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3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6篇
  10篇
综合类   6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47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芦笋是一种食药兼用型蔬菜,中国芦笋栽培面积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传统的粗放式栽培与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制约了芦笋生产的发展。笔者从育苗、田间种植与管理、肥水运筹、病虫害防治、设施栽培模式等方面综述了中国芦笋栽培的研究进展。展望了中国芦笋产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新品种培育、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机械化生产、延长产业链是芦笋产业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2.
为揭示内生放线菌A-1对苹果果实轮纹病的防效及防病机制,采用平板法和喷雾处理刺伤接种法,测定了其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制作用及果实内防御性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A-1能显著抑制轮纹病菌菌丝生长,104 CFU/mL菌悬液的抑制率达90%以上;喷施107 CFU/mL A-1菌悬液后,间隔12 h以上接种的各处理,3 d和7 d时防效分别为91.79%~95.67%和77.41%~94.00%,均与对照农药苯醚甲环唑相当。喷施107 CFU/mL A-1菌悬液后接种或不接种轮纹病菌的处理,果实内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显著升高,且均高于只接种轮纹病菌的处理;喷施A-1菌悬液后接种病原菌的处理酶活性增加最显著,其峰值是对照的2.30~11.00倍。表明内生放线菌A-1可通过产生拮抗物质、提高寄主防御性酶活性等机制实现对苹果轮纹病的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73.
为了筛选出防治苹果炭疽叶枯病的有效杀菌剂, 采用室外先接种后施药和先施药后接种的方法, 测试了6种药剂的内吸治疗效果和8种药剂的保护效果。在病菌侵染后的72 h内使用吡唑醚菌酯, 或在病菌侵染后的24 h内使用咪鲜胺对病斑的显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波尔多液在喷施后18 d, 对炭疽叶枯病菌侵染的抑制效果仍达50%, 肟菌?戊唑醇、烯酰?吡唑酯和唑醚?代森联3种药剂在施药后的第11天, 其保护效果与对照仍有显著差异, 持效期达11 d, 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氢氧化铜和咪鲜胺4种保护剂的持效期只能维持6 d。炭疽叶枯病的防治应以波尔多液为主, 并与吡唑醚菌酯等有机杀菌剂交替使用, 有机铜制剂不能替代波尔多液。  相似文献   
74.
毛细管打孔单孢分离是将真菌孢子涂布在2%琼脂板上,显微镜下找到单孢后,用内径1mm毛细管直接打孔,然后挑取带有单孢的琼脂饼培养。毛细管打孔简化了单孢分离的操作过程,提高了单孢分离的速度和成功率,特别适合强寄生真菌的分离培养。用于梨黑星病菌、苹果褐斑病菌和樱桃褐斑病菌的分离培养,成功率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75.
河南省驻马店是我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在介绍河南省驻马店小麦春季苗情的基础上,针对小麦苗期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镇压划锄、看苗巧追肥、及早防治病虫害、化学除草、预防倒春寒等春季麦田管理技术,并简要分析了小麦春季管理的主要建议。  相似文献   
76.
近几年,由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家实施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村购买联合收割机及使用联合收割机作业的农户增多。使用联合收割机作业生产呈迅猛发展的趋势。为了使广大的农机户掌握联合收割机的正确使用及安全生产作业的要点,实现高效作业、安全生产,笔者根据从事农机技术推广及联合收割机生产作业的实践经验,将联合收割机的作业要点及注意事项做一简述。  相似文献   
77.
为探明温度对梨树腐烂病菌生长、病斑扩展及产毒素水平的影响,采用常规生物学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该病菌强致病力菌株LXS240101在不同温度下的菌丝生长、病斑扩展及产毒素水平。结果表明:菌株LXS240101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0℃;在5~35℃范围内,梨树离体枝条接种梨树腐烂病菌后均能发病并导致病斑扩展,25℃时病斑扩展速度最快,面积达4.45cm2,5℃和35℃时病斑扩展速度缓慢,面积不足0.3 cm2。该菌株在梨树树皮培养基中最适宜的产毒素温度为20℃,10~25℃条件下可产生5种毒素,而在其它温度下仅产生3~4种;接种该菌株的梨树离体枝条5℃条件下未检测到间苯三酚和对羟基苯甲酸,且毒素总量最低,其余温度下均可检测到5种毒素,最适宜的产毒素温度为10℃,毒素总量可达224.14μg/g干组织。  相似文献   
78.
稻茬麦免耕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项目区稻茬麦免耕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鲁南稻区稻茬麦免耕田播种时间以10月8日为佳,该技术与常规机耕撒播相比,不但苗情好,群体结构合理,而且增产幅度在5%以上。  相似文献   
79.
青花菜,由于在常温下花蕾极易开放、发黄和霉变而失去商品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青花菜产业的发展。笔者摸索总结了4种延后保鲜储藏技术,可使青花菜保鲜期最长达90天。  相似文献   
80.
储粮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保证之一,粮食能否安全储藏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本文通过对青岛第二粮库平房仓几年来运营情况的实地综合考察,针对其储粮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或不完善之处,提出改进的建议。在此基础上,采用热管技术,充分利用自然冷源,对低温储粮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一种新型节能、环保低温储粮技术,为实现微能耗、低成本及高质量绿色储粮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