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31.
我用的中蜂箱3+1门帘制做简便,取材容易,造价最多几分钱,而用途多且方便。3+1的含义是:3块三合板条加1块包装用的塑料带条,叠加成一个门帘钉在蜂箱巢门前,拉动一块板条即可随意调控巢门大小,对预防寒潮、盗蜂、蜡螟入侵和通风等非常有益。3块三合板条的尺寸和作用是:帘板:15mm×130mm,在一端钉一小钉,钉尖向外作为拉手,左右拉动能控制巢门大小。垫板:15mm×130mm,与等长的塑料捆绑带组成1+1的垫板。在确保盖板钉牢后,帘板能自由拉动又不松垮。盖板:20mm×130mm,阻挡帘板并形成轨道。板条备料:将装修房屋用的三合板下脚料用快刀按上述尺寸裁… 相似文献
32.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这爱蜂的第三代传承人思绪万千,感慨万千.我们家的养蜂诸事在近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无处不受到党的关怀与指引,虽说没有因养蜂而发家,但三代爱蜂人在小蜜蜂的媒介下与邻里乡亲们其乐融融,受到当地人们的称赞,留下了良好的口碑,也坚定了我家世代永远跟党走的信念. 相似文献
33.
<正>送人玫瑰,手留余香,那是发自内心的赠送和喜悦的感情表达,无疑是一种非常欢心的事。但我的小蜂场除土地外的一切送给了素不相识的人,确实出于万般无奈的选择,里面的苦衷本想怀揣入土,但几次向蜂友解释原因后决定还是写出来,让更多感兴趣的蜂友品味我当时的烦扰心情,也好一吐为快。 相似文献
34.
35.
我的奶奶崔氏,青少年时期生长在清朝末年一个官宦人家,自幼家里的大人们便带她逛庙会,看大戏(京剧),养蜂割蜜等一些社会活动,所以她不仅记住了很多历史典故,成为给我们孙子辈讲故事的素材,还学会了蜂楼养蜂的全套技术。由于家中比较富裕殷实,每年都会专门种植几亩地的荞麦供蜜蜂采集,养蜂的用具也不是一般的箱桶之类,而是一种叫蜂楼的特殊砖泥结构建筑体。奶奶来到我家后也像嫁妆一样把这种蜂楼养蜂技术带到了我家。 相似文献
36.
37.
38.
戴同志,中蜂户朋友们:你们好!看了《蜜蜂杂志》2011年第3期上《准备试验推广“笼屉蜂箱”》的文章后很受感动,您作为一名政府官员,在百忙中还能以脚踏实地的具体行动,不断制做各式蜂箱拿给养蜂户们试用,积极帮助他们依靠科技致富。这种远见卓识的助农行为必将给我国的养蜂业和农业大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引领作用,也让我看到了中蜂饲养那万紫千红的壮丽未来。感谢你们对中蜂饲养的热爱、奉献与探索!祝你们成功! 相似文献
39.
2013年7月22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贵阳地区虽然多日的气温未超过30℃,但特别干旱,这给巢虫的猖獗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40.
在贵阳市周边的山区中每年从3月中旬开始直到5月底左右,人们从事室外工作或走路时,几乎经常能遇到中华蜜蜂绕身慢飞。经过多年的观察、探索和试验,本人把这些纠缠人员翻飞的蜜蜂特殊动作,判断是蜜蜂在向人们求助。例如:分出群在树杈、屋檐下等处结团后,如果这时有人从蜂团附近经过,肯定会有1~2只或数只工蜂贴近或跟随绕飞,只有行人快速离开这个地方几十米远之后,蜜蜂才会自行放弃绕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