3.
为研究岩扇贝Crassadoma gigantean的生物学特性和消化代谢机能,采用传统培养方法分离培养加拿大原种岩扇贝内脏团(JN)和肠道(JC)及中国育种得到的子一代岩扇贝内脏团(YN)和肠道(YC)4种样品中的细菌,测定分离到的可培养细菌的16S rRNA基因并确定其分类地位;提取上述样品中的总DNA,运用Ion S5~(TM)XL高通量测序平台,对样品中细菌群落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用传统方法获得可培养菌株83株,选取代表菌31株测序并比对,其分别属于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动性球菌属Planococcus、弧菌属Vibrio、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库克菌属Kocuria和副球菌属Paracoccus;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4种样品中有效序列群落结构可分为9个门,分别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异常球菌-栖热菌门Deinococcus-Thermu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软壁菌门Tener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加拿大原种岩扇贝肠道样品中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占80%),次优势菌门为拟杆菌门(占15%),内脏团样品中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占52%),次优势门为拟杆菌门(占18%);中国育种得到的子一代岩扇贝肠道样品中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占61%),次优势菌门为拟杆菌门(占26%),内脏团样品中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占73%),次优势菌门为拟杆菌门(占17%)。研究表明,岩扇贝的肠道和内脏团微生物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加拿大原种岩扇贝和国内子一代岩扇贝的肠道和内脏团细菌群落结构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4.
平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平菇的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菌种分级、培养料配制、接种、出菇管理、病害防治、采菇等方面内容,以为生产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岩扇贝幼贝滤食率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岩扇贝Crassadoma gigantea幼贝的摄食率,采用静水法研究了在不同温度(6、10、14、18、22℃)、体质量(小、中、大3种规格)、饵料(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湛江等边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和饵料浓度(15×10~4、30×10~4、45×10~4、60×10~4、75×10~4 cells/mL)条件下岩扇贝的滤食率及其昼夜节律。结果表明:温度、体质量、饵料种类和饵料浓度对岩扇贝幼贝滤食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在试验温度和体质量范围内,幼贝单位体质量的滤食率均随温度和体质量的增加而增大;幼贝对4种单胞藻的滤食率依次为新月菱形藻湛江等边金藻亚心形扁藻小球藻,且对4种单胞藻的滤食率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当新月菱形藻浓度为30×10~4 cells/mL时,幼贝的滤食率达到最大,极显著高于其他饵料浓度组(P0.01);幼贝的滤食率存在显著的昼夜变化(P0.05),一天中存在一个滤食高峰时段,即17:00~21:00[40.161×10~8 cells/(g.h)],且显著高于其他时段(P0.05),存在两个低峰时段,即9:00~13:00[32.496×10~8 cells/(g.h)]和1:00~5:00[29.934×10~8 cells/(g·h)],均显著低于其他时段(P0.05)。研究表明,岩扇贝的适温范围及对饵料的适应性较广,可作为中国重要扇贝引进品种加以培养。  相似文献   
26.
水稻优质品种高产高效栽培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东北旱地粳稻的品质价格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其栽培模式对提高粮食产量,稳定农村经济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7.
黄瓜霜霉病病原与抗病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主要对黄瓜霜霉病菌有性阶段和初侵染源、霜霉病菌的保存方法和生理小种分化以及黄瓜霜霉病抗性遗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8.
介绍了棚室春黄瓜-秋番茄高效优质栽培技术,春黄瓜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育苗、播种、苗期管理、定植、定植后管理、病害防治等内容,秋番茄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种子处理与播种、定植前准备、定植、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29.
间作是指一茬有2种或2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在同一块田地上成行或成带(多行)间隔种植的方式。套种是指在同一块地上按照一定的行、株距和占地的宽窄比例种植几种作物,叫间作套种。间作往往是高棵作物与矮棵作物间作,如玉米间作大豆或蔬菜。实行间套作对高作物可以密植,充分利用边际效血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30.
通过研究化肥与根茬、秸秆和有机肥定量配比施肥对土壤肥力和养分平衡及玉米产量的影响,10年地力监测结果:玉米单施化肥产量下降了7.9%;配施根茬产量持平,再配以秸秆肥,土壤肥力和玉米产量同步上升,玉米增产17.1%;根茬配施有机肥效果增加,土壤肥力指标全部上升,玉米增产达32.1%,这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培肥地力施肥措施,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建立高产、优质、低耗的培肥制度,实现耕地永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