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5篇
  10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57篇
园艺   4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标记辅助选择在奶牛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简要介绍了标记辅助选择的意义和类型、MAS育种体系的方法和奶牛重要经济性状QTL定位和数量性状作图的情况.通过论述国内外MAS技术在奶牛遗传缺陷痛的检测和种公牛早期选择上的应用,对我国在奶牛育种上应用MAS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2.
SPAG11基因是由两个相互独立的β-防御素基因通过通读转录连接到一起。SPAG11基因的表达受通读转录、启动子选择和物种特异性外显子招募机制的控制,在不同的物种、同一物种不同组织中存在多种SPAG11剪切体。SPAG11主要在雄性生殖道中表达,同β-防御素一样,除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外,还在雄性生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牛SPAG11D能够提高附睾中不成熟精子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203.
设施菜地揭棚休闲期种植填闲作物是阻控淋溶发生的重要措施,在降雨频繁地区氮磷阻控效率高的填闲作物尚不明确。以休闲为对照,种植5种填闲作物:高粱(Sorghum bicolor L.)、玉米(Zea mays L.)、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和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acephala DC.),研究了不同种类填闲作物对设施菜地氮磷淋溶、土壤速效氮、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休闲处理相比,种植填闲作物高粱、玉米、黑麦草、马齿苋和羽衣甘蓝分别显著减少了12.6、16.6、27.4、28.9和26.8 kg?hm-2的氮淋溶,显著减少了0.10、0.05、0.04、0.04和0.13 kg?hm-2的磷淋溶。氮淋溶阻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马齿苋、黑麦草、羽衣甘蓝、玉米、高粱,磷淋溶阻控率由高到低则依次为羽衣甘蓝、高粱、玉米、马齿苋、黑麦草。5种填闲作物中黑麦草、马齿苋和羽衣甘蓝的氮阻控率分别达到52.3%、55.1%和51.2%,较高粱和玉米氮阻控率平均提高了近一倍。这是因为黑麦草、马齿苋和羽衣甘蓝在休闲前期(21 d)就有一定的覆盖度,与休闲相比分别减少了23.5%、17.1%和26.7%的淋溶水量,而高粱和玉米前期覆盖度差,在前期降水多后期降水少的情况下其淋溶水量与休闲无显著差异;种植黑麦草、马齿苋和羽衣甘蓝耕层土壤(0~20 cm)中硝态氮的含量为40.1~52.8 mg?kg-1,而种植高粱和玉米土壤硝态氮的含量为67.8~72.7 mg?kg-1;此外,与高粱和玉米相比,马齿苋和羽衣甘蓝还显著提高了耕层土壤nirS型反硝化细菌和根际土壤中nosZ型反硝化细菌的丰度,可能增强了土壤的反硝化过程。综上,黑麦草、马齿苋和羽衣甘蓝作为降雨频繁地区的夏季填闲作物可显著减少氮磷淋溶,其中羽衣甘蓝对氮磷综合阻控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4.
虎邦107是以自交系5W08为母本、自交系5W24为父本杂交选育的西瓜新品种。果实大小、形状一致,单果重8~10 kg,果实椭圆形,果面浅绿色且附有绿色窄条带,果皮厚度1 cm,韧性好。果肉为红色,质地细腻,口感酥脆清甜,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左右,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左右。植株长势强健,主蔓第一雌花节位5~8节,耐旱性强,抗白粉病,中抗枯萎病1号生理小种和炭疽病1号生理小种,容易坐果,早熟性好。北方地区春季露地栽培,全生育期100 d,果实发育期35 d,适宜在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等西瓜生产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