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2篇
  7篇
综合类   37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研究饲粮纤维水平对优质肉种鸡苏禽3号血清免疫指标、盲肠生理结构变化及生长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择10周龄体质量1.2 kg苏禽3号肉种鸡360羽,随机分成3组,每组4个重复。对照组饲喂纤维含量2%基础日粮,试验1组饲喂纤维含量4%试验饲粮,试验2组饲喂纤维含量6%试验饲粮,试验期10周。试验期末,每组随机采集30羽血样,分离血清,测定血清免疫指标;每组随机选取4羽,采集盲肠样品用于石蜡切片,观察盲肠结构变化,采集胸肌、心脏、肝脏、卵巢等组织,用于生长相关基因表达检测。结果显示,随着饲粮纤维水平的升高,IgY、IL-2和TNF-γ含量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4%饲粮纤维水平组的血清中IgY、IL-2和TNF-γ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2组;IL-6和TNF-α含量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添加饲粮纤维可改善肉种鸡的肠道结构形态,使绒毛形态更加完整。盲肠绒毛高度先下降后增加,隐窝深度变浅,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呈现上升趋势。4%、6%饲粮纤维水平组中MSTN基因、MyoD1基因和Pax7基因在肝脏和胸肌中表达量均较高,MSTN基因在胸肌组织中显著高于对照组。GH基因在胸肌中表达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52.
试验旨在研究酵母硒及维生素E单独或者联合添加对苏禽3号肉鸡生长性能、肌肉品质、抗氧化能力及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相近的苏禽3号肉鸡2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0只。分别为对照组、350μg/kg酵母硒添加组(试验1组)、50 mg/kg维生素E添加组(试验2组)、350μg/kg酵母硒+50 mg/kg维生素E组(试验3组),试验期84 d。结果显示:添加维生素E和酵母硒可显著降低试验期死亡率,显著提高生长性能(P<0.05)和屠宰率(P<0.05);显著降低胸肌肉系水力(P<0.05)和肌肉剪切力(P<0.05);显著提高血液SOD、T-AOC活性,降低MDA含量(P<0.05);上调胸肌和腿肌中MyoD、MSTN、Pax7基因表达。研究表明:日粮中联合添加酵母硒和维生素E可以提高肉鸡生长性能,改善肌肉品质,增强肌肉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53.
本研究旨在探讨C型利钠肽(CNP)对鸡胸肌组织肌内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分解的调控作用及机制,为进一步阐明肌内脂肪沉积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以黄羽肉鸡胸肌组织的肌内前脂肪细胞作为体外研究模型,利用10-7 mol/L CNP激素外源诱导前脂肪细胞,采用CCK8、Edu染色法观察肌内前脂肪细胞增殖的变化,油红O染色和异丙醇萃取法观察脂肪分化和沉积的变化;利用试剂盒检测细胞内cGMP及甘油浓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利钠肽受体A、B、C(NPRA、NPRB和NPRC)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NP诱导前脂肪细胞1和3 d后,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升高(P<0.05);CNP诱导3和6 d后,诱导组脂肪细胞的分化和脂滴沉积能力极显著降低(P<0.01),释放到培养基的甘油浓度及细胞中的cGMP的浓度极显著升高(P<0.01)。NPRBNPRC基因mRNA的表达极显著和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NPRA基因mRNA的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CNP通过NPRB/NPRC-cGMP通路调控肉鸡肌内脂肪细胞的脂代谢过程。  相似文献   
54.
55.
56.
鸡MSTN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屠体性状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对鸡屠体性状的影响,以优质鸡S3系为研究对象,采用PCR-RFLP及测序技术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发现MSTN基因存在G195C和A234G 2个突变位点,均出现3种基因型.公鸡群体在G195C位点处于非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各群体在G195C和A234G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最小二乘方差分析显示,MSTN基因A234G位点处GG基因型S3系优质公鸡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显著高于AG基因型(P<0.05),而AA型与GG型和AG型在这两项上差异不显著(P>0.05);G195C位点CC基因型S3系优质母鸡的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重和腿肌重均显著高于GG基因型(P<0.05),GC型与GG型和CC型均不显著(P>0.05).因此,MSTN可能是影响鸡骨骼肌生长的一个主效基因或与控制该性状的主效基因连锁,能够作为候选基因用于地方鸡屠体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57.
孙彩玉  李春苗  孙梅青  王丽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054-18055,18194
[目的]研究拟南芥春化作用相关基因FLC的序列。[方法]对拟南芥自然群体的春化反应进行QTL分析,发现拟南芥5号染色体上有一个与开花有关的QTL,再运用序列分析确定它与FLC基因的同源性。[结果]意大利拟南芥与瑞典拟南芥在第27、461、501、638、738、884位碱基上不同。但密码子编码的第9、167、246个氨基酸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编码的蛋白质均相同。[结论]拟南芥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由于FLC基因序列长度高度保守、碱基变异位点丰富密码子的简并性,它们均编码同一种氨基酸,对拟南芥生长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8.
荷斯坦母牛TLR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体细胞评分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阐明Toll-like receptor 1(TLR1)基因多态性与荷斯坦母牛乳房炎抗性之间的关系,为奶牛乳房炎抗性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SSCP和PCR-RFLP检测208头荷斯坦母牛TLR1基因多态性,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基因多态性与荷斯坦母牛体细胞评分(somatic cell score,SCS)的关系。【结果】TLR1基因mRNA序列中存在G1409A、A1475C、G1550A和G1596A 突变位点,其中G1596A突变使异亮氨酸变为缬氨酸;G1409A突变位点经BsiYⅠ酶切产生2种基因型AA和AB,频率分别为0.375和0.625,χ2检验表明荷斯坦母牛在该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AA和AB基因型SCS最小二乘均值差异不显著(P>0.05);A1475C突变位点经BstXⅠ酶切产生2种基因型CC和CD,频率分别为0.178和0.822,荷斯坦母牛在该位点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CC和CD基因型SCS最小二乘均值差异不显著(P>0.05);G1550A突变位点经BsiYⅠ酶切产生3种基因型EE、EF和FF,频率分别为0.236、0.370和0.394,荷斯坦母牛在该位点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EE、EF和FF基因型SCS最小二乘均值差异均不显著(P>0.05);G1596A突变位点经BclⅠ酶切产生3种基因型GG、GH和HH,频率分别为0.260、0.567和0.173,荷斯坦母牛在该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HH基因型SCS最小二乘均值极显著低于GH基因型所对应的值(P<0.01),极显著低于GG基因型所对应的值(P<0.0001);GH基因型SCS最小二乘均值极显著低于GG基因型所对应的值(P<0.01)。【结论】对奶牛乳房炎抗性,HH是最有利基因型,GG是最不利基因型,初步证明TLR1基因G1596A多态位点的H等位基因是提高奶牛乳房炎抗性的一个潜在的DNA标记。  相似文献   
59.
【目的】估测优质肉鸡外观性状的遗传参数,为胴体外观性状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父系半同胞相关法分别估算鸡皮肤厚度、脂肪带宽度、毛孔数及体重的遗传力及各性状间的相关。【结果】结果表明,皮肤厚度、脂肪带宽度、毛孔数及体重的遗传力分别为0.201、0.225、0.723和0.584。皮肤厚度和脂肪带宽度为低遗传力性状,毛孔数属高遗传力。无论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鸡皮肤厚度、脂肪带宽度和毛孔数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皮肤厚度和脂肪带宽度的相关系数最高。毛孔数与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肌苷酸显著相关(P<0.05),与VB1显著负相关(P<0.01)。脂肪带宽度与失水率、肌内脂肪含量和皮肤厚度极显著相关(P<0.01)。皮肤厚度与pH值、肌内脂肪含量和脂肪带宽度极显著相关(P<0.01),与失水率、肉色和肌苷酸显著相关(P<0.05)。【结论】对毛孔数进行选育,可达到改良优质肉鸡肉质的效果。  相似文献   
60.
为探讨生长分化因子-9基因(GDF9)的多态性与邵伯鸡母系产蛋性状的关系,本研究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选育的216只邵伯鸡(Gallus domesticus)母系为材料,利用PCR-RFLP技术检测GDF9基因的SNPs,并分析基因多态性对邵伯鸡母系开产体重、开产日龄、开产蛋重、300日龄总产蛋数以及300日龄平均蛋重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外显子2发现3个突变位点,G2051A位点检测到3种基因型GG、GA和AA,相关分析显示,GG基因型个体的开产体重和开产蛋重显著低于AA型个体(P0.05),而300日龄产蛋数显著高于AA型个体(P0.05);T2273C位点检测到2种基因型TT和TC,TT基因型个体与CT基因型个体的各性状差异均不显著(P0.05),C2336T位点检测到3种基因型CC、CT和TT,CT基因型个体的开产日龄显著早于CC与TT型个体(P0.05),其300日龄产蛋数显著高于CC型与TT型个体(P0.05)。3个位点的联合基因型GGCTCT对开产体重、开产日龄、开产蛋重、300日龄平均蛋重、300日龄产蛋数均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提示,邵伯鸡母系GDF9基因的多态性与产蛋性状呈显著相关,可尝试用联合基因型GGCTCT为筛选邵伯鸡母系产蛋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