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文章围绕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目标,结合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院县共建"罗山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县的实践,提出农业科研单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应发挥好"融入政府主导多元化推广体系、科技支撑引领现代农业、标准农业驱动地方产业升级"的联动作用,并建议通过进一步规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联合搭建产业联盟,服务产业集群发展等来加速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32.
鸡爪菌,学名叉状炭角菌,属半知菌亚门,炭角菌属,是一种寄生性杂菌,它繁殖力强,传播快,对鸡腿菇菌丝的危害非常大,轻者减产,重者绝收。但如果在栽培的各个环节注意预防,就能够控制或减少它的发生。笔者结合生产实践,谈谈对鸡爪菌的综合预防技术。  相似文献   
33.
李保全 《食用菌》2006,28(4):53-54
豫东平原的农村,从前由于建房的原因,村里遗留下多处坑塘,夏季高温多雨,坑塘内长时间积水,冬季寒冷干燥少雨,坑塘处干涸闲置状态。笔者把其中一处开发起来,栽培平菇,效果特别好。现将笔者的主要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4.
我国皮兔、肉兔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家兔的营养研究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着重于家兔常用饲料营养成分[1-2]、安哥拉兔日粮营养需要量[3-5]的研究,对指导当时蓬勃发展的长毛兔饲养实践有重大意义.进入90年代后营养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肉兔、皮兔,特别是近年来皮用兔(獭兔)的营养需要量的研究.笔者现就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5.
鸡爪菌的生长特点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保全 《食用菌》2001,23(3):34-35
鸡爪菌学名叉状炭角菌XylariafurcataFr ),是鸡腿菇栽培过程中的重要病害,轻者减产 3 0 %~50 %,重者甚至绝收。笔者结合几年来防治该病的实践,谈谈鸡爪菌的生长特点及防治策略。1 鸡爪菌生长特点  鸡腿菇在菌丝体生长阶段,不感染此菌,覆土后,菌丝长入覆土层,若遇到鸡爪菌的菌丝,二者很容易结合,变态扭结在一起。鸡爪菌有很强的寄生能力,尤如菟丝子一般,一旦与鸡腿菇的菌丝结合,便吸食它的营养极快生长,由覆土层进入培养料,很快便寄生在更多的鸡腿菇菌丝体上。受感染菌棒,菌丝变细发暗,逐渐变糠,停止…  相似文献   
36.
鸡腿菇菌棒储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保全 《食用菌》2007,29(5):50-50
鸡腿菇具有不沾土不出菇的特性,故可分批制作菌棒,分批出菇,这样就有一个菌棒的储存问题,特别是温度偏高季节的储藏,常发生病虫、杂菌的危害,轻者减产,严重者会造成绝收。笔者把在生产中发现的问题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7.
发挥农业科研优势 促进种子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我国种子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分析当前形势的基础上,结合我省依靠科研优势组建种子企业的实践,对加强科研单位之间的合作、种子企业的运行和管理、如何促进种子产业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8.
适宜河南省栽培的新优苹果品种及其利用原则李保全(河南省农科院科技开发处,郑州450002)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全省各地都在进行产业和种植业结构调整,不少地方把发展果品生产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突破口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9.
为探讨米糠毛油与大豆毛油2种植物油对肉猪生产性能、脂类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本试验选取48头胎次相近、平均体质量为(37.31±2.81)kg 80日龄的肉猪,随机分成2组,即米糠毛油组和大豆毛油组,测定了2组肉猪生产性能、血清生理生化指标、血清脂肪酶活性及肝脏脂肪酸合成酶和载脂蛋白质的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在肉猪的生长期、育肥期及全期,米糠毛油组肉猪的日增质量、日采食量均低于大豆毛油组,料质量比与大豆毛油组,差异均不显著。与大豆毛油相比,米糠毛油对肉猪血清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质胆固醇含量影响不显著;米糠毛油组肉猪的血清甘油三酯比大豆毛油组显著下降41.99%;米糠毛油组肉猪血清脂蛋白质脂酶、肝脂酶、总脂酶的活性均极显著高于大豆毛油组。米糠毛油组肉猪的脂肪酸合成酶和载脂蛋白质的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低于大豆毛油组。表明米糠毛油和大豆毛油2种植物油对肉猪的生产性能影响差异不显著;米糠毛油在肉猪体内更易于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40.
借鉴畜牧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将传统养殖设施和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结合,集成养殖设施监控、母猪生理参数监测的无线传感网系统、电子标签与阅读器等动物标识系统、移动终端技术、及基于SaaS的云平台架构技术,建立基于物联网的母猪精细饲养管理平台——“网上猪场”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