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12篇
  免费   899篇
  国内免费   1912篇
林业   4375篇
农学   2785篇
基础科学   3367篇
  2657篇
综合类   18785篇
农作物   2184篇
水产渔业   1590篇
畜牧兽医   11079篇
园艺   3908篇
植物保护   1393篇
  2024年   323篇
  2023年   1079篇
  2022年   1256篇
  2021年   1230篇
  2020年   1137篇
  2019年   1578篇
  2018年   1559篇
  2017年   880篇
  2016年   1046篇
  2015年   1085篇
  2014年   2702篇
  2013年   1888篇
  2012年   2182篇
  2011年   2295篇
  2010年   2137篇
  2009年   2192篇
  2008年   2053篇
  2007年   2063篇
  2006年   2009篇
  2005年   1891篇
  2004年   1548篇
  2003年   1542篇
  2002年   1335篇
  2001年   1149篇
  2000年   1311篇
  1999年   1260篇
  1998年   1199篇
  1997年   1256篇
  1996年   1072篇
  1995年   999篇
  1994年   1054篇
  1993年   926篇
  1992年   835篇
  1991年   796篇
  1990年   676篇
  1989年   585篇
  1988年   263篇
  1987年   252篇
  1986年   215篇
  1985年   216篇
  1984年   209篇
  1983年   160篇
  1982年   196篇
  1981年   128篇
  1980年   104篇
  1979年   65篇
  1965年   23篇
  1964年   26篇
  1963年   16篇
  1959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研究毛白杨核心种质的取样策略,在进行相应的遗传分析基础上,构建核心种质,分析其遗传多样性,为毛白杨种质资源库建设、引种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亦为其他树种核心种质构建提供参考。  方法  基于16对荧光SSR引物,利用毛细管电泳技术分析272份毛白杨和白杨杂种种质不同取样比例的遗传多样性参数。根据期望杂合度,计算每个样品对总体遗传多样性的贡献值,然后对所有样品根据贡献值从大到小进行排序。通过比较贡献率最高的前50%、45%、40%、35%、30%、25%、20%和15%取样比例获得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平均期望杂合度(He)等,分析核心种质的代表性,确定其合适的取样比例。  结果  随着取样比例的降低,Ne、I和He值均在升高,均大于原始种质相应数值,而且He值均大于0.5,表明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而原始种质的He值小于0.5。按照25%取样比例,得到前68名种质,其中包含18份杂种种质以及所有省份选出的部分优异种质。所得到的Ne、I和He分别是2.761、1.094和0.539,均大于原始种质的相应值2.075、0.825和0.432。t检测结果表明,核心种质与原始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无显著差异,表明这68份种质在遗传多样性方面具有可靠的代表性,可以作为核心种质。北京的种质与河北的种质遗传一致度最高,为0.997;与山西次之,为0.990。  结论  毛白杨核心种质的最佳取样比例是25%,最佳取样范围为20% ~ 40%,如果种质资源数目较大,可以适当降低至15%,如果基数较小,可以升高至45%。He、Ne、I等均表明这些核心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杂种种质遗传变异丰富,聚合了亲本的优良等位基因,首次从分子水平证明了杂种种质是毛白杨遗传改良的重要育种资源。建议相关部门或者育种者要高度重视白杨杂种种质的收集、保存和再利用。   相似文献   
992.
桃流胶病是影响桃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危害桃树枝干及果实,严重时导致树体整株死亡,给我国及世界桃产业造成严重危害。桃流胶病分为侵染性真菌病害和生理性病害两种,主要发生在高温高湿地区,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尤为严重。因其发病原因复杂,目前仍存在防治难、效果差的问题,重茬或管理粗放的果园发病率可达90%以上,可造成桃产量降低40%左右。本文综述了桃流胶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病原菌分离鉴定及抗病机理研究,指出了选育抗流胶病新品种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在未来桃育种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93.
为了探明蚯蚓对西瓜枯萎病的影响机制,开拓西瓜枯萎病防控的新思路,本试验以西瓜连作土壤为基质,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密度的威廉环毛蚓(Pheretima guillelmi)和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对西瓜长势、枯萎病发病率的影响,结合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数量、土壤微生物总量(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土壤微生物活性(土壤脱氢酶活性)以及土壤总酚酸的动态变化,探索蚯蚓对西瓜植株枯萎病的防控机理。结果表明,西瓜定植后45 d,试验组的西瓜蔓长、鲜质量较不投放蚯蚓对照分别增长了18.57%~67.27%、39.29%~87.24%。西瓜定植后30 d、45 d,对照的西瓜植株枯萎病发病率分别为62.15%、85.32%,显著高于蚯蚓试验组(P0.05)。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蚯蚓密度能有效促进西瓜生长,减缓枯萎病发生。在蚯蚓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威廉环毛蚓的促生防病效果优于赤子爱胜蚓。0~45 d的试验过程中,试验组土壤中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数量、总酚酸含量较对照分别下降了36.63%~69.39%、31.0%~77.4%,45 d时试验组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土壤脱氢酶活性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15.10~175.71 mg/kg、1.41~2.40μg/(g·h)。蚯蚓能有效降低西瓜植株枯萎病的发病率,促进植株生长,其防控机理可能为:蚯蚓的穴居、取食等活动直接抑制土壤中尖孢镰刀菌的快速繁殖,同时蚯蚓通过降解土壤化感物质(总酚酸),提升微生物总量和活性等方式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从而有效防控西瓜枯萎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4.
金寨毛竹纤维形态及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离析法制取毛竹纤维,观察并记录纤维长度和宽度,计算纤维长宽比,按照国家标准分别测定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以此对3~5年生金寨毛竹不同竹干高度、径向的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5年生金寨毛竹平均纤维长度均大于1500μm,且随着竹龄的增加而增加,而在高度上变异规律不明显;平均纤维长宽比均大于100,在竹干高度为5.5 m处达到最大值;灰分质量分数随竹龄的增加而减小,随竹干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综纤维素质量分数随竹龄的增加而增加,随竹干高度的增加趋于稳定;苯醇抽提物和纤维素质量分数随竹龄增加先减小再增加。综上可知,金寨毛竹是优良的造纸原料。  相似文献   
995.
综述了影响葡萄果实大小的激素调节通路,对调控果实大小的转录因子调控网络做了初步分析。从不同大小的果实内部生理活性物质的差异、激素含量的变化以及调控果实大小的基因和转录因子的分析,初步解析了影响果实大小的相关因素。IAA通过调控细胞分裂来影响果实大小;GA通过响应细胞壁的松弛基因来调控果实细胞的大小;ABA通过碳水化合物的改变来调控细胞大小;细胞内部的基因和转录因子NAC、MADS-BOX、CYP、bHLH等通过与激素通路结合或者单独发挥作用共同作用于果实大小调控网络。果实的大小还受一些生理和栽培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为了研究猪肺炎支原体的致病机制,对其遗传变异及分子流行病学进行研究,以防控猪支原体肺炎。对分离的猪肺炎支原体河南株HNMhy1的主要免疫原性基因P36、P46、P97、P65、P110进行扩增测序,与GenBank中已公布的猪肺炎支原体菌株的序列进行比对,同源性均在98%以上,部分毒株同源性高达100%。将HNMhy1株的P36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其他菌株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同源性均在98%以上;系统进化树显示,河南分离株HNMhy1与湖南株HN13的进化关系最近。以上结果表明,河南分离株HNMhy1主要免疫原性基因高度保守,在遗传演化中未发生太大变化。  相似文献   
997.
正国网山东寿光市供电公司纪台供电所,位于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寿光市纪台镇,辖区行政村72个,企事业单位39个,总人口5.8万人,7.4万亩耕地有各类蔬菜大棚3万个,年产蔬菜14亿斤,有一级电力客户458户、二级电力客户17 730户,供电所于2017年1月获首批国网公司"五星级乡镇供电所"。该所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对标、业绩、责任"五大变革,以实干实绩实效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坚持党建统领,强基础,补短板,抓实效,提品质,拙诚笃实,着力提升"五项能力",荣获得国网公司"先进班组",山东省"工人先锋号",省公司"先进班组""标杆供电所"等殊荣。  相似文献   
998.
猪伪狂犬病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9.
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是养猪生产的一种常见传染性疾病,严重阻碍养猪业的发展。2010年以来,我国持续暴发仔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仔猪腹泻性疾病,因其病原变异较快,疫苗免疫效果差,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为了进一步调查了解现阶段仔猪腹泻发生情况,试验通过对陕西省某规模化猪场的仔猪腹泻性疾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变化观察结合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临床表现为病猪尸体消瘦、脱水,皮肤干燥;全身淋巴结肿胀、出血,外观呈暗红色;病理变化表现为心肌松软,有出血斑;胃黏膜底部充血、出血,内容物呈鲜黄色并混有乳白色凝乳块;肾脏表面有数量不等的散在针尖状出血点;肺脏和膀胱也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点或出血斑;小肠肠壁变薄,肠黏膜萎缩、脱落,肠管内充满乳白色、灰白色或黄绿色液状物。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确诊该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性疾病的病因为流行性腹泻病毒,并根据此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的发病情况提出合理的防治方案,通过对这该猪场免疫程序优化,仔猪的超时免疫,生物安全措施落实,生产工艺流程优化,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成功的控制了猪流行性腹泻疫情;以上这些综合防控措施对其他规模化猪场防控猪流行性腹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以榆林市杏树害虫黄斑长翅卷叶蛾为研究对象,设置30、35和40℃3个温度(以25℃为对照),1、2和4 h 3个处理时间,探究短时高温对该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时高温对黄斑长翅卷叶蛾的卵孵化率,发育历期,存活率,繁殖力以及寿命均有显著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各虫态发育历期在30℃时均显著缩短,而35℃和40℃下却是延长的,卵的孵化率,各虫态的存活率,成虫的繁殖力以及寿命都有明显降低。试验结果说明该虫可以适应30℃的生存环境,但35℃和40℃对该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起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