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7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9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米拉山作为藏东南野生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目前对其野生植物资源观赏特性评价及园林应用的研究却较少.通过研究米拉山区域野生观赏植物物种多样性及资源调查等方面的资料、文献,总结米拉山区共有维管植物102科392属962种(含变种、亚种、变型种),其中具有观赏价值的有82科271属733种.分析该区域具有观赏价值的木本植...  相似文献   
82.
气候变化情景下河北省3个优势树种适宜分布区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河北省3个优势树种分布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并进行适宜分布区预测,以期为评估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制定适宜未来气候变化的森林经营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河北省森林资源调查数据,选取华北落叶松、蒙古栎和油松这3个主要树种,采用ClimateAP气候模型生成当前及未来(2040—2069年和2070—2099年)与降水和温度相关的10个气候因子,利用MaxEnt生态位模型和基于3个气候变化情景(温室气体最低排放,RCP2.6;中度稳定排放,RCP4.5;高度排放,RCP8.5)的一致性预测,模拟3个树种当前和未来的潜在适宜分布区,并采取响应曲线分析主要气候因子对3个树种适宜分布区的影响。【结果】3个树种MaxEnt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值)都大于0.85,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当前3个树种主要适宜分布在燕山和太行山地区;影响3个树种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存在差异,华北落叶松主要受小于0℃年积温和湿季降水量的影响,蒙古栎则主要受最热月平均气温、Hargreaves水分亏缺和湿季降水量的影响,而最热月平均气温、湿季降水量、大于5℃年积温和年均气温是影响油松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一致性预测表明,在2040—2069年,河北省华北落叶松分布面积明显扩大,蒙古栎分布面积变化较小,而油松分布面积显著缩小;在2070—2099年,3个树种的适宜分布面积都显著缩小,幅度均超过3%。【结论】随着气候变化,3个树种均有向高海拔地区迁移的趋势,但在经纬度方向上的分布变化不大。在未来3个树种的适宜分布区,采取人工手段(如造林)辅助树种扩散以适应气候变化,有利于提高森林生产力,构建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83.
枫叶牌木梭产品质量鉴定订货会,于1986年11月18—19日在白石山林业局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山东、河南、辽宁、吉林等地的纺织行业的同志,共43个单位70人。会上听取了白石山林业局纺织器材厂对枫叶牌木梭产品、生产、技术、质量等情况的介绍,先期用户单位也介绍了在生产中使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84.
藏东南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称为"西藏江南"的藏东南包括林芝和昌都2个地区.根据全国旅游资源分类标准,藏东南共有2437个旅游资源单位,其中特品级旅游资源(五级)148个,优良级旅游资源(四、三级)1553个,普通级旅游资源(二级)736个.提出了旅游资源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索并建立马铃薯醇溶蛋白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方法和谱带分析技术。[方法]用25%2-氯乙醇提取马铃薯醇溶蛋白,借助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马铃薯醇溶蛋白进行分析,电泳采用浓度12.4%聚丙烯酰胺凝胶,考马斯亮蓝染色。[结果]不同品种都显示出各自特有的醇溶蛋白带谱组合,且清晰可辨。[结论]酸性凝胶电泳技术可用于马铃薯醇溶蛋白分析,具有快速、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等特点,可为马铃薯品种(系)选育提供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6.
为了解不同肉质颜色萝卜ANS基因的表达量与萝卜色素含量的关系,以16份不同肉质颜色萝卜为材料,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DNA样本中的ANS基因表达量,同时测定萝卜肉质根的色素含量,分析萝卜色素含量与ANS基因表达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6份不同肉质颜色萝卜间色素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F=114.294 0,P=0.000 1)。其中,红皮红心萝卜肉质根色素含量(23.80‰)显著高于白皮白心萝卜色素含量(0.10‰);16份不同肉质颜色萝卜ANS基因表达量也存在极显著差异(F=95.984 0,P=0.000 1),其中,红皮红心萝卜ANS基因表达量最高(6.439 0),白皮白心萝卜ANS基因表达量最低(0.126 8)。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萝卜ANS基因表达量与萝卜色素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83,且达到极显著水平。ANS基因可能是萝卜色素合成的关键结构基因。  相似文献   
87.
李文博  崔娟  徐伟  史树森 《大豆科学》2019,38(4):584-588
为明确东北大豆田同期杂草野黍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探寻防治方法。大田条件下采用添加密度系列试验和拟合方程模型方法,研究同期杂草野黍对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及两者间的竞争关系,计算其经济阀值。结果表明:大豆株高、单株荚数和产量随野黍密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对数函数模型拟合大豆产量损失率与野黍密度之间关系最好y=22.102Ln(x)-42.592(R2=0.977 2;F=171.338 4;P=0.000 2)。根据经济危害允许水平和对数函数模型,野黍人工防除的经济阈值为15.05株·m^-2,95%精异丙甲草胺乳油、24%烯草酮EC、10.8%高效氟吡甲禾灵EC化学防除野黍的经济阈值分别为8.19,7.59和7.67株·m^-2。野黍与大豆争夺田间光照和土壤水肥,导致大豆严重减产,采取化学防除野黍具有明显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88.
利用新宾县近10年地栽香菇发育期(4—9月)气温、相对湿度、光照等资料,结合香菇生长发育的气象学指标,分析新宾县发展地栽香菇的有利气候条件,提出新宾县地栽香菇栽培的生产建议。  相似文献   
89.
为探明PP333对马铃薯试管苗壮苗及离体保存延缓衰老的作用机理。本试验以马铃薯试管苗为材料,在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PP333,测定其生长过程中CAT、POD、SOD等抗氧化酶活性及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动态生理指标。结果显示:0.01、0.05及0.25 mg/L PP333处理,诱导了CAT、POD、SOD等抗氧化酶活性的上升,保持了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相对较低的含量水平,并延缓了可溶性蛋白的下降。而1.25 mg/L PP333处理,虽有较高的CAT、POD活性,但SOD活性低,可溶性蛋白明显下降。由此可知,低浓度(0.01~0.25 mg/L)PP333可保持较高的抗氧化酶和蛋白质水平以及较低含量的MDA,从而培育壮苗和延缓试管苗的衰老。较高浓度(1.25 mg/L)PP333则使蛋白质含量和SOD活性降低,表现出一定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以农业固碳增汇为目的,结合耕地资源稳定性识别需开展生态退耕的地块,探究典型黑土区未来多梯度退耕情景下的固碳潜力与增汇格局,为优化黑土区耕地空间适宜性和丰富东北地区农业减排固碳理论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吉林省中部黑土区2005年和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通过PLUS-Markov耦合模型和InVEST模型模拟多梯度退耕情景,并对研究区碳储量及因生态退耕所引起的固碳潜力变化及增汇情况进行测算。[结果](1)设定自然发展情景及A,B,C共3类退耕情景,模拟强度递增。在A,B,C情景下需要退掉的耕地面积分别为1.5×104 hm2,2.65×104 hm2,3.8×104 hm2,主要受社会经济因子驱动较强,约占总贡献度的30%。从退耕类型上看,退耕还林范围分布较广,主要集中在四平市、东辽县和长春市等地,退耕还草规模较小但呈现空间集聚特征,多在双辽市和农安县等地;(2)随模拟退耕强度增大,研究区碳储量呈上升趋势,在退耕情景A,B,C下预计分别达到7.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