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71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根据已报道的家蚕朝日×东海的幼虫血清蛋白LSP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以野桑蚕、家蚕苏·菊×明·虎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分别克隆了野桑蚕、家蚕苏·菊×明·虎的LSP,基因5’侧翼区,约1.9kb,并进行了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的野桑蚕、家蚕苏·菊×明·虎的LSP基因5’侧翼区涵盖了第一内含子、第一外显子、启动子区及其5’上游区;野桑蚕LSP基因5’侧翼区与朝日×东海LSP,基因5’侧翼区的同源性达96.4%,其中第一内含子、第一外显子的同源性分别为91.6%,100%;家蚕苏·菊×明·虎的LSP基因5’侧翼区与朝日×东海LSP基因5’侧翼区的同源性达98.9%,其中第一内含子、第一外显子的同源性都为100%,核心启动子区具有典型的TATA盒,还有数种昆虫脂肪体内组织特异性表达基因的共有序列和推定的激素响应元件等功能元件;野桑蚕的LSP基因启动子的5’上游区(-304~598bp)与J139家蚕丝素轻链基因第一内含子区域(7639~7933bp)的同源性达90.6%,-913~-1383bp为失活的部分水手转座子元件。  相似文献   
22.
夏秋季品种大眠至终熟期间高温(88°F左右)饲育(鉴定)效果,一般长期接触高温对蚕的虫质与茧质的影响是劣性的,接触时间越长,影响也越大;抗高温性能确实是品种的固有性状;大眠至终熟期短期接触高温,对蚕的体质与茧质具有不同程度的良性作用,其中尤以五龄第1、2日高温处理区最为明显。与常温区相比,五龄经过略有缩短、结茧率、虫蛹率稍有提高,全茧量、茧层量有所增加。综合长短期五种高温饲育处理的表现,抗高温鉴定的效果,似以五龄全龄高温饲育为好,能较客观地反映出品种固有的抗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23.
李奕仁 《广西蚕业》1998,35(1):9-12
已经历经几千年的养蚕业.要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面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纺织品升级换代这样一种加速变化的产业结构格局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立足于技术与经济的结合,立足于技术创新,立足于科技进步和提高茧丝绸行业的综合经济效益。为此,  相似文献   
24.
试论优质高效和多用途蚕丝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25.
桑树秋伐条桑收获对翌春桑树"抽干"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宁夏回族自治区栽植的桑树大都是从江、浙引进的湖桑品种(湖桑32号),翌春桑树"抽干"严重,干枯率达60%以上,甚至地上部分干枯而不能养成丰产性树型。桑树产量不稳定,经济效益低,667m2产茧仅20kg,直接影响着蚕桑生产的发展,所以春季桑树"抽干"成为桑园栽培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全年饲养春蚕、早秋蚕与晚秋蚕,而晚秋蚕的饲养量约占总量的2/3,养蚕仍片叶育,费工,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26.
桑椹花青素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人们崇尚自然、对安全食品消费的观念不断加强,天然色素在"绿色运动"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以其安全且有一定的营养和药理保健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花青素(Anthocyanidin)是植物的主要水溶性色素之一,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除作为一种天然色素外,还具有抗氧化、捕获氧自由基的能力,能防治某些疾病的发生,是一类具有保健功能的天然活性物质,被誉为继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之后的第七大必需营养素,因而成为天然色素中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类色素.目前可利用的原料有蓝莓、桑椹、葡萄皮、黑加仑、紫玉米、紫甘蓝等.本文就花青素的结构、化学性质、提取工艺、保健功能及其在桑椹中的应用前景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27.
以现行春用、夏秋用蚕品种为材料,进行的原种、杂交原种和各种类型杂交种的同期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杂交优势率的大小顺序为F_1≈交原四元种(中·中×日·日)>交杂四元种(中·日×中·日)>F_2;杂交原种为母体的一蛾产卵数可比单交种提高25%,且交原四元种的产茧量、茧质成绩与F_1无显著差异;交原四元种对原种的杂交优势率,等于杂交原种对原种和四元对杂交原种杂交优势率的某种乘积;杂交种为母体的一蛾产卵数可比杂交原种为母体的提高8%;同时还发现交杂四元种中部分组合的成绩可以接近F_1与交原四元种的水平。  相似文献   
28.
桑园用药技术规程部颁标准的制定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调研了全国主要蚕区最近几年桑园用药的情况,参考部分地方相关技术规范和国家现行有关农药法令法规,并瞻瞩今后桑园用药发展趋势,按国家行业标准编制程序,编制了我国《桑园用药技术规程》。该规程分10个章节和2个附录,强调了以养蚕安全性为前提下的桑园有害生物的化学防治指导思想,兼顾了内容的广泛性与各条款在实际生产中的可操作性,对桑药使用的基本原则、桑园病虫害预测预报、桑药药效的生物检测、桑药使用的技术方法、家蚕农药中毒事故的预防和相关的综合防治技术等6个方面进行了规定与规范。  相似文献   
29.
为了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全国上下正在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诚如国务院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所指明的那样,“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相似文献   
30.
我国蚕业科技发展的途径与任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