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3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3篇
  6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5篇
园艺   4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在α-螺旋抗菌肽序列比较和两亲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取序列模板,计算机辅助(螺旋轮法)设计出新型抗菌肽模式肽PGYa(Peptide以Gly开头,以Tyr-NH2结尾),然后选用毕赤酵母偏爱密码子,设计合成了PGYa基因(rPCR法)。所合成的基因全长为94bp,并在其N端引入kex2裂解位点,以保证表达抗菌肽具有天然N端。基因克隆入pPICZα-A质粒,构建分泌型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PGYa。在AOX1 (醇氧化酶)启动子调控下,PGYa蛋白获得分泌表达,其表达量达到132 mg/L。初步抑菌(E.coli DH5α)活性显示:PGYa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92.
根据凉州灌区酿酒葡萄氮肥施用现状,设置酿酒葡萄氮肥施用量及施用深度试验,研究氮肥施用量及施用深度对酿酒葡萄产量、收获后土层氮素残留量及第2年酿酒葡萄萌芽期土层氮素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氮(300 kg N/hm~2)和中氮(240 kg N/hm~2)处理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相对于低氮(180 kg N/hm~2)处理显著增产28.6%和24.1%;2015年收获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0~20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不断增加,高氮处理达到165.1 kg/hm~2,相对于低氮和中氮处理增加了94.6%和53.8%;2016年萌芽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0~20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不断增加,高氮处理达到182.2 kg/hm~2,相对于低氮和中氮处理平均增加了76.0%和41.5%。10 cm与30 cm施肥深度相比,酿酒葡萄产量、2015年收获期和2016年萌芽期0~20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差异不明显。该研究合理分析了凉州灌区酿酒葡萄氮肥施用现状条件下土层氮素残留情况,为地区酿酒葡萄氮肥合理施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3.
通过指纹图谱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15种不同产地红花药材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考察.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度洗脱来测定15种不同产地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梯度洗脱建立15个不同产地红花药材的指纹图谱,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为指标成分;利用相似度评价及聚类分析进行红花药材产地比较分...  相似文献   
94.
海韭一号是北京市海淀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室以北京地方韭菜品种"小黄苗"雄性不育无性系为母本,汉中冬韭的优良株系J-01-2为父本,经过有性杂交,连续多代自交,优株筛选,优系混合授粉培育而成的韭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95.
为探讨中草药免疫增强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鸡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及血液中T淋巴细胞的动态观察。在鸡饮水中按终浓度1%和0.5%加入中草药免疫增强剂“疫佳灵”。结果显示,“疫佳灵”对雏鸡胸腺、脾脏和法氏囊等免疫器官的重量和指数明显增高;酯酶染(色ANAE)法检测了各组鸡的T-淋巴细胞数量,试验组T-淋巴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1.0%组T-淋巴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0.5%组(P<0.05)。结果表明,该免疫增强剂对鸡免疫器官的重量和指数及血液内T-淋巴细胞数量有显著的提高作用,且1.0%浓度优于0.5%浓度。  相似文献   
96.
广东地区副猪嗜血杆菌KRG血清分型及基因分型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保存的2007~2008年广东地区发病猪群中分离的48株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进行了分析.用琼脂扩散进行血清分型,结果表明48株临床分离菌株鉴定出7个血清型,其中以5型为主,占总菌株的23.68%.采用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序列-PCR(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PCR)法进行基因分型分析,结果显示,48株不同来源副猪嗜血杆菌菌株基因型呈现多态性分布;分析得到31个基因型PHYLIP-3.68软件对31个基因型的电泳图谱进行基因分型及遗传关系的分析,结果得到8个群,其中B为优势群,占总菌株数的66.67%.表明广东地区的副猪嗜血杆菌的基因型和血清型十分丰富,ERIC-PCR技术可成为其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7.
为构建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有毒力菌株SW124(血清4型)和无毒力菌株H465(血清11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文库,采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分析SW124和H465菌株细菌基因组的表达差异,并进行两轮差减杂交和两次PCR扩增,将第2次PCR产物与pMD19-T载体相连,转化大肠杆菌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并进行文库扩增和蓝白斑筛选,RT-PCR鉴定差异表达文库。结果共获得327个阳性克隆,筛选100个克隆制备质粒进行PCR检测,均扩增出100~2 000 bp大小的片段。差异DNA差减文库的构建为进一步筛选、克隆HPS特异的未知新基因、建立分子鉴别新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8.
华南地区猪圆环病毒3型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圆环病毒3型(PCV3)是一种新的猪圆环病毒类型,为了解PCV3在华南地区的分布及其分子流行病学,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华南地区的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然后对PCV3阳性样品进行全基因组扩增和测序,将获得的7株PCV3核酸序列与国内外参考毒株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华南地区送检的临床样品和猪场的PCV3阳性率分别为46.3%和69.2%,7株PCV3毒株与国内外的参考毒株同源性为97.4%~99.8%,而ORF2核苷酸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6.6%~99.8%和96.7%~99.5%。由此可见,PCV3在我国华南地区已经广泛存在。  相似文献   
99.
为建立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副猪嗜血杆菌(HPS)抗体的方法,本研究选取之前研究中已验证具有良好抗原性和免疫原性的截短表达的重组外膜蛋白P5 (P5F3),将其纯化后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HPS抗体的间接ELISA诊断方法.该诊断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为HPS的快速诊断、免疫猪群抗体监测和HPS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0.
河南省猪瘟的流行特点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河南省是我国的养猪大省 ,也是我国猪瘟流行严重的地区之一 ,近些年来 ,虽然采取各种措施 ,对猪瘟有了一定的控制 ,但其流行和发病又出现了新的特点 ,危害仍然十分严重。1 流行与发病特点1 .1 从频发的大流行转变为地区性流行 由于猪瘟的危害严重 ,所以一直被广泛重视 ,不论大型养殖场还是小规模的散户 ,猪瘟是必防的项目 ,加之现在猪瘟疫苗的可靠性较高 ,使得猪瘟的大面积流行越来越少 ,而呈现散发性、区域性流行的趋势。1 .2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由典型转为非典型 ,并出现了亚临床感染、母猪繁殖障碍和新生仔猪先天性感染。1 .3 在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