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1篇
  12篇
综合类   66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52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全球气候变化通常是多种环境条件同时连续地发生变化,而多因子的控制实验并不能完全模拟环境的变化且其通常需要耗费很高的成本。应用模型可以加深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应用陆地生态系统(TECO)模型模拟黄土高原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在CO2浓度、温度和降水改变情况下生态系统碳动态,探讨黄土高原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碳动态对未来气候变化响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和异养呼吸(Rh)都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生态系统碳净交换(NEE)表现出先减少后增加趋势,除农田系统的Rh对温度响应的拐点在当前温度,其余对温度响应拐点在增温4 ℃,此时系统固碳能力最高。降水和CO2浓度增加改变生态系统NPP,Rh和NEE对温度变化的响应。随着降水增加,生态系统对温度响应更敏感;草地生态系统NPP,Rh和NEE对温度变化响应拐点发生改变,而农田系统无变化。CO2浓度升高使农田生态系统NPP,Rh和NEE在增加4 ℃情景下,对温度变化响应不敏感。增加降水和增温对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NPP、Rh和NEE交互作用相对强度最大,分别为51.0%和30.0%、51.3%和16.6%以及-46.1%和-28.9%;增雨和增加CO2浓度对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NPP、Rh和NEE交互作用相对强度最小,分别为2.4%和7.5%、3.7%和3.4%以及8.1%和-9.0%。三因子交互作用对生态系统NPP,Rh和NEE没有明显促进作用。与农田相比,草地生态系统碳动态对气候变化交互作用响应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2.
采用单因素试验,使用复合澄清剂、酪蛋白、PVPP、明胶和蛋清粉对银杏葡萄酒进行澄清处理,再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5种澄清剂对银杏葡萄酒均有较好的澄清效果,其中,蛋清粉0.06g/L以上,明胶0.09g/L以上时更佳,澄清后酒样透光度达80%以上。稳定性结果表明,各个澄清剂的每个处理稳定性良好。综合比较,对银杏葡萄酒澄清效果最佳的为蛋清粉,加入量0.09g/L。  相似文献   
153.
对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生物降解机制、细胞响应及环境宏蛋白质组学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4.
将黄土高原典型草原植物亚生态系分为地上活体、立枯物、凋落物和地下根系4个部分,进行放牧与围封草地植物生物量及其碳、氮、磷贮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放牧与围封草地各组分碳、氮、磷贮量的季节动态模式与其对应生物量变化规律一致;碳、氮、磷贮量均与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0.899和0.936(FG),0.990,0.891和0.936(GG);封育和放牧草地植物间各部分碳、氮、磷贮量差异均由各自生物量差异引起。围封草地植物总生物量和地上、地下生物量、立枯物、凋落物的量,以及碳、氮、磷贮量一般高于放牧样地(P<0.05)。地上活体氮、磷贮量在其生物量最大时最高(7月),此时围封草地地上活体氮、磷贮量(1.2918,0.0837g/m2)显著低于放牧草地(1.5297,0.1002g/m2)(P<0.05)。放牧草地主要通过地上幼嫩器官生物量和氮、磷含量的增加来获得较大氮磷贮量,并以此提高草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5.
李旭东  孙要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538-12541
介绍了农业巨灾及其特征,对现有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行政救济机制效率最高但成本也最高;社会救助机制成本最低,但效率也最低且存在不稳定因素;市场机制即农业巨灾保险才是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理性选择。分析了我国农业巨灾保险的现状,表明我国农业巨灾保险经营主体缺失,市场需求严重不足,农业巨灾保险缺乏其发展的外部环境,而我国农业保险法的缺失成为农业巨灾保险发展的最大障碍。从立法目的、基本原则、性质、法律关系主体、经营范围、政策扶持的主要方式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对我国农业巨灾保险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156.
土地利用方式对陇中黄土高原土壤磷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陇中黄土高原地区至少已有50年传统耕作历史的农田(耕作和休闲)和退耕24年的草地(围封和放牧)土壤磷组分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农田土壤中活性无机磷(H2O-Pi、NaHCO3-Pi)、潜在活性无机磷(NaOH-Pi)和0~10 cm土层中稳性无机磷(DHCl-Pi)以及30~60 cm土层高稳性无机磷(HHCl-Pi)的含量显著高于草地;潜在活性有机磷(NaOH-Po)含量0~10 cm土层围封草地显著高于农田,20~60 cm土层农田显著高于草地。2)土壤各磷组分之间的迁移转化主要发生在中稳性无机磷DHCl-Pi与其他磷组分之间,且农田中磷组分之间的转化主要发生在0~20 cm土层。3)土壤速效磷、全磷与H2O-Pi、NaHCO3-Pi、NaOH-Pi之间及土壤全氮、有机碳与NaOH-Pi、NaOH-Po、HHCl-Pi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土壤pH与NaHCO3-Po呈显著负相关,与H2O-Pi、NaHCO3-Pi、NaOH-Pi、NaOH-Po、HHCl-Pi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7.
正水蛭现活成品大概要90元/kg~100元/kg,平均每公斤大约45条~50条左右,每条水蛭约为2元左右。平均亩产为43200元~54000元左右,是一项渔民增收增效新养殖品种。为了较好规范静水池塘网箱养殖水蛭提高养殖户收入,本文详述了静水池塘网箱养殖水蛭技术要点。水蛭,俗称蚂蟥、马鳖,属环节动物门、蛭纲动物,在内陆淡水水域内生长繁殖,是中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名贵药材,它的涎液含有一种血凝物质,称为水蛭素,据《神农本草经》中记载  相似文献   
158.
通过在沙地进行沙地云杉造林试验表明:沙丘的阴坡比阳坡造林成活率高21.7个百分点,植被盖度较小的立地比植被盖度高的立地造林成活率高30%左右.采用座水覆膜和容器苗造林分别比对照提高造林成活率29.4个百分点和35.5个百分点.并形成沙地云杉在沙地配套的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59.
李旭东  魏刚 《南方农机》2023,(1):144-147+169
为提高对角修形斜齿轮三维模型的建模精度并解决齿根处连接不光滑的问题,本研究提出基于MATLAB求解全齿面坐标的CATIA逆向建模方法和齿根过渡区的Hermite插值方法。首先,建立假想产形斜齿条展成斜齿轮坐标系,并推导出标准工作齿面和齿根过渡齿面方程。其次,在标准工作齿面法矢方向叠加修形曲面得到修形齿面,并利用Hermite插值对修形齿面与齿根过渡曲面的边界处进行光滑处理。最后,在CATIA V5 R20中完成二次抛物线对角修形斜齿轮三维逆向建模,齿面最大拟合偏差约为1.1μm,能够满足高精度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0.
<正>漏斗循环水养殖模式具有产量较高、结构简单、建设方便、生态环保等诸多优点,是目前最适合中原地区养殖推广的养殖模式。但是该模式也有缺点被大家忽视。为了高质量推广漏斗池塘养殖技术,使渔民朋友在养殖中少走弯路,现将推广中发现的缺点和问题总结给大家,供参考。一、漏斗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的八大缺点任何一种先进的养殖模式都有它的地域性和局限性,要弄懂这种模式的基本原理,因地制宜进行建设,不可照搬硬套。漏斗循环水养殖模式的缺点要记住“五高三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