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农学   5篇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44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绵羊痘是由绵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是家畜痘病中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可发生于全年的任何季节,常在冬末春初流行,传播迅速、流行广泛、发病率高,使病羊大批死亡、妊娠母羊流产或丧失生产性能,对养羊业造成很大危害。临床症状以病羊嘴唇、口腔黏膜、无毛及少毛部位皮肤出现特异性痘疹为特征。  相似文献   
12.
犬细小病毒病的综合防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犬细小病毒病,又称病毒性肠炎、传染性肠炎,是由犬细小病毒(CP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多发生于6~12周龄的幼犬,且发病率很高,有些犬整窝发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腹泻、剧烈呕吐等.笔者自2001年以来先后收治10例患犬细小病毒病的病犬,利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愈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兵团农牧团场养殖业结构调整,不仅是开展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提高农业整体效益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实现"团场增效、职工增收"的重要途径.为了响应农十师实施"奶牛工程"计划,一八一团从其它地区引进大量奶牛,开展了规模化奶牛养殖生产工作.本文针对一八一团奶牛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并结合国内外奶业发展现状提出该地区奶业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真分析研究了蛋鸡生产过程中产地环境,雏鸡引进,饲养管理,饲料、兽药、添加剂使用,鸡蛋收集、销售,疫病控制,人员要求,养殖档案,蛋鸡淘汰等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结合HACCP原理认真分析确定无公害蛋鸡生产的关键技术,供无公害肉蛋鸡的管理者、生产者、经营者参考,确保蛋鸡及其产品安全。  相似文献   
15.
猪咬尾症的发病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咬尾症在现代规模化养猪场常发的一种疾病,特别是在猪场饲养密度较大,饲养管理较差的情况下,发生猪咬尾症较多。如果对这种不良行为及时加以制止,则会发生猪的尾巴溃烂和化脓,严重者则死亡,继而对猪只的生长发育以及猪场的经济效益带来较大的影响。找出诱发猪咬尾症的真正原因是防治该病发生的关键所在。本文就猪咬尾症主要的发病原因进行了分析,为控制该病的发生提高依据。  相似文献   
16.
羔羊痢疾是影响羔羊成活率和生长发育的一种常见病,是由B型魏氏梭菌所致的新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临床上以剧烈腹泻、小肠(特别是回肠)溃疡为特征。常导致羔羊大批死亡,对养羊业危害甚大。近两年先后对甘肃省武威、张掖、临夏等地区部分养殖户进行调查发现,本病主要危害7日龄以内的羔羊,其中以2~5日龄的羔羊发病率最高,7日龄以上羔羊发病很少。由于不同条件和因素的影响,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1病因及流行病学呈季节性流行,主要侵害产后2~7日龄的羔羊,尤以新出生3天的羔羊最易发病。杂交改良品种更为敏感,特别是高代杂交品种羔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绵羊舍饲养殖已成为当前的主要养殖方式.因为舍饲有利于形成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可解决日益突出的农牧、林牧矛盾,对开辟饲料资源,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作物秸杆资源,减少因焚烧秸杆造成的环境污染,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环境卫生,有利于育种和提高繁殖成活率.  相似文献   
18.
玉米杂交种阿单六号母本431是自育二环系,父本维尔115B来源于黑龙江。1993年组配杂交种,1994年进行测交观察试验,表现较好,产量高,抗病性强,产量750kg,/666.7m^2(旧制1亩,下同),较阿单一号增产4.7%。1994—1996年进行产量比较试验,参试品种5个,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26.6m^2,666.7m^2保苗4444株,试验结果:阿单六号3年平均747kg/666.7m^2,较对照阿单一号增产4.2%,二者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一种能同时快速检测弓形虫、环形泰勒虫、新孢子虫3种甘南牦牛血液原虫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掌握3种血液原虫在甘南牦牛中的流行情况,本研究以弓形虫hypothetical protein基因、环形泰勒虫Tams1基因、新孢子虫Nc-p43基因为靶标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多重PCR反应条件,建立检测3种血液原虫的多重PCR方法,并检测甘南地区629份牦牛血清样品,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建立的牦牛3种血液原虫多重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和重复性好的优点,检测弓形虫、环形泰勒虫和新孢子虫DNA的最低浓度分别为0.01、0.02、0.01 ng·μL-1;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弓形虫、环形泰勒虫和新孢子虫的阳性率分别为4.29%、3.66%、5.88%,并存在混合感染现象,整体混合感染率为13.68%;季节性流行病学分析显示,3种原虫单一感染率均为冬季最高、春季最低(P>0.05),整体感染率为冬季最高、夏季最低(P>0.05)。按不同年龄分析,0~3岁牦牛3种原虫的整体感染率为27.83%,大于3岁的整体感染率27.46%(P>0.05)。分析风...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进行,农十师一八一团于1998~2000年试种哈密瓜成功,并大面积推广,产品远销广州、深圳、上海、香港等地,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2001年已推广种植867余hm2,新一代的哈密瓜生产基地正逐步形成.现将我团这几年哈密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