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3篇
基础科学   3篇
  89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土壤侵蚀对紫色土坡耕地耕层障碍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色土坡耕地是长江上游重要的耕地资源,明确不同侵蚀程度下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的主要障碍因素及障碍因素变化特征,对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调控和持续利用具有重要价值.以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侵蚀程度(0、5、10、15、20 cm)的原位控制试验.从土壤属性角度出发,选取容重、总孔隙度、饱和导水率、土壤...  相似文献   
32.
紫色丘陵区坡耕地生物埂的土壤结构稳定性与抗蚀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紫色丘陵区坡耕地4种典型生物埂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各种生物埂的土壤结构及其稳定性特点,并评价4种生物埂的土壤抗蚀性特征。研究表明:(1)生物埂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孔隙结构,以花椒埂和桑树埂的土壤理化性质改良效果最好,其次为紫花苜蓿埂;生物埂的土壤含水量和孔隙度与自然生草埂相比呈极显著增加(P<0.01)。(2)4种不同生物埂的土壤团聚体分布均匀,以>0.25mm大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最高;与对照相比,各种生物埂>0.25mm的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均呈显著性增加(P<0.05),增量大小依次为花椒埂(69.29%)>桑树埂(59.97%)>紫花苜蓿埂(47.92%)>自然生草埂(41.32%);生物埂的风干土团聚体分形维数在2.32~2.53之间,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显著增加,以紫花苜蓿埂增加最小(0.33)。(3)与自然生草埂相比,各种生物埂的土壤结构稳定,抵抗降雨侵蚀能力高,抗蚀性能以乔木埂大于草埂,花椒埂抗蚀能力最高,其次为桑树埂。  相似文献   
33.
紫色丘陵区不同弃土弃渣下垫面产流产沙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野外放水冲刷试验法研究紫色丘陵区不同弃土弃渣下垫面产流产沙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下垫面条件的产流量、产沙量均随放水流量增大而增大;放水流量为5,10,15,20,25L/min时,产流量随时间推移均呈先增加后趋于平稳的变化,产沙量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二者均存在波动现象,而产沙过程波动更为剧烈,呈现出多峰多谷特点。(2)土石比对产流量、产沙量的影响随放水流量增大而增强;相同条件下坡度越大,则产流量越大,产沙量亦越大;放水流量从5L/min增加到25L/min时,土质下垫面平均径流率、平均产沙率增加量均达到最大,而土石混合质下垫面增加量最小。(3)在产流量、产沙量与放水流量的经验方程中,25°土质下垫面产流量、产沙量增长率最大,分别为51.883,18.770,而35°土石混合质的增长率最小,分别为7.270,2.325。  相似文献   
34.
紫色土坡耕地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与有机碳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赵鹏  史东梅  赵培  朱波 《农业工程学报》2013,29(22):137-144
为深入理解有机碳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采用干筛法和重铬酸钾外加热法并基于相关分析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紫色土耕地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D)与有机碳(SOC)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和土层间 D 与SOC均存在差异,变化范围分别为2.376~2.603、3.54~12.07 g/kg,均值都随土层变深呈递减趋势。全样本(n=36,不区分处理和土层)中D与SOC显著相关,但并非简单相关。进一步对D与各粒级有机碳含量(fSOC)的相关分析表明,在全样本中二者相关性显著,且随粒级的减小相关程度变大。不同施肥处理和土层间的相关分析中二者相关性又表现不同:除对照CK,其他处理的呈现多组显著相关,耕作层(0~20 cm)多组的相关性都很微弱,而犁底层(>20~30 cm)的多个组却显著相关。分析认为,这与不同施肥处理所提供的碳源在团聚体形成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差异有关,该差异将使团聚体形成各自的特点从而表现出各自的分形特征;并且D与fSOC相关性的差异是团聚体中大小颗粒间结构相似程度的反映,体现出各级团聚体在形成过程中的主导因素是否具有一致性,表明该相关关系对形成土壤结构的主导影响因素具有表征作用。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认识和理解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的影响因素、物理意义以及对土壤结构的表征性。  相似文献   
35.
降雨因素对紫色土坡地土壤侵蚀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该地区水土流失主要动力条件降雨因素为切入点, 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对紫色土坡地降雨侵蚀特征及规律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1) 降雨量与径流量、侵蚀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 降雨量变化显著地影响径流总量和侵蚀总量的变化; 降雨强度与径流量、侵蚀量之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 但相关程度较前者略小; (2) 侵蚀量与时段最大降雨强度、平均雨强之间的相关程度差异很大, 主要原因在于平均降雨强度概化了降雨侵蚀机制和侵蚀过程; (3) 径流量和侵蚀量之间符合平方关系和幂函数关系, 回归方程达极显著水平; (4) 在高(中)强度降雨过程中, 径流量和侵蚀量随降雨过程呈幂函数正相关变化, 而低强度降雨过程中, 径流量和侵蚀量随降雨过程呈线性负相关变化.  相似文献   
36.
重庆市域主要树种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在重庆市江北区铁山坪森林公园对13个主要树种进行了调查,选择有代表性的10个样地,主要从树木的死亡率、落叶率并结合树叶的变色率和变形对树种抗旱性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得到结论:抗旱性强的树种为木荷;较强的树种依次为枫香、峨嵋紫楠(Phoebe sheareeni vomeiensis);中等的树种依次为石栎、野杏树(Prunus)、毛桐(Mallotus barbatus)、漆树、青皮(Schoepfia jasminodora)、香樟、杉木、马尾松;差的树种依次为槲栎(Quercus fabri hance)、毛叶木姜子(Litsea mollis)。    相似文献   
37.
坡耕地是耕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坡耕地时空格局演变规律及驱动因素,有益于为合理利用坡耕地资源及生态功能修复与保持提供参考。基于2000-2018年坡耕地空间分布信息,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局部空间自相关(Local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LISA)、地理探测器(Geodetector)等方法,从坡耕地时空变化特征、坡耕地冷热点格局和坡耕地变化驱动因子等方面开展,揭示重庆坡耕地时空分布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与2000年相比,2018年重庆坡耕地面积减少2.40%,坡耕地2.23 万km2,占耕地59.35%。6个区县(渝中、江北、江津、南岸、大渡口、石柱)年均坡耕地变化动态度大于1%,不同区县坡耕地面积变化趋势差异明显。2)近18年坡耕地与林地、草地、水田、建设用地等地类发生显著转移,转出、转入总体较均衡,其中坡耕地退为林地主要集中位于秦巴和武陵山区的石柱、武隆、丰都、云阳等区县,在土地利用转移过程中坡耕地面积呈小幅度减少趋势。3)坡耕地局部空间自相关异质性较显著,大多数区域坡耕地面积呈高-高和低-低聚集状态,热点区集中在渝东北区,冷点区分布在渝西区和主城区。4)林业产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粮食产量、乡村从业人员、农林水支出等经济、社会及政策因素是主要驱动因子,各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大部分为非线性增强和双因子增强,其中解释力较大的交互驱动因子为粮食产量/坡度(2005年,0.92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常住人口(2018年,0.910),海拔、降雨等自然因素对坡耕地变化有一定影响,但经济发展、政策调控、农民收入、城市扩张等社会经济因素是坡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研究结果可为重庆以及西南山地丘陵区坡耕地资源保护与格局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8.
在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新时期加强高校编制管理的必要性,现行编制管理存在不足的基础上,对高校编制管理创新思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9.
在深入分析本专业人才培养的KAQ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对本科生土壤侵蚀原理课程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原则、建设内容和保障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室内基础性实验、野外综合性实验和大型模拟实验是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从不同知识点和不同认识层面发挥其能力培养和创新意识培养的作用;实验内容更新、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和连续性野外观测是保障实验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40.
紫色土坡耕地生物埂土壤抗剪强度对干湿作用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生物埂土壤水分在次降雨中存在"干-湿-干"变化过程,这对生物埂土壤抗剪强度具有削弱作用。该文以紫色丘陵区花椒埂(HJ)和桑树埂(SS)为研究对象,通过根系现场挖掘法和土壤物理、力学性质测定等综合方法,研究生物埂土壤水分及抗剪强度在天然降雨干湿作用下的衰减-恢复效应。结果表明:1)生物埂土壤含水率随干湿作用表现出"急剧增加-急剧降低-稳定波动"趋势,小雨条件下生物埂0~20 cm土壤含水率变化明显;而在大雨和暴雨条件下,生物埂0~30 cm土壤含水率均变化明显,且分别在3种降雨发生后第5、7、9天土壤含水率趋于稳定;2)生物埂土壤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呈现"急剧衰减—相对稳定—逐渐恢复"趋势,小雨条件下生物埂对土壤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具有增强效应且随垂直深度呈降低趋势;3)花椒埂、桑树埂在暴雨条件下能显著削弱干湿作用对土壤抗剪强度的劣化效应,2种生物埂的土壤黏聚力劣化率较对照埂分别降低44.03%、65.05%,而内摩擦角劣化率分别降低42.47%、45.70%。研究结果可为紫色丘陵区坡耕地生物埂措施设计和坡耕地耕层水土资源保护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