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9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9篇
  7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研究自然条件下不同土地类型土壤含水率与热导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露天状态下农耕地、裸地、草地、灌木地4种土地利用类型作为供试地块,在0~15 cm深度土层取样,通过烘干法测量土壤含水率,利用非稳态探针热脉冲技术测量土壤热导率。[结果]4种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含水率变化范围为12.79%~25.08%,土壤热导率的变化范围为0.481~1.291 W/(m·K);农耕地和裸地采样带相邻点间数据的波动性较大,灌木地和草地采样带相邻点间数据的连续性较好。[结论]农耕地、裸地、草地、灌木地4种土地利用类型中,自然状态下的土壤含水率与热导率表现为正相关性关系。  相似文献   
22.
为阐明牦牛乳中矿物质元素含量在全泌乳期的变化规律,试验采集了四川省龙日种畜场麦洼牦牛产犊当天到180 d(即0~180 d)内共12个时间点的乳样。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乳样,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牦牛乳中14种矿物质元素,分别为4种大量元素(钾(K)、钙(Ca)、镁(Mg)、磷(P))和10种微量元素(硼(B)、钡(Ba)、镉(Cd)、钴(Co)、铜(Cu)、钼(Mo)、镍(Ni)、钛(Ti)、锌(Zn)、锰(Mn)),并以牦牛产犊后30 d采集的乳样数据为基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麦洼牦牛初乳中K、Ca、Mg、P 4种大量元素含量较高。与30 d的常乳含量相比,K的含量在0 d时差异极显著(P<0.01),在120 d时差异显著(P<0.05);Ca的含量在5 d时差异显著(P<0.05);Mg的含量在180 d时差异显著(P<0.05);P的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在0~180 d泌乳期内微量元素随泌乳期的变化也较明显,与30 d的常乳含量相比,Ba的含量在0和1 d时差异极显著(P<0.01),在2、3、4、5和180 d时差异显著(P<0.05);Mo、Ni、Zn的含量在180 d时差异显著(P<0.05);B、Cd、Cu、Ti、Mn的含量随泌乳期变化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牦牛乳中K、Ca、Mg、Ba、Mo、Ni、Zn的含量随泌乳期的变化差异显著(P<0.05),P、B、Cd、Cu、Ti、Mn的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整体上看,K、Mg、P、Ba、Zn的含量变化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而Ca的含量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23.
猪螨虫病也称猪疥螨病,属于较为多见的寄生虫疾病,有着较高的发病概率,尽管不会对病猪的生命造成极大危害,但是会对病猪的生长发育造成极大影响,使病猪生产性能减弱.文章将结合实践经验,进一步分析猪螨虫病及防治策略,以期为养殖者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4.
新型CO2缓蚀剂HSJ-1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曼尼希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CO2缓蚀剂HSJ-1,分析了合成温度、合成时间和合成pH值对缓蚀剂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合成条件,获得了对CO2腐蚀具有较好效果的缓蚀剂.这种缓蚀剂适用于油气田管道,可以有效抑制CO2对管道的腐蚀.  相似文献   
25.
牟定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云南省牟定县适宜发展油茶产业的气候、土壤、土地资源、种苗供应等自然条件,发展木本油料产业的经验、投资环境优越等社会条件,以及油茶在牟定县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分析了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技术含量低,扶持力度不够,政策保障措施不够细化等问题,藉此提出了科学经营、实行行业标准化栽培管理、扶持龙头企业、建立油茶专业合作组织等对策.  相似文献   
26.
地膜是农业生产重要物质资料之一,地膜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农业产量和效益的提高,带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生产力的飞跃发展,随着地膜应用量和使用年限增加,大量残留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不但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进行,也对农业环境安全构成了威胁。因此,如何科学使用地膜,同时加强残留地膜回收与治理,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7.
近年来,通过对阿克陶县的秸秆资源情况的全面调查,充分掌握了玉米、小麦、棉花、水稻等农作物的播种面积、产量、秸秆资源量和秸秆资源利用等情况.如何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推进阿克陶县秸秆综合利用与节能减排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秸秆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8.
29.
为探明春大麦可溶性糖含量与籽粒淀粉组分含量的关系,以蒙啤3号和蒙啤5号为试材,设375,450,525,600万株/hm2共4个密度处理,于2018—2019年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大麦灌浆期叶片、茎秆和籽粒可溶性糖与淀粉组分含量的动态变化,分析了其对籽粒淀粉组分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2 a 2个品种各处理叶片、茎秆和籽粒可溶性糖含量随着灌浆进程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在花后21 d出现;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最大值在525万株/hm2密度处理出现。2 a 2个品种各处理籽粒总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随着灌浆进程呈逐渐上升趋势,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峰值均为525万株/hm2处理。相关分析显示,各灌浆阶段叶片、茎秆和籽粒可溶性糖含量与成熟期籽粒淀粉组分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通径分析显示,对成熟期籽粒总淀粉含量影响最大的是花后21 d叶片、花后7 d茎秆和籽粒可溶性糖含量,通径系数分别达到1.002 3,0.580 4和0.745 5;对直链淀粉含量影响最大的是花后35 d叶片、花后7 d茎秆和籽粒可溶性...  相似文献   
30.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带动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此,采用DEMATEL这一系统因素分析法,对影响农民参与三产融合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和政府行为因素能强烈地影响其他因素,其中家庭收入水平、农业产业化组织数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能强烈地影响其他因素,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家庭人口、家庭土地面积、家庭收入来源、家庭收入水平、农业生产条件、农村非农就业人数、农村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农业产业化组织数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政府的“三农”政策、农业保险信贷科技等投入水平是影响其他因素发展的原因因素,年龄、学历、学习能力、掌握的生产技术等是其他11个原因因素的影响结果。为促进农民参与三产融合,需要强化政策支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调整产业结构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