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3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Ⅱ优118”系江苏农垦大华种子集团选育的三系杂交中籼新组合,经几年试验、示范表明,不仅产量高、增产潜力强,且抗性强、品质好,2002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研究旨在通过行距变化,改善田间小气候,协调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为“Ⅱ优118”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2.
华粳4号属迟熟中粳稻新品种,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协调,一般产量水平为650kg/667m^2左右,高产田块可达700kg/667m^2,稻米品质达国标三级优质稻谷标准,田间综合抗性较好。  相似文献   
33.
受原料、交通、市场等因素的影响,中国茧丝绸出口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广西等省(区)。通过对茧丝绸出口商品结构、区域市场优势和出口绩效等指标的比较发现,中国主要茧丝绸出口省份之间存在出口竞争力差异。计量检验进一步表明,蚕桑生产基础、总进口额、地区交通运输和物流发展水平等因素能够提高茧丝绸出口的区域市场优势和出口绩效;引进外资水平和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则会减少主要省份的茧丝绸出口的区域市场优势;地区总出口额增长会降低主要省份的茧丝绸出口绩效。  相似文献   
34.
中国是世界蚕桑强国,当前蚕桑生产经营主体以小农户为主,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对于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3—2021年中国新型蚕桑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全量数据,系统梳理各类蚕桑经营主体的注册和在营数量演进,分析新型蚕桑经营主体的发展规律和地理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2013年至今,各类型蚕桑经营主体发展均呈现出增长的态势,近年来其增长速度甚至快于其他农业产业的新型经营主体;第二,与“东桑西移”发展规律相符,东部地区蚕桑生产经营主体的发展速度减缓、甚至下降,中西部地区蚕桑生产经营主体发展较快,但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第三,蚕桑产业规模化水平和组织化水平持续提升且近年来增速加快,但仍明显低于农业产业平均发展水平,尤其是蚕桑生产大省(区)的规模化组织化经营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基于此,提出因地制宜重点发展不同类型经营主体、通过跨区域产业链整合实现我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5.
通过对我国15个蚕桑生产省(市、区)的107个蚕桑基地县的蚕桑生产状况、成本收益和生产资料费用的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认为,我国蚕桑生产县域集中度较高,蚕茧供求市场化程度提高;蚕桑生产规模小而粗放,生产效率较低;蚕桑生产成本上升快,比较效益不显著。为此,应该实行蚕桑区域专业化战略,巩固和深化主要蚕桑基地县的发展;加快技术进步,提高蚕桑生产效率;努力降低成本,尤其是人工成本,提高蚕桑生产效益;拓展蚕桑多种经营,增加蚕桑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6.
通过对江苏和浙江两省342个种桑养蚕农户的问卷调查,就农户所面对的蚕业风险及其防范行为分析认为,蚕业收益较高,但蚕业风险大于其它种植业;蚕业风险主要来源于茧价格下跌、农药中毒、发蚕病、周边污水废气排放、自然灾害和桑树病虫害;江苏省蚕农的损失主要源于农药中毒、发蚕病、工业废气污染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自然风险,而浙江省蚕农的损失主要来自蚕茧价格下跌产生的市场风险;蚕病导致78.65%的农户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失,养蚕中发生最多的也是农户最担心的蚕病类型是血液型脓病;农户发生桑病虫害和蚕病的主要原因是疏于桑园管理和没有按照技术要求养蚕;为减少损失,农户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进行风险防范,但是风险损失主要由农户自己承担。为此,极大多数农户希望政府能够补贴种桑和(或)养蚕,同时希望能够稳定茧价,加快桑和蚕品种更新,加强养蚕期问农药使用管理,控制养蚕期间企业的污染排放,将蚕桑纳入农业保险范畴。  相似文献   
37.
介绍了以江浙2省为代表的东部地区优质茧生产基地蚕桑生产萎缩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深层原因,并鉴于江浙2省的蚕桑生产基础仍然较好,茧丝质量优势进一步凸显,蚕桑生产集聚效应增强,茧丝绸龙头企业带动力较强,蚕业合作组织进一步发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不断拓展;建议通过基地化集中、规模化生产、专业化运作、省力化饲养、产业化经营和多元化增效,减缓蚕桑生产萎缩的速度,适度稳定东部优质茧生产规模.  相似文献   
38.
基于近10年来国家和地方对蚕种场建设与改造的投资状况,分析了我国蚕种场建设与改造的背景及取得的成效,剖析了当前蚕种场建设与发展仍然存在蚕种场布局分散、规模小,整体产能过剩与局部供不应求并存,蚕种市场管制垄断与过度竞争并存,蚕种场生产经营效益较差,蚕种生产风险加大等问题.鉴于蚕种在蚕桑及茧丝绸产业中的基础地位、蚕种的生产经营特点以及保护蚕品种资源和确保蚕种质量所具有的公益性,提出在促进蚕种业向市场化和民营化方向改革的同时,政府投资重点和管理措施应转向做好产业规划,引导蚕种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增强产业发展活力;完善法规制度,强化蚕种质量安全监管;加强政策扶持,完善蚕种繁育的支持保障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强化蚕种科技创新;建立蚕种余缺调节制度,科学调控蚕种市场供求.  相似文献   
39.
蚕茧是丝绸工业的原料,鲜蚕茧收购价格(下称茧价)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蚕农的收入和生产积极性,而且决定了丝绸工业的生产成本,影响其经济效益,关系到蚕丝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0.
华粳5号原名华粳14018,系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经系统选育而成的中熟中粳新品种,2005年2月通过江苏省审定.在多年的试验、示范种植中,该品种表现出产量潜力大、稳产性好、品质优良、熟期适中等特点,适宜淮北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