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科学   56篇
  10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目前新疆拥有番茄加工生产线约320余条,每年产生酱后皮渣20余万t,深加工潜力巨大;但由于皮渣相互粘结、比重相差较小,造成分离困难较大,阻碍番茄产业链的延伸和种子工程的发展。为此,阐述了酱后皮渣处理概况、物料特性和国内外酱后皮渣分离现状,着重对干法分离和湿法分离中的沉降分离、离心分离和双作用分离进行了综述和评述,并对酱后皮渣分离技术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3.
犊牛是牛场的后备力量,是牛群的基础。犊牛饲养技术水平不仅影响犊牛存活率,还直接关系到犊牛成年投产后的生产性能是否能够得到正常发挥。为此,设计了一种犊牛智能化饲喂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料仓、螺旋给料装置、搅拌装置、常乳精确供给系统及自动控制系统等组成,解决了人工饲喂劳动强度大、饲喂效率低等问题,实现了犊牛饲喂的科学化、自动化、精确化,为犊牛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44.
番茄籽皮分离机是以加工番茄酱副产物为原料的番茄籽、皮分离设备。本文阐明了该机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阐述了其设计思想,为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维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5.
为深入研究酿酒葡萄果-蒂振动分离特性,寻求影响分离效果因素的最优组合,该文基于酿酒葡萄做变速运动产生惯性力克服葡萄果-蒂连接力实现分离的原理,搭建了曲柄摇杆机构分离率测定装置。通过对曲柄摇杆机构运动及果-蒂分离临界条件的分析,构建了果-蒂振动分离模型,确定电机转速、偏心距离及摇杆长度为主要影响因素,并针对霞多丽和赤霞珠品种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酿酒葡萄分离率显著因子的主次顺序为偏心距离、摇杆长度和电机转速;赤霞珠品种较霞多丽品种更适合机械采收;当转速为245 r/min,偏心距离为75 mm,摇杆长度为200 mm时,赤霞珠分离率为95.2%,葡萄果-蒂分离的频率范围为2.11~3.69 Hz,葡萄穗梗处的振幅为169.8 mm。该文研究结果可为酿酒葡萄收获装置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6.
针对矮化密植红枣的种植模式,研制了自走式矮化密植红枣收获机,通过分析红枣收获机整机性能指标和工作要求,设计了液压转向系统,对主要液压元件进行选型;运用AMESim仿真软件搭建了液压系统模型,设置了系统中主要元件的参数。仿真结果显示:转向驱动油缸满足实际工况的动作要求,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为红枣收获机液压转向系统的开发和改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7.
利用数显推拉力计对加工番茄从秧藤上脱离下来所受力的大小进行田间实地测量,运用Dps数据处理分析软件对所记录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室内搭建实验台架,采用高速摄像机技术分析了动载条件下果茎分离的过程。对两种方法所得到的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实现果实脱落加速度分布区间为80~180m/s2。  相似文献   
48.
网状滚筒式机采籽棉残膜分离机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新疆棉花特殊的地膜栽培模式导致在机械采收过程中容易混入残留地膜(简称残膜),残膜的存在是降低机采籽棉质量等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有效清除机采籽棉中混有的残膜,设计了网状滚筒和正压风力结合的分离设备,建立了分离对象的运动控制方程,借助离散相模型(DPM)对机采籽棉残膜分离机的籽棉与残膜的分离原理进行了分析,通过数学模型分析的籽棉运动轨迹和基于CFD仿真分析的籽棉运动轨迹阐释了残膜的整个分离过程,最后对分离机籽棉入口处流场速度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保证分离效果的前提下,得到了籽棉在入口处最佳速度为4.5 m/s。该文提出的分离原理和设计方案可以为具有类似特性差异的农产品分离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49.
4FZ-30型自走式番茄收获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目前,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第二大加工番茄生产基地。虽然番茄的种植、田间管理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但番茄收获的机械化水平较低,主要依靠人工采摘,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同时,由于番茄的成熟期比较集中,采摘不及时常造成大量的番茄腐烂在地里。番茄的机械化采收已成为加工番茄产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国外对加工番茄收获机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初,研发单位以FMC、CTM、Pomac、Pik Rite公司为代表,这些公司起步早且技术成熟,但进口的收获机价格昂贵,服务周期长,仅依靠进口难以满足国内番茄收获的现状。近  相似文献   
50.
为提高核桃采收效率、降低果树损伤,针对新疆核桃种植模式,设计了树冠振动式核桃采收装置。该装置通过拨杆圆盘的直线往复运动产生的激振力实现核桃振动采收。通过对曲柄滑块总成进行运动分析,推导出了滑块速度和加速度的表达式,并对装置产生的激振力进行求解,得出振动频率为2Hz时装置对核桃最大激振力为134N,验证了该装置进行采收作业的可行性。同时,对采收装置进行惯性力分析,推导出了不同组数曲柄滑块总成的合力表达式,得出了该装置所受惯性力最大为8.69N,为新疆核桃收获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