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75篇
林业   97篇
农学   92篇
基础科学   80篇
  83篇
综合类   565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30篇
畜牧兽医   250篇
园艺   90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金乡大蒜生产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金乡大蒜连年重茬种植和栽培管理不当及不良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大蒜连作障碍、二次生长、种性退化成为制约大蒜优质高产的主要问题,通过调查分析,找出问题的成因,提出有效地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72.
籽棉杂质的分类识别是实现棉花生产线自适应加工的基础与重要依据。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二值模式和灰度共生矩阵的籽棉杂质分类识别算法,该算法将含杂籽棉图像首先转换为局部二值模式图像,获取图像的微观结构,再用局部二值模式图像生成灰度共生矩阵并计算特征参数,获取图像宏观结构。使用支持向量机作为分类器,用不同尺度的图像结构进行训练,从而达到籽棉杂质的分类识别。试验结果表明,该文设计算法对各种杂质的平均正确识别率达到了94%,超过单独使用局部二值模式和单独使用灰度共生矩阵的正确识别率,为实现棉花自适应加工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73.
74.
双隐性核不育和三隐性核不育是中国油菜杂优育种中利用的2类重要核不育材料。双隐性核不育ms1、ms2基因和三隐性核不育ms3、ms4基因是2套不同的隐性重叠不育基因,彼此独立控制育性。以前曾提出三隐性核不育隐性上位抑制基因rfrf对隐性核不育基因的作用可能是非专一性的假设。本试验对油菜双隐性核不育材料9A130与三隐性核不育"临保系"1740C的杂交F1、F2、F3,以及F2可育株与双隐性核不育株测交后代育性分离比进行分析,结果不支持以前提出的假设。说明,隐性上位基因rfrf与隐性重叠不育基因的抑制作用是专一性的,即rfrf仅对ms3、ms4有抑制作用,对ms1、ms2不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甘薯各部分器官中绿原酸和总黄酮的含量,旨在充分利用甘薯茎叶、避免资源浪费,从而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甘薯的不同组织器官中绿原酸和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各不相同.甘薯叶中绿原酸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最高,分别达4.45%、9.46%;甘薯幼茎中绿原酸含量最少,为0.72%;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最低的部位是老茎,为2.20%.  相似文献   
76.
杂交抗虫棉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杂交抗虫棉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施肥、宽行稀植、化学调控、简化整枝、去早晚蕾等方面内容,以指导杂交棉的栽培。  相似文献   
77.
呋喃虫酰肼对舞毒蛾生长发育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一步揭示呋喃虫酰肼对舞毒蛾的杀虫活性,分别采用叶片药膜法、质量法和酶活性测定法研究了呋喃虫酰肼对舞毒蛾幼虫的毒力、对舞毒蛾食物利用以及对其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呋喃虫酰肼对舞毒蛾幼虫24 h致死中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3龄0.369 mg/L和5龄0.842 mg/L。用LC10和LC30剂量呋喃虫酰肼连续处理3龄幼虫后,其发育时间均明显延长,幼虫的成活率明显降低;其幼虫相对生长率(RGR)、相对取食量(RCR)、食物利用率(ECI)和食物转化率(ECD)均显著低于对照。舞毒蛾3龄和5龄幼虫经LC50剂量呋喃虫酰肼处理后,其体内的酚氧化酶(PO)、过氧化氢酶(CAT)、几丁质酶和5龄幼虫体内过氧化物酶(POD)均表现为先激活后抑制再激活的作用;3龄和5龄幼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表现为先激活后抑制的作用;3龄幼虫体内过氧化物酶(POD)则表现为显著的抑制作用。以上结果表明,呋喃虫酰肼通过影响舞毒蛾生长发育、食物利用及幼虫体内保护酶的活性,表现其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78.
不同形态肥料桉树盆栽试验生物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中采用前期制作的相同配方的块状(块孔和块实)、粒状肥料进行桉树苗木盆栽施肥试验,结果显示两种块状肥料的后期均比较粒状肥料的肥效好。在前3个月各处理苗高、地径生长与不施肥对照差异均不大,在3个月后施肥处理与不施肥对照开始出现差异。至调查结束时施用块状肥的苗木相对施用粒状肥的苗木其苗高平均提高了10.6%和4.3%,地径平均提高了8.8%和2%。根据对肥料的利用率进行对比两种块状肥料氮、磷、钾的利用率均大等于粒状肥氮、磷、钾的利用率,说明本试验中块状肥料有利于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更能适合苗木的肥效需求规律。  相似文献   
79.
为研究鸭肠炎病毒(DEV)gL蛋白在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本研究以DEVClone-03基因组为模板,应用PCR方法分别扩增得到截短的(gLt,181 bp~711 bp)和全长的gL(1 bp~711 bp)两个基因片段。将gLt基因片段克隆至pET-30a原核表达载体,转化E.coli 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复性,免疫BALB/c小鼠,制备鼠抗gL蛋白多克隆抗体。同时将全长gL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gL,转染293T细胞。采用获得的抗gL蛋白抗体检测DEV感染CEF后及真核表达质粒pcDNA-gL转染293T细胞后gL蛋白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pcDNA-gL转染293T细胞后12 h应用western blot方法能够检测到gL蛋白的表达,其表达量随着转染时间增加而增加;在病毒感染CEF后24 h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能够检测到gL蛋白少量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在病毒感染CEF48 h后检测到gL蛋白的表达,其表达量随着病毒感染时间增加而增加。上述结果提示,编码gL蛋白基因可能是病毒复制的晚期表达基因。  相似文献   
80.
研究丁酸钠植物精油复合制剂对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试验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2.5 kg/t 丁酸钠植物精油复合制剂.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试验组南美白对虾增长率提高11.73%(P<0.01),质量增加率提高1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