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综合类   18篇
畜牧兽医   9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V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引起的一种极为复杂,呈多种临床症状类型表现的疾病。目前,该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是造成全球乳/肉牛业经济损失的主要病原。本文针对我国牦牛BVD的发病状况进行分析,并对今后牦牛BVD防控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2.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在2013年间采自西藏的195份黄牛血清进行支原体抗体血清学检测。结果检出阳性血清46份,阳性率为23.59%。统计数据表明西藏黄牛群中存在支原体的感染。该研究旨在摸清西藏黄牛群中支原体的感染情况,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3.
本研究旨在了解西藏林芝地区牦牛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情况,为有效控制牦牛大肠杆菌感染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从565份牦牛粪便样品中分离到488株大肠杆菌,通过纸片扩散法对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采用PCR检测菌株所携带的毒力基因、耐药基因以及筛查含有β-内酰胺酶基因的大肠杆菌菌株。结果显示,在488株大肠杆菌分离菌株中,31%(152/488)呈现多重耐药;毒力基因omp A、etr A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30.2%、23.1%;耐药基因bla CTX-M、bla TEM的检出率分别达到27.6%、14.4%;此外,在产β-内酰胺酶的菌株中未发现SHV型。结果表明,西藏林芝地区牦牛大肠杆菌感染较为严重,菌株分离率高达86.4%,但产ESBLs的菌株检出率较低,且菌株耐药性严重,更呈现出多重耐药性。  相似文献   
44.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在2011年间采自西藏(988份)、青海(475份)和四川(377份)共1840份牦牛血清样品进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抗体检测。结果检出阳性血清样品西藏381份,阳性率38.6%;青海212份,阳性率为44.6%;四川105份,阳性率为27.9%。结果表明,中国西部高原西藏、青海以及四川牦牛群中均存在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感染。本研究调查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在中国西部高原牦牛群中的流行情况,为制定该病的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5.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对2011年采自西藏的938份和青海的206份牦牛血清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西藏牦牛血清24份呈阳性,平均阳性率为2.56%;青海牦牛血清3份呈阳性,平均阳性率为0.98%。统计数据表明,西藏和青海牦牛群中均存在牛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西藏和青海牦牛群中牛结核病的流行情况,为制定该病的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6.
为了解林芝地区市售家禽禽流感免疫状况,于2008年10~12月间采集了5种家禽的249份血清样本,采用HA和HI试验进行了禽流感血清抗体的检测,发现在5种家禽的249份血清中检出了179份AIV阳性抗体,其中H5阳性数32份,阳性率为12.9%;H9阳性数43份,阳性率为17.3%;H1阳性数19份,阳性率为7.6%;H3阳性数85份,阳性率为34.7%。表明林芝地区市售家禽禽流感免疫状况仍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47.
为探究西藏林芝市全株荞麦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对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别设定全株荞麦单独青贮组(A)、全株荞麦∶全株玉米=4∶1混合青贮组(B)、全株荞麦∶全株玉米=3∶2混合青贮组(C)、全株荞麦∶全株玉米=2∶3混合青贮组(D)和全株荞麦∶全株玉米=1∶4混合青贮组(E)共5个处理组。分别在青贮第7、14、30和60天时,开窖取样,测定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微生物菌群结构。结果表明,与全株荞麦单独青贮组相比,全株荞麦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组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青贮的发酵品质,混合青贮组降低了青贮饲料的pH值,提高了乳酸含量,且氨态氮/总氮的值和丁酸含量均符合优质青贮饲料的要求量。从微生物菌群结构来看,混合青贮改变了青贮饲料的菌群结构,相比与全株荞麦单独青贮组,混合青贮组提高了厚壁菌门和LAB菌种的丰度,有效地抑制了腐败菌的生长,且这种效果随着全株玉米混合比例越高而越显著。综合考虑全株荞麦利用最大化和发酵品质,建议将全株荞麦和全株玉米以2∶3混合青贮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8.
采用伪三元相图法制备埃普利诺菌素纳米乳并考察其微观形态及粒径分布。结果显示:由EL-35,乙酸乙酯、1,2-丙二醇为主要组分制备的埃普利诺菌素纳米乳澄清透明,透射电镜下液滴均呈球形。经激光粒度分析仪检测,其平均粒径为18.85nm,多分散系数(PDI)为0.1,其分散度良好。该纳米乳以15 000r/min速度离心30min和留样2,4,6个月后,外观基本无变化。结果表明,所制备埃普利诺菌素纳米乳符合纳米乳的性质和特征。  相似文献   
49.
50.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Ⅰ型胶原(Col Ⅰ)和热休克蛋白90(Hsp90)在肉鸡胫骨软骨发育不良(TD)不同阶段的变化.将80羽1日龄健康AA肉鸡预饲1周后分为2组.对照组饲以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福美双100 mg·kg -1 ,4 d后继续饲以基础日粮.试验历时23 d.应用抗Col Ⅰ和Hsp90多克隆抗体对试验第4、9、16、23天的肉鸡胫骨生长板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在饲喂福美双后第4、第9天,Col Ⅰ和Hsp90的合成在生长板前肥大区和肥大区软骨细胞都明显增加,而第16、第23天时在TD损伤周边的前肥大区软骨细胞出现.由此推测,Col Ⅰ蛋白合成增加,可能是由于不能正常钙化的反馈调节所致;而上调表达的Hsp90可能在调节软骨细胞发育周期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认识TD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