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综合类   18篇
畜牧兽医   9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20 0 0年 4月 ,武汉青山地区某个体养鸭场发生一起 1 5日龄幼鸭腹泻 ,精神不振 ,共济失调 ,鼻眼分泌物增多 ,剖检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以及偶有败血症病变为特征的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和细菌分离鉴定 ,确诊为鸭疫里默氏菌( RA)。由于鸭疫里默氏菌病在武  相似文献   
102.
<正>脂肪坏死症是以腹腔内脂肪,特别是结肠襻、腹膜、大网膜、肠系膜、直肠和肾脏周围等的脂肪发生变性、坏死,形成坚硬的脂肪块。压迫肠管,导致排便困难和消化机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致死性疾病。由于坏死的脂肪呈瘤样,也曾称之为脂瘤症。本病在人医上常见报道,动物的发生多见于乳牛和肉用牛,而在羊尚未见发病报道。笔者在临诊工作中偶见1例奶山  相似文献   
103.
大群艾维菌商品代肉鸡从1日龄起用高能日粮常规饲养,以获得自然腹水综合征(ascites syndrome,AS)病例。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分别测定了2~6周龄正常组、轻度腹水组、重度腹水组内鸡血浆和5周龄时心、肝、肺、肾等组织心钠素(atrial natriuretic polypeptide,ANP)的含量;用右心导管法测定了平均肺动脉压(mPAP),并用常规方法测定了腹水心脏指数(AHI),同时还对血浆ANP的含量与AHI、mPAP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随着日龄的增长,ANP的含量增加,AHI、mPAP也随着发生明显的变化;随腹水程度的加深,mPAP、AHI以及肉鸡血浆、组织ANP的含量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升高,组织中ANP的含量明显比血浆中的高;另外还发现,不同腹水程度肉鸡血浆ANP含量与5~6周龄时的mPAP、4~5周龄时的AHI相关性显著(P〈0.05)。结果表明,ANP参与了肉鸡AS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并与肉鸡发生AS的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对藏猪粪便中乳酸杆菌进行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方法】采集不同生长阶段藏猪(仔猪、保育猪、母猪)粪便,通过MRS选择性培养基培养、形态学观察、产酸性能测定、细菌生化鉴定及16S rDNA基因测序技术等方法从中分离、鉴定乳酸杆菌,检测藏猪源乳酸杆菌的生长曲线、耐酸耐胆盐特性、溶血活性、体外抑菌效果、益生基因,并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从藏猪粪便中分离出48株乳酸杆菌,经16S rDNA基因测序和生物学特性分析,最终得到1株藏猪源唾液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该菌株具有较好的产酸性能,产酸量可达(0.070±0.005) mol/L;对高质量浓度胆盐和低pH具有良好的耐受能力;该菌株中检测到肠菌素P2基因(Ent P2),无溶血活性;体外抑菌结果显示,藏猪源唾液乳酸杆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 26003)和大肠杆菌(CMCC 44102)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15 d小鼠灌胃试验结果显示,小鼠的体质量变化和脏器指数与生理盐水组无显著性差异,未观察到菌血症和细菌移位现象。【结论】筛选得到1株安全无毒副作用的藏猪源唾液乳酸杆菌,该菌具有较好的生物学特性,可作为发酵饲料和防治细菌性肠道疾病的潜在益生菌。  相似文献   
105.
本试验随机选择20头成年牦牛,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头,使用依普菌素透皮剂驱虫1个月后,观察对牦牛皮肤内牛皮蝇幼虫的驱杀效果。结果表明,试验组牦牛无明显不良反应,牛皮蝇包囊明显少于对照组,皮损面积显著减少,说明依普菌素透皮剂对牦牛皮肤内牛皮蝇幼虫能安全有效驱杀,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6.
本试验采用口蹄疫液相阻断ELISA方法对西藏部分地区、四川红原地区随机采取的604份牛血清进行O型、A型、AsiaⅠ型口蹄疫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显示,西藏部分地区牦牛口蹄疫O型、A型、AsiaⅠ型血清抗体效价在50%以上所占比例分别是82.89%、64.1%、73.25%;四川红原地区牦牛口蹄疫O型、A型、AsiaⅠ型血清抗体效价在50%以上所占比例分别是93.36%、87.11%、83.59%。西藏部分地区黄牛口蹄疫O型、A型、AsiaⅠ型血清抗体效价在50%以上所占比例分别是89.17%、61.4%、73.25%。数据表明,疾病防控效果相较往年有提高,但不同县市防控水平有很大差异,同一地点不同血清型的口蹄疫防控效果也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7.
从西藏健康牦牛的新鲜粪便中分离、纯化枯草芽孢杆菌,并筛选出耐受性最好的菌株,并进行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PCR扩增、电泳检测、16s rRNA序列测定、构建进化树并进行同源性分析,对通过鉴定的枯草芽孢杆菌进行耐肠液、耐胆盐、耐高温等耐受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出疑似枯草芽孢杆菌4株,革兰氏染色为阳性;芽孢染色液染色菌体为蓝色,芽孢不着色。菌体呈椭圆到柱状,芽孢位于菌体中央或次极端。16s rRNA测序有4株枯草芽孢杆菌,与标准株序列同源性高达99.6%,分别命名为Yak-KC1,Yak-KC5,Yak-KC6,Yak-KC7,该4株菌对肠液、胆盐、高温均具有一定的耐受性,Yak-KC7的耐受性最佳,具有进一步开发为益生菌的潜能。  相似文献   
108.
为建立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的荧光定量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IBRV gE基因的序列设计了相应的探针和引物,分别建立TaqMan-MGB探针和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方法,并对2种方法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显示,TaqMan-MGB探针和SYBR GreenⅠ定量荧光PCR方法的灵敏度分别达到1.0×101 copies/μL和1.0×102 copies/μL;2种荧光定量方法对除IBRV的其他牛病毒和细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重复性检测中变异系数均小于2.3%;检测了130份来自西藏的牦牛样品,2种荧光定量PCR阳性检出率均为100%。以上结果表明,2种荧光定量方法都可用于检测IBRV,且TaqMan-MGB荧光定量PCR敏感性高于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  相似文献   
109.
畜牧业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小觑。本文梳理了畜牧业的主要碳源,分为动物肠道发酵、粪便分解与畜禽养殖能源消耗三个方面。根据畜牧业中每位兽医所照顾的动物的碳足迹,归类整理了兽医在畜牧生产中控制碳排放的措施,包括优化畜禽饲料配方与营养、动物健康保健、抗生素的使用以及减少医疗过程中的碳排放。让兽医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助力畜牧业养殖实现低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