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最近,在富宁县新华镇各里村(富宁至里达新公路左旁K10KM 70M处)发现一片野生喙核桃林。  相似文献   
12.
奶牛酮血症是高产奶牛产后多发的常见代谢病,临床上以出现神经症状,消化功能障碍,血酮、尿酮及乳酮增高为特征。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常遇到此类病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奶牛胃肠炎是胃肠粘膜及其深层组织发生重剧的炎症,临床上有严重的胃肠机能障碍和自体中毒的症状。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共收治奶牛胃肠炎病76例,除2例未能治愈外,其余74例通过辨证施治,重症结合西医强心补液,全部治愈。1病因病机多由于奶牛采食腐败发霉的草料和饮污秽不洁的  相似文献   
14.
奶牛产后截瘫是由于胎儿过大或助产不当等导致奶牛产后不能站立(主要是后肢)、卧地不起的一种疾病。笔者多年来诊治此病12例,采取补充钙剂、人工吊起、中西医结合治疗等疗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治愈10例、淘汰2例,治愈率83.3%,现总结如下。1发病原因1)由于胎位、胎势或胎向不正及双胎、胎儿过大,或母牛骨盆狭窄、子宫颈狭窄、阴门及阴道狭窄、  相似文献   
15.
中亚阿姆河跨境流域景观生态风险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亚阿姆河流域1995—2018年6期土地利用遥感数据为基础,应用景观生态风险指数模型、半方差分析、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该跨境流域景观生态风险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自1995年以来,研究区景观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裸地面积增加最多(22704.66 km2),以林地、草地、水体转入为主,水体面积减少最多,占比由...  相似文献   
16.
东北三省水稻种植面积时空变化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2000—2015年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数据,利用分区适应性水稻判别条件提取东北三省的水稻种植面积分布,并利用重心迁移法和变化斜率法分析近15年水稻种植面积的年际变化、波动趋势及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对研究区水稻种植面积提取的平均精度可达90%以上,在省级尺度上满足对水稻种植面积监测的需求。近15年间东北三省水稻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其中黑龙江省增加较快,而吉林省、辽宁省水稻种植面积只有小幅度变化;水稻种植面积出现北移为主、逐渐东移的现象;未来短时间内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变化率保持增加趋势,而吉林省基本处于平稳状态,辽宁省水稻面积则有平稳减少趋势,但减少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18.
关岭县蚂蝗田小流域降雨年内分配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贵州省关岭县蚂蝗田小流域2009—2012年的降雨数据,统计分析了降雨集中度、集中期、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等指标,研究了蚂蝗田小流域降雨的年内分配特征。结果表明:蚂蝗田小流域中雨、小雨全年分配均匀;大雨、暴雨分配不均匀。无论是枯水年还是丰水年,降雨的分配特征大体相同;旬降雨量波动很明显,降雨在月内分配不均匀。年内降水集中度为0.78~0.81,集中期变化于18~20旬,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大于0.8。无论从4年总体还是各年情况来看,侵蚀性降雨分布都不均匀,主要集中在5—10月,其中6—7月侵蚀性降雨次数最多。  相似文献   
19.
<正>牛的子宫扭转是指怀孕后期整个怀孕子宫、一侧子宫角围绕自己的纵轴发生扭转(旋转)并伴有子宫颈及前部阴道发生扭转。捻转部位多为子宫颈及其前后,向右比向左发病多,捻转程度多为90o~180o,个别病例可达360o。多发生在临产前或分娩开始,发病急,症状重,若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导致孕畜及胎儿死亡。笔者在临床诊治奶牛子宫扭转病5例,治愈4例,1例因诊断延误而死亡。1发病原因1)由奶牛的生殖器官解剖特点造成的。怀孕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掌握美国大豆种植状况及产量时间空间动态,辅助制定我国大豆生产政策、 调整大豆种植结构以及确定大豆国际贸易数量。【方法】基于2007—2017 年美国大豆产量 县域统计数据并协同运用地理信息技术,采用变化率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法、重心迁移法分 析了近10 年美国大豆产量年际变化、波动趋势及空间变化特征。【结果】美国大豆产量高值 区域,仍是传统的主产区,主要分布于中部平原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和密苏里河流域。近10 年间大豆产量呈增加态势,且近5 年增长迅速,其中2009、2014 年增速较快;大豆产量全 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 指数介于0.669~0.726 之间,存在显著的集聚效应。局域空间自相关 Moran′s Ii 指数聚集图中高—高(HH)聚集区和低—低(LL)聚集区占比最大且有不断扩张 的趋势;大豆产量空间重心先南移后北移再向西南方向迁移,向西南方向迁移明显,总体位 移87.71km。【结论】近10 年美国大豆产量总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集聚效应明显,产量 重心显著向西南方向迁移,其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原因综合共同驱动的结果。文章为分析全球 大豆运行态势、预测国际大豆价格以及我国农业相关政策制定等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