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8篇
农学   74篇
  6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37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植物生长调节剂甲哌鎓在土壤中的降解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生长调节剂甲哌鎓(DPC)主要用于防止棉花徒长,在我国的应用面积每年达400万hm2以上,用量为75~300 g·hm-2,明确其在土壤中的降解及其影响因子可为评价其环境安全性提供依据.在实验室恒温培养条件下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DPC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该方法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3.5 mg·kg-1,添加浓度为1.0~2.0 mg·kg-1时,回收率在74.5%~88.8%之间,标准偏差为3.1%~3.6%,变异系数为3.9%~4.2%.研究结果表明,DPC在土壤中的降解包括微生物降解和化学降解两条途径,化学降解和化学降解 微生物降解的平均降解率分别为1.93和3.12%·d-1,半衰期(T,1/2)分别为13.0和7.2 d,降解95%所需时间(T,0.95)分别为53.8和33.2 d.另外,土壤温度和湿度对DPC降解均有显著影响,DPC降解的适宜温度为25℃,适宜湿度为饱和持水量的60%~70%,此时平均降解率为(3.0~3.5)%·d-1,半衰期为8 d左右,降解95%所需时间(T,0.95)为30~35 d.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DPC属于易降解农药,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2.
为提高具有诱导植物抵御逆境等多种生理功能的冠菌素的产量,基于传统分批发酵法建立丁香假单胞菌大豆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 glycinea Z2-6间歇式流加补料发酵方式,并对补料方法中的起始补料时间、补料体积和补料中的合成前体L-异亮氨酸含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利用间歇式流加补料发酵方式,于接种后第8天开始每隔24 h补加新鲜GC培养基(含0.75 g/L的L-异亮氨酸和0.3 g/L的丙酮酸钠)1次,每次补料体积占发酵液总体积的2.0%时,丁香假单胞菌大豆致病变种Z2-6的冠菌素产量最大,达241.5 mg/L,较传统分批发酵方式下的产量(152.5 mg/L)提高了58.4%,合成速率达到20.1 mg·L~(-1)·d~(-1)。表明此种补料发酵方式既可以使细菌高效、持续地利用营养物质,又可解除产物的反馈抑制,大幅提高冠菌素产量,最终达到高产目的。  相似文献   
143.
以中黄13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大豆根系生理活性的变化及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80%胺羧酯.甲哌可溶性粉剂对其调控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80%胺羧酯.甲哌可溶性粉剂处理提高了根系氧化还原能力,促进了根系分泌伤流液的能力,增加了根系伤流中氨基酸、硝态氮、铵态氮以及无机离子的含量。80%胺羧酯.甲哌可溶性粉剂通过调节内源激素来实现调控根系生理活性表达,显著提高了根系和伤流中CTKs,GAs(除R1和R2)和IAA的含量,同时降低了R7期之前的ABA含量,而在R7期显著提高了ABA的含量。此外,根系和伤流中的激素含量变化与根系生理活性变化是一致的,如根和伤流中CTKs、GAs和IAA在生育期内呈现单峰曲线,峰值均出现在R4期,而ABA含量变化呈现直线上升趋势,峰值出现在R7期。  相似文献   
144.
145.
冠菌素诱导小麦幼苗抗高温胁迫的生理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冠菌素在小麦抗高温胁迫中的作用机理,以春小麦品种辽春17和冬小麦品种京都40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新型植物生长物质冠菌素对小麦幼苗抗高温胁迫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条件下,0.1 μmol·L-1的冠菌素处理可使小麦叶片保持较高的相对含水量,促进小麦幼苗叶片中可溶性蛋白的积累,降低叶片的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同时,在高温胁迫条件下,冠菌素诱导叶片中26.6 kD附近热激蛋白的表达量上调,有利于缓解高温对小麦的伤害。  相似文献   
146.
30%己乙水剂对玉米叶片光合酶活性与同化物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在玉米拔节前叶面喷施玉米专用调节剂30%己乙水剂,能够提高穗位叶叶绿素含量、PEP羧化酶活性、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和ATP含量,特别是显著地提高了子粒灌浆初期的穗位叶光合活性。与对照相比,喷施玉米专用调节剂能加速14C同化物的输出速度,在拔节期提高同化物向根系分配的比例,减少向茎秆分配的比例;在子粒灌浆期提高同化物向根系和产量器官的输出比例,降低向茎叶分配的比例。以上结果表明,玉米专用调节剂能够提高叶片光合速度、加快同化物输出速度、促进同化物向根系和产量器官输出,在玉米高产栽培中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7.
DCPTA和DTA-6对拟南芥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植物根系是活跃的吸收器官和合成器官,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吸收和支持。国内外关于DCPTA和DTA-6对作物根系的促进作用均有相关报道。以拟南芥野生型(Columbia)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利用叔胺类活性物质DCPTA和DTA-6两种物质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在MS培养基上对拟南芥萌发和根系生长相关指标进行研究,以明确DCPTA和DTA-6对拟南芥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DCPTA和DTA-6对拟南芥生长致死浓度为1000mg/L;(2)同一浓度下,含有DTA-6培养基的萌发率和幼苗子叶发生率略高于DCPTA。其中含有1mg/L浓度的DCPTA和DTA-6培养基的拟南芥萌发率和幼苗子叶发生率为100%;(3)拟南芥幼苗的主根长、下胚轴长、侧根数在0.1mg/L,1mg/L和10mg/L浓度DCPTA和DTA-6的培养基下均高于对照。其中1mg/L浓度的值为最大,并显著高于对照(p〈0.05)。100mg/L,500mg/L浓度的显著低于对照(p〈0.05)。拟南芥平均根粗、根表面积、根系总体积以及叶片鲜重和根系鲜重表现相类似的规律;(4)拟南芥叶片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在0.1mg/L,1mg/L和10mg/L浓度DCPTA和DTA-6的培养基下均高于对照。其中1mg/L浓度的值为最大,显著高于对照(p〈0.05)。1mg/LDCPTA和DTA-6培养基的拟南芥叶片叶绿素a/b比值最小,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8.
2015年在河南省安阳市和天津市静海区研究了地点、播期和品种对棉花脱叶催熟效果的影响,设置了50%噻苯隆(450 g·hm-2)和40%乙烯利(1500 mL·hm-2)混用及高(2700 mL·hm-2)、低(1800 mL·hm-2)剂量50%噻苯·乙烯利悬浮剂共3个处理,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结果表明,脱叶催熟剂的脱叶效果显著,不同条件下各处理药后18~20 d的脱叶率均达到90%以上,满足机械采收的要求;但催熟效果有限,同期的平均吐絮率仅比对照高5百分点。自然脱叶率和吐絮率越低,脱叶催熟剂促进脱叶和催熟的效果越明显。脱叶催熟处理不影响棉花产量和纤维长度及强度,但显著降低了纤维整齐度。  相似文献   
149.
以与脱落酸具有相同受体的化合物pyrabactin为先导,用1-氨基环丙酸替代2-氨甲基吡啶,设计合成了17个具有脱落酸功能的类似物(芳甲酰氨基环丙酸),其中13个为未经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其结构均经过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和高分辨质谱(HRMS)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大部分目标化合物表现出一定的延缓种子萌发活性,其中化合物 B4、B8和B11在5000μmol/L时的活性优于脱落酸。  相似文献   
150.
冠菌素(coronatine,COR)是由多种丁香假单胞菌致病变种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了提高菌株冠菌素产量并优化发酵培养条件,将来源于假单胞菌肽聚糖脂蛋白编码基因oprL高效表达组成型启动子PoprL,通过质粒pUCP24/recTE同源重组到丁香假单胞菌DC3000冠菌素合成基因cfl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