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0篇
园艺   1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通过散养湘西黄牛的精液采集与冷冻保存,有利于收集多个优良血缘,降低种公牛站内种公牛的饲养成本。2010年5月,在张家界市永定区湘西黄牛保种区,挑选年龄为2~4岁,特级种公牛10头,进行精液采集与冷冻保存。结果表明:10头未调教的公牛中,除2头(3号、7号)没有采精调教成功外,其它8头都可采精。每次采精3回,平均每次的射精量在2.33~7.66 mL、平均每次原精密度在7.18×108~1.51×109之间变化。不同个体的射精量与密度没有显著相关性。冻后细管精液在37~39℃温水中进行解冻,冻后活力在0.35~0.45之间,均能达到国家牛冷精液生产标准要求,10头公牛中有8头共生产冷冻精液3537支。因此,在保种区域现场采精,稀释处理后送至种公牛站实施湘西黄牛冻精生产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2.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阶段安格斯牛与湘西黄牛屠宰性能和肉营养品质的差异,为丰富湘西黄牛和安格斯牛育种数据,开展湘西黄牛品种改良及新品种(系)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初始重基本一致的纯种湘西黄牛与安格斯牛种各30头,统一标准饲养条件单栏饲喂,于6、18和30月龄分批屠宰,测定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营养价值。【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安格斯牛和湘西黄牛的屠宰性能逐渐提高,在30月龄时安格斯牛屠宰率可达49.98%,熟肉率67.56%,眼肌面积4333.49 mm2,剪切力44.13 N;而湘西黄牛屠宰率为48.98%,熟肉率65.94%,眼肌面积4042.78 mm2,剪切力50.18 N。在同一年龄阶段,安格斯牛与湘西黄牛屠宰率、滴水率、失水率及粗蛋白、铜(Cu)、铁(Fe)和锌(Zn)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而眼肌面积和剪切力在各年龄阶段均差异显著(P<0.05,下同)。安格斯牛总氨基酸(TAA)含量在18.61%~19.11%,必需氨基酸(EAA)在7.70%~7.95%;湘西黄牛总氨基酸含量在18.28%~19.43%,必需氨基酸在7.27%~7.82%,同一年龄阶段2个牛种间差异不显著;3个年龄阶段的EAA/TAA均在40.00%左右,但同一年龄阶段2个牛种间差异显著。安格斯牛肉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在44.51%~49.58%,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31.93%~37.74%,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13.03%~23.19%;湘西黄牛肉中饱和脂肪含量在47.22%~49.70%,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32.41%~39.5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12.89%~19.33%,在同一年龄阶段安格斯牛肉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湘西黄牛,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湘西黄牛。【结论】湘西黄牛与安格斯牛在屠宰率和肉品质方面基本一致,适合生产制作优质高端牛肉。该结论也为引进安格斯牛来改良湘西黄牛提高本地牛品种的个体大小及屠宰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3.
黄瓜不同栽培季节整枝方法黄瓜不同品种,不同栽培季节,结果习性有很大的差异。近年来,我们对忠州镇主要栽培的几个黄瓜品种进行了一些调查,春播早熟品种如“早丰”等主枝瓜达90%以上;中、晚品种如“津研七号”、“长春密刺”等分枝结瓜率达30~40%。无论何种...  相似文献   
84.
动物性别控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性别控制是通过人为方法使雌性动物按照人们的意愿产生特定性别的后代的动物繁殖新技术。文章重点论述了动物性别控制的两大方法:X、Y精子分离法和早期胚胎性别鉴定法,并阐述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概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85.
通过测定分析了西本F1代二元杂交牛、利西本F2,代杂交牛和湘西黄牛在放牧 舍饲(补料或不补料)条件下的初生~18月龄体尺、体重指标.结果表明:利西本F2代三元杂交牛生长发育快,各月龄体尺、体重显著大于湘西黄牛,比西本F1代二元杂交牛也有显著提高;补饲生长更快,18月龄达440kg.  相似文献   
86.
87.
对安格斯与湘西黄牛和湘南黄牛杂交改良的F1代牛杂交效果调查显示:安格斯F1代杂交牛初生重和各月龄体重均显著高于湘南黄牛与湘西黄牛(P0.05)。安格斯与湘西黄牛的杂交F1代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和24月龄分别较湘南黄牛的F1代重2.52kg、8.77kg、8.24kg、23.29kg和32.77kg,分别提高了14.52%、11.11%、6.07%、13.42%和15.15%;安格斯F1代杂交牛初生重和各月龄体尺均显著高于湘南黄牛与湘西黄牛(P0.05)。安格斯与湘西黄牛的杂交F1代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和24月龄的体高分别较湘南黄牛的F1代提高了6.11%、4.29%、11.24%、5.79%和5.50%;胸围较湘南黄牛F1代提高了2.77%、4.29%、6.07%、3.87%和4.34%;体斜长较湘南黄牛F1代提高了8.72%、4.36%、5.54%、2.88%和6.01%。  相似文献   
88.
肉牛的品种改良过程中存在散养肉牛繁殖率低,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单机版操作复杂、故障率与成本高、数据共享困难等诸多技术瓶颈。论文将计算机、智能手机、GPS、廉价的网络资费与短信平台、新型繁殖技术以及牛只标示技术(二维码与电子耳标等)相结合,以母牛繁殖周期、配种员日常工作为核心,将牛只真实的繁殖信息实时地预警到配种员与农户,减轻配种员工作量,以行业主管、配种员、养殖场(户)等需求为导向,以"实用、安全易维护、可扩展"为原则,采用定制模式研发与推广应用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新的肉牛实时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思路及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9.
仔猪腹泻病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起仔猪腹泻最常见的传染性病原是埃希氏大肠杆菌(E.cloi)、沙门氏菌(Salmonella)、产气荚膜杆菌(C.P.type)、轮状病毒(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球虫(coccidiosis)等。据调查统计,球虫引起的腹泻占32%,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占21%,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腹泻占20%,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占10%,产气荚膜杆菌引起的腹泻占11%,  相似文献   
90.
用PEG-6000对苎麻(Boehmeria nivea )幼苗进行不同时间的干旱胁迫,测定胁迫后第0 d,2 d,4 d,6 d及8 d内其叶片生理生化指标,包括游离脯氨酸(Pro)、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细胞质膜透性、叶绿素含量及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随时间延长,Pro,POD和CAT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细胞膜透性和MDA活性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赤霉素(GA)和吲哚乙酸(IAA)含量下降;脱落酸(ABA)含量上升。因此,苎麻的保护系统能够进行自身的调节以抵抗干旱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